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里单刀
奥可奥,自然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J123跨境电商  ·  24年速卖通和Temu在韩销售额超4万亿韩元 ... ·  昨天  
KJ123跨境电商  ·  24年速卖通和Temu在韩销售额超4万亿韩元 ...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11日最新蛋价(早报) ·  昨天  
掌上平度  ·  增收致富!点赞平度的这个地方...... ·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3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里单刀

面对社保危机,政府和民众不能当鸵鸟!

乌里单刀  · 公众号  ·  · 2024-08-18 11:58

正文

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啊。
如果今天中国的社保停止缴纳了,不再收取社会保险了,那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先要看社保资金池里,还有多少钱。
7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2024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副司长陈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上半年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最新进展。
其中提到,1~6月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同比增加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1万亿元、总支出3.6万亿元, 6月底累计结余8.8万亿元 ,制度运行总体平稳。

这里数据很清楚吧,累积金额8.8万亿元。
支出也很清楚,半年就要支出3.6万亿元,一年是7.2万亿元。
如果不再向年轻人收取社保金了,那么,这一笔累积的钱按现有支出水平,可以花多久呢?一年零三个月。
也就是所有的退休老人,按当下的水平,再领一年零三个月,整个社保资金池里的钱就用完了。
这时,社保制度宣布结束。
也没有人领了,也不需要有人再交了,所有人就自负其责了。
政府早已向我们公布了所有的真相,那就是,仅以社保资金池来说,如果不再收取,那么,积累的资金就只能花这么久。
但是,事实公开,并不等于民众们会接受这一现实。
当下的现状是,无数的民众把头埋在雪地里,搞起了鸵鸟模式,不管不顾地说,我不管,就是要给我发,池子里没钱关我屁事,我就是要!
前一段时间,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发表了一个演讲,也告诉了人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我国财政对于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补贴,去年达到2.5万亿,而这个补贴,自2018年就开始了。
也就是说,如果停止这个补贴,社保池子里累积的钱,已经是负数了。
更奇怪的是,一方面,官方频繁派出官方知识分子向全社会警示,如若不减支,社保无以为继,要做好延迟退休的准备,另一方面,官方在发布社保医保相关数据时,又往往在说,社保支出安全可持续、制度总体运行平稳。
根据社科院在 2019 年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 2019-2050》的说法,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在 2028 年之后收不抵支,年度缺口达到 1181.3 亿元,并在 2050 年扩大近 100 倍至 11.28 万亿元。
这一举动,显示了官方对社保问题的极度纠结。
事实就摆在眼前,但敢于直面这个事实的人,几乎没有几个。政府不敢明说,各种官办媒体也好,民间的自媒体也好,几乎没有几个敢于在这个问题上直接了当表态的。
因为,现实就是,人们在这一问题上,高度情绪化。官媒不敢写,因为怕骂,所有的官方知识分子跑出来鼓吹延迟退休,无一例外,祖坟都骂着火了,而官媒更不敢在这类问题上讨论,自媒体也一样,得罪读者的事,干嘛要做。
但我这个号就是消费用的,无所谓流量,无所谓取关。你又不是我的客户,我哪里怕你取关我?你不看我的文章,我又没有任何损失。
号我都写没了几个,我在乎你是不是关注我吗?
我当然敢去直面这种血淋淋的事实,根本不怕得罪任何人。
这样的社保制度要持续,所有人都一眼就能看清,那就是,只有不断地向年轻人收取社保金,他才能维持下去。
但是,所有人还同时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出生人口的暴跌,以及当下的年轻人的数量已经严重不足,而老年人越活越长。
中国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比上年减少54万人。 202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而在2022年底, 这一数据是2.8亿人,一年就增加了1700万。
2023年底,光是城镇职工退休人数达到了 1.41亿人。而在2022年底,城镇职工退休人数为1.36亿人,而2021年,城镇离退休人员是1.31亿,光是城镇职工总退休人员,就增加了500万人,两年时间增加了一千万人。
以十年计,同时在领取退休金的人数将达到2亿-2.5亿,这仅仅只计算城镇职工,还不计机关事业单位,不计算居民养老保险。
因为越往后,城市人口占比越高,同时,六十年代又是中国的人口出生高峰期。
1965年:2480万
1966年:2483万
1967年:2174万
1968年:2772万
1969年:2502万
1970年:2801万
1971年:2516万
1972年:2480万
1973年:2491万
1974年:2255万
1975年:2126万

