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大家或许都会知道,明朝军队管理有所谓的“卫所"制度,由于驻军单位”卫“的存在,于是乎产生了一些叫”某某卫“的地名,譬如朱言所在山东青岛附近的灵山卫、鳌山卫等等。
在今天山东东部沿海地区,也有一个美丽的滨海小城,它的名字也来自于“卫”,这就是威海。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北端,濒临黄海,西连烟(台)蓬(莱),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势成犄角,共为渤海锁钥,拱卫京津海上门户。
威海,美丽的城市
威海这个地方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于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朝政府在此设立驻军单位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就是这么来滴!
今天的威海是个美丽的滨海小城,房价不算很高,环境又很宜居,很多京津一带的老人也都过来买房养老。不过,威海曾经有过一支军队,一支战斗力颇强的部队,但中国人都深以为耻!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之后,清廷高层开始重视东南海防。国防战略重点的转移,使威海卫的军事价值再次得到重视,在威海卫屯兵设防或以威海卫为北洋海军屯船基地的建议被提出。经过对华北各海防要地的勘察论证后,清廷最终选定旅顺口、威海卫为基地。
刘公岛的海军公所
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批准组建新式海军。同时提出“先就北洋创设水师一军,侯力渐充,就一化三,择要分布”,北洋海军遂正式着手筹建,由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具体负责。
经过十余年的苦心经营,1887年,威海卫基地大规模防卫建设建成,除了在刘公岛上建有军营、铁码头、弹药库、机械厂、水师学堂、枪炮学堂、医院和储水池外,还修建了大规模的炮台群。
宏大的海防工程,精良的武器装备,险要的地理形式,使威海卫一跃成为与旅顺口齐名的国防要港。李鸿章在视察威海防务后也认为,各炮台均得形式,做法坚固,“北洋门户布置已甚谨严”。
李鸿章
1888年10月,清廷颁布《北洋海军章程》,决定设北洋海军提督一员,统领全军,在威海卫地方建公所,威海卫由此成为中国近代海军舰队最高指挥机关所在地,并因之被李鸿章视为北洋海军根本重地。
辉煌也只是短暂的一瞬,1894年8月1日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最惨烈的方式打破了这个振兴的愿望。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近千名官兵以身殉国,“根本重地”陷落,日军占领威海卫。
威海卫之战
甲午战后,日军仍然占着威海卫。俄国、德国和法国三国干涉还辽之后,日本吐出了抢到手的辽东半岛。但是,这三国也不是了白出力,,都获得了相应的好处。英国一看,急眼了,于是私下和日本沟通,想要得到威海卫。
在英国的讹诈与威胁下,1898年7月1日,由庆亲王奕励和总理衙门大臣、刑部尚书廖寿恒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条》。
英国人来了
由此,英国人以租借的形式获取了威海卫的实际控制权!
拿到威海卫,英国就在华北夺得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港口,英国海军拥有了一个新的要塞,也占据了一块进攻华北的跳板,而清政府的海疆防御能力遭到了进一步削弱。
大英帝国全球殖民统治,但是英国本土的兵源是有限的,本土化,肯定是英国佬的必选之策。这中国,这个又称为以华制华!当年,英国人在印度不是招募了一批本地土兵吗?
英国人决定把在印度的老办法拿到威海卫,他们决定在威海卫组建一支华人雇佣军来负责威海卫的防务。这种无视中国主权的做法,清政府表示强烈反对,驻英国大使罗峰卢在伦敦也发表了抗议声明。
华勇营
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辩称在华招兵只是为了维护租界内的安全,并承诺只在威海卫招募,且不会将该兵团用于租借地以外的任何军事行动,从而得以蒙混过关。
当时的大清,总理衙门的别称也就是“抗议部”!
威海卫的华人雇佣军就这么建立起来了,称之为“华勇营”,在英国文献中,也称之为“威海卫华勇营”,有时也译作“威海卫华勇团”或“威海卫中国旅”。华勇营的士兵全部是从山东、河北等地招募的中国青年。由于工资待遇比较高,当地不少青年男子都加入进去。
神气活现
如果仅仅是在威海卫地方维持一下治安,这种伪军当当也就罢了。让中国人觉得羞耻的是,这支中国人组成的英国军队,居然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还特么很能打!在英国人的训练下,这支部队骁勇善战、神气活现!
这支伪军部队代表英军参与八国联军对华作战,成为天津战役中参加最后攻城战,并占领天津城的惟一的英国军队。最后,八国联军进北京,这支汉奸部队也进城了,还参加了在紫禁城的侵略军大阅兵!
这真是一支让中国人觉得羞耻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