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川大叔
相处关系助推者,生活不易;伴你成长,治愈所有不开心。让更多的家庭越来越幸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首次突破!地方高校,发Nature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1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1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1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1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越是流感季,越应该注意保暖,这件大衣赶紧穿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事业编制!上海电机学院2025年教师招聘公告 ·  2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5年招聘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川大叔

老公月薪2W没出息,为了孩子我只能陪睡校长??

南川大叔  · 公众号  ·  · 2019-07-04 21:02

正文

点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

文/春丽

id:iiiquan



总说“我这是为你好”的人,未必是真心付出,也可能是自私。


不是所有牺牲都值得感恩,也有可能是压在骆驼上的最后一颗稻草。




最近看到的一件事,不单单是震碎我三观了,我七观都被凌虐了。


女主为了把孩子送进昂贵的私立双语幼儿园,和校长求情。


幼儿园校长顺势而为,用成功进入学校的名额,堂而皇之要求女方陪睡。



一心只想让孩子进入“高阶学校”的亲妈走火入魔,和校长赴约献身。


但她没想到,一次出卖并没有换来期待中的名额。


反而等到了校长又一次陪睡要求。



而上图中的受害者一反在校长面前低声下气的口吻,在老公面前用没有学区房的名义,责骂丈夫无能;


埋怨他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换言之, “我伟大地做出两全其美的事,你应该感谢我的付出。


有趣的是女主丈夫在上海月薪两万。


也就是他们的生活不说富裕也达到了温饱。


人心不足蛇吞象。


别让钱背锅,这是骨子里的信念感和文化自信的缺失。


而当男主因为被女方扣上绿帽子生气愤怒,更无法接受校长道貌岸然的恶心面孔, 要求女方给孩子退学,并对校长进行举报的时候, 女方接下来说的话更加魔幻:




简单概括:


我出轨,我没错。你无能,你丢人。


我出轨是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反对我你就是不懂事无理取闹。


魔幻。


首先,主人公为什么要提《阿甘正传》?


因为女主觉得自己的形象伟大且正义,做出了和阿甘妈一样的选择,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奋不顾身。


她没错。


阿甘形象:


残疾,低智,小时候没爸,母子相依为命,逆袭富翁。



这些标签背后,阿甘妈为了让他接受和普通人一样的教育,和无数人低声下气地求饶,都没有为阿甘争取到合适的机会。



于是,当她又一次被校长拒绝,选择了用出卖自己肉体的方式,为阿甘争取一次所谓的公平。


电影设置这个剧情是出于褒奖吗?


不,是讽刺。


不要把别人讽刺的事情,当做自己不当行为的理由。


冠冕堂皇。




那个孩子的母亲面前有很多选择,但她不要。


她要的只是私立学校那一个Title,要的是“高级”。


它明明是一锅馊到无法下咽的汤,你却硬要给它披一个道德的外衣,逼孩子逼周边人认同。


不好意思,这是自私。


今天女主的丈夫月薪2w,她抱怨丈夫没钱。


丈夫月薪20W,她依然会抱怨。


这种事不能钱背锅,支持她的人也不能把原因归结到钱上。



支持她的竟然大有人在,立场出奇一致。


同步到我的三观,再次被按在地上虐了一遍。



人格为什么变得这么低俗?


原因嘛,很简单:

我这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我就要让我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所以我出卖身体也要让孩子活得高级。


当这种观点赢得无数支持的时候,我深感绝望。




你拼的究竟是孩子的幸福快乐,还是自己的面子?


如果是前者。


教育是希望,是梦想,是光明,是交给孩子如何自尊、自强、自爱、自立。


而不是靠出卖自己获取方便,再借道德名义包装自己的行为。


它,不是交易。


如果是后者。


家长把自己的不自信嫁接到了孩子身上!


不能完整地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于是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


家长在攀比中心理失衡。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比孩子的开心自由更重要。



你家孩子学10个辅导班,我就要学20个。


你家孩子考第一,我家孩子班里第十就是没出息。


你家孩子上得了清华,我家孩子上个中专就是丢人。


为什么很多人在抖音吐槽“闫妮像我妈”?



熟悉啊。


在部分家长眼里,从出生那一刻起,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最好一切步伐都掌控在父母手中。


哪怕,是才六个月的孩子。


还没学会走,就已经按照父母的计划上辅导班。



但孩子需要的不是名校,不是学区房。


私立学校学费少则十几万动辄二三十万。


南京13.2平米,旧到墙都破了的学区房230万。



出生6个月在地上爬的宝宝听不懂清华是什么,哈佛有多牛, 但他知道自己快不快乐。


刚会看汉字的三岁小朋友不明白学区房有多贵多难买,但他知道算错题的时候爸妈很凶。


而那个让他难过的眼神,会伴随他的童年甚至一生。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正视他们生活的父母,给他足够的关爱和信念感。


一个真正自信的人能够欣然接受当下所有处境,包括自己的平庸和孩子的平凡。


如果自己都不能对生活泰然处之,一味地去摘月亮。


这样教育是畸形的。


自己都没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又凭什么教孩子自信?




如果今天女主的行为,以及支持女主的行为得到广泛认同,并成为社会默认的行径,你猜会发生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会变得急功近利!


读书人,还是赌输人?


谁赢?


是上了私立学校的孩子赢了,还是成功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的妈妈赢了?


没有赢家。


两幅面孔出卖的不仅是自己的尊严。



最可怜的是孩子!


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承受妈妈放弃自我的压力。


这事最好瞒彻底了,孩子永远别知道。


一旦知道,那就是一辈子彻头彻尾的伤害。


两种局面。


第一,成为人中龙凤。


一路开挂,学习成绩班里前五年级前十,成功完成亲妈心愿。


背后是什么?


是这孩子走在路上也许后面有人竖中指,吐唾沫星子。


晚上睡觉闭上眼就是我要好好学习,我妈都为我付出这么多了不能让她失望。


他要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撂挑子。


这学我上了干嘛?


丢人,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妈?


于是变成问题少年,抽烟喝酒打架斗殴。


一个尚未开启人生最美旅程的孩子,在命运的起点就被安排出局。


恶果源头,不过一个贪字。


失去了道德底线的事能叫牺牲吗?



最可怕的是一旦孩子不听话,你猜那些母亲会说什么?


会非常理直气壮地说一句: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竟然不听我的话?”


这样的伟大,情愿不要。


泰国一家超市,男孩在玩游戏,父亲怒吼:


“有种你就别活了!”


大概谁都没想到,三秒钟,一条生命了结。


男孩拿起手枪对准太阳穴,扣下扳机自杀。


父亲过于震惊,晕倒在地。



孩子在自杀前埋怨父亲,父亲在儿子死后痛苦悔恨。


这场悲剧,谁又赢了?


而一旦孩子做出有违父母意志的事,最难听最扎人的是那一句:


“我都是为了你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