而每一年死亡的人口约为110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今后十年,中国每一年仅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一年人增加1300万人左右。也意味着,仅是城镇职工的养老金领取人员,会以一个高速增加,每年都增加大几百万。
以上数据,还没有统计女性50-55岁就退休的状况,加上这个,每一年还要还要增加百万以上的退休人员。
既然当下的城镇社保池只够发一年多的钱,那未来的钱要从哪来?当下社保面对的是两重难题,一方面退休人员正在快速增加,而另一方面呢, 劳动力人口基本 增长, 并且马上面临着减少

202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6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773万人

2022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3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5931万人

202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032万人
以20岁作为工作人口计,自2000年起,中国每一年出生的人口都在1500万左右上下。
1995年:2052万
1996年:2057万
1997年:2028万
1998年:1934万
1999年:1827万
2000年:1765万
2001年:1696万
2002年:1641万
2003年:1594万
2004年:1588万
2005年:1612万
2006年:1581万
2007年:1591万
2008年:1604万
2009年:1587万
2010年:1588万
一边是退休人口增加,一边是新增人口减少,就形成了双重压力,那就是领钱的人越来越多,而交钱的人越来越少。
要维持当下的社保制度,就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加大对年轻人征收社保金的力度。
不仅要持续向年轻人收取社保金,还必须提高金额,这个金额每一年都在提升,一些收取较高的地方,年轻人的收入的40%要拿去交社保了。
但就这样,依然不够发,依然需要财政补贴。
可以说,想要维护这一套社保制度的人,支持民众们还要继续发退休金的人,他们不管出于何种初心,他们的舆论呼吁只能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不断地加税,压榨年轻人。
以上,不仅是逻辑推论,还是现实。
7月31日,北京和上海公布了社保缴费基数调整方案。其中,北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下称“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由此前的6326元上涨至6821元,涨幅为7.8%, 此前三年涨幅均在7.8%及以上 ;上海则由此前的7310元上涨至7384元,涨幅为1%, 此前3年上海涨幅均超9%

从2024年1月开始, 深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将由2360元上涨至3523元,并计划在2024年1月调整 4月开始, 所有企业职工和个体户老板的养老保险缴纳比例将从14%上调至15% 按照 3523 基数计算的话,单位需要 多缴纳52.84元, 具体金额以申报为准。 而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者从七月开始,深户一档社保涨至1716.48 元/月,二档涨至1350.2元, 同比涨幅192%!
现实就是,这是一套剥夺机制,想领到退休金,就必须剥夺在上班的那一群人的收入,并且要年年提高剥夺的比例,不如此,就维系不下去。
当然我知道,无数人会说,我管你这么多,我交钱了,就应该领钱,我领的钱不是年轻人交的,是我当年交的。
然则,你面对的不是一个民事行为人,而是一个政府,你没有和他签过合同,对方也没有承诺给你多少钱,对方甚至没有任何资产,光是债务就有百万亿之巨,年年赤字,年年不够钱花。
要想持续支付,就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向另一群人征税。
当然想领退休金的人,不会同情这些年轻人,又不是我家儿子,管他去死!他多交,关我屁事!
即使如此,你依然要明白,征收比例依然是有上限的 。只要你达到一定上限,先是灵活就业者,他就不缴了。年轻人要结婚,要买房,要养娃,正是人生中最需要钱,消费压力最大的时候,当你征收过高比例时,他会放弃老年生活的退休金,我现在都活不过去了,考虑什么老年生活?
上海去年社保基数上调9%,今年就只能上调1%。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不断上缴的社保基数,已经出现反弹了,那就是导致不缴的人增加了。
自2024年3月1日起,上海市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从现行的24%调整为20%。
再进一步征收,即使在企业中的人,也会想办法不交了。他们即使自己办个体户,交20%的劳务所得税,也不会交越来越高的社保税。
社保的风险,不仅是老年人越来越多的问题,而是年轻人无法接受的问题,当年轻人普遍拒缴的时候,你还能领到钱吗? 这是不可能的。
政府不是神仙,不会变钱出来,因此,征收比例不断调高,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风险,即普遍的年轻人都不交了。
当下的年轻人之所以配合,是因为他们以为自己沾便宜了,80%是公司交的,自己只交20%,但他们不知道的是, 实际上,就是他们自己全额交的,不管这个钱交到哪里,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是一样的,给员工还是给国家,都是企业的雇佣一个人的实际成本。
整个社保体系,靠着这么一个逻辑骗局在支撑着。一旦被戳破,那么,年轻人会接受这种高额的税收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