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厦门购房内参
始于2012年3月,关注厦门买房大小事,客观楼盘点评,买房咨询推荐,区域前景预判,厦门买房必看,一对一解答,私人定制购房方案,48小时必回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厦门购房内参

厦门楼市调控两周年祭

厦门购房内参  · 公众号  ·  · 2019-03-29 23:28

正文

2017年3月,厦门密集出台5记重拳,开始了「史上最为严厉」的调控。尽管以往的每一次调控都会被冠以「史上最严厉」,但这次调控,**在政策创新度、目标精准度和执行的严格程度上来说,这可谓是前所未见。**

2017年3月至11月的厦门楼市调控,堪称调控操作系统上的一次重大版本升级。细究其中条款,内参甚至认为**这一系列的调控条款可以被看作是2017年之前,所有民间炒房高手所有招数的经验总结**。

在厦门调控政策的严谨精准不打折执行与宏观去杠杆双重作用下,厦门的房价开始了时间最长的震荡下行之路。


厦门楼市调控两周年祭,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一段策币双杀的调控经典案例。


2007年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

2017年厦门重新定义了调控


就内参多年的咨询与观察,厦门二手房炒房流派主要有:老破小装修、离婚、合伙、长租约锁定、最低交易指导价过户等多种手段。而一手房开发商的高溢价手段有:面积赠送、低开高走小步快跑、高层别墅高低配等产品工具。这两年厦门的楼市调控,几乎对上述手段进行了全线绞杀。


2017年3月8日,厦门要求房产经纪人实名登记,对“黑中介”进行严厉打击,将管控范围从中介个体转为中介公司,提升了监管力度和强度。


2017年3.21日,真正的大杀器政策出台:未取得房产证不得公证委托出售! 这简直是对短期炒家打击最为精准的大杀器!

对一手房市场: 要知道一手房从开盘到取得产权证上市交易大约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政策出台之前,大多数短线炒家的玩法是:**全权委托公证!**也就是说在产权证出来之前,这套房子可以通过公证的方式转移实质产权。只要在交房之前房价上涨,那么炒家就可以通过全权委托公证的形式赚取房价差额。在单边上涨的市场,只要开发商的房子短期内涨价1000元/平,那么短炒客每转手100平米,至少可以获得7万元的回报。资金滚动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对二手房市场: 二手房炒家也喜欢全权委托公证的形式来获取短期利润,特别是一些缺资金急售的好房源及老破房源。在中国炒房界有一个流派叫“凤变冰”,说白了就是把凤姐品相的房子变成F/L冰冰。炒家通常以全款或缴纳部分定金的方式与房东签订全权委托公证协议,通过装修“凤变冰”,赢得更高的交易差价。而在二次交易过程中,炒家因为“全权委托公证”,可以在原本房东不知最终交易价格的情况下将这套房子过户给下家。大大减少了因差价交易产生过户纠纷的风险。

公正委托出售 的禁令让短炒客最大的政策保护盔甲崩塌,短炒风险提升n倍。


2017年3月24日,限购升级,本地单身限购一套;2017年3月28日,认房又认贷。这两个政策的出台让离婚换房票的成本大大增加。


3月25日,厦门限售两年政策出台。这一全国首创的政策让其他城市纷纷效仿。这一 标志着房住不炒的最高级的政策,让短炒正在从楼市交易中彻底消失。


2017年3月29日,首套房首付3成,较之前的杠杆率收窄50%。信贷政策从高杠杆支持转向收紧。


2017年4月7日,省物价局出台一房一价,2017年4月10日,厦漳泉地产调控联动机制建立,2017年5月27日,土拍出新规,要求所出让土地一次性公开销售。从开发商定价及宣传口径上全方位严控,堵死了开发商调价、低开高走的可能性。


2017年11月28日,二手房交易税费按评估价征收。让未满两年的中期交易成本增加了7%-10%。相当炒房两年期年化回报率降低了5%。这给已经降温还在冒烟的楼市泼下了一盆熄顶的冷水。


至此,本轮调控的政策层面完事收工。从投机、投资、金融界面到开发商层面全面封杀,堪称世上最严厉、最精准、最接地气、执行最强效的史诗级调控!除此之外,还有土地出让中规划条件的限制五花八门,让开发商所有面积赠送的手段完全失效!


这么一来,就连置换需求的口子都被堵死,交易量瞬间跌入冰点, 厦门楼市进入了两年的冰封期……


两年冰封期,新的楼市秩序正在建立


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厦门房产的价值,在这两年里经历了重新的梳理。长时间的横盘让许多小区的价格“不管挂多低都无人问津”。但有些小区的只要稍微动动价格就能有人接手成交。


这个周期里,住宅的品质与价格比也得到了正名。楼盘品质的好坏也在这一轮交易中拉开了差距。成交价格与品质的差异有了理性的体现——优质小区、改善型产品、优质景观优质区域的房产大多数在这一轮周期中稳住了自身的价值。而原本被高估的非学区老龄社区的价格回调明显。


在这两年间,我们看到了未来楼市的模样——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用房、租售并举的思考与尝试……一个长效机制的宏大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这两年里,我们重新思考居住的价值,更多开发商把心思放在了产品上。也看到了像融创这样不计亏损保持交付品质的开发商的坚守;也有建发这种凭借品牌口碑、产品创新与信用承诺逆势热销的异类;当然,也有勇于承担责任大面积真正无条件退房的良心企业……


更高的产品追求、更好的行业风气,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的楼市将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环境。这一轮调控的回调,让我们看到了地产行业的温暖与正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