专栏名称: 禅茶一味
人贵在自身的修行,如品茶一样,苦中有甘,甜中藏涩,一切用平常心去看待,让心沉静,认真面对所遇的杂事,细品人生的五味,便获得释然、超脱,累会不倦,烦会不恼,不温不火,心欣然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60秒知天下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2 天前  
ONE文艺生活  ·  有仲裁记录的打工人,找不到工作了 ·  3 天前  
青年文摘  ·  潘玮柏,怎么成这样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禅茶一味

夏至:万物至繁时

禅茶一味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6-21 06:54

正文

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2017年夏至是6月21日12:24:06,农历2017年五月(小)廿七,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万物此时长到最大最繁盛的时期,也代表着真正的夏天到了。


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




夏 至 由 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夏 至 三 候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一候:鹿角解】鹿是阳性的山兽,夏至阳气盛极而衰,鹿角感阴气而脱落。




【夏至二候:蝉始鸣】蝉鸣里树影明灭,忽觉夏长。



【夏至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野生中药草,夏季过半时,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夏 九 九 歌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全文是: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北方农村的“夏九九”歌,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夏九九”歌虽然未广泛流传,但它比冬九九适用范围更广。除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分地区等地区不适用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这是因为我国南北温差夏季小,冬季大。因此“夏九九”歌就没有“冬九九”的那种地域局限性。



夏 至 风 俗 活 动



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夏 至 “食 品”



“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冬至馄饨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 至 养 生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整理编辑:禅茶一味(chchayiwei)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

禅茶一味chchayiwei禅茶一味——中国第一禅茶文化传播平台。我们的理念是传播禅茶文化,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人文道德素养。关注请搜禅茶一味chchayiwei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