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江苏小选手吴依铭在比赛中
在我国体育事业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第十三届全运会伴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呈现新的时代亮点。其中,江苏体育健儿就在本届全运会上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年仅10岁的江苏小选手吴依铭登上了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的最高领奖台,南京体育学院的学子则在全运会竞技体育的赛场上屡创佳绩,让“南体”模式成为备受瞩目的亮点。
十三运江苏省代表团副团长、南京体育学院院长杨国庆表示,本届全运会开幕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接见“双先”代表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让我们体育工作者深受鼓舞。从全运会开幕后的第一个比赛日起,“南体”学子就在赛场上接连创造佳绩,在全国人民面前充分展示了新时期运动员和大学生的风采。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在办学模式上继续改革和探索的决心和信心。”杨国庆说,“南体”学子在这次全运会上的突出表现,归根结底在于“南体”模式一直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根基所在。
南京体育学院至今为我国培养了15位奥运冠军,近100位世界冠军,在天津全运会上,南京体育学院有170人参赛,截至9月6日已获得15枚金牌,获奖牌的选手更是超过了90人。“‘南体’模式既不同于一般省级训练基地的常规发展模式,也有别于普通高校办优秀运动队的运行机制,而是独辟蹊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体育院校办优秀运动队的竞技体育发展新路,这对我国竞技体育转型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杨国庆说。
三年前,中国网球学院在南京体育学院挂牌,在体教结合、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对我国网球职业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这次天津全运会,‘南体’学子在网球项目上收获3块金牌。”杨国庆说,“这说明我们探索和实践的大方向是对的。”
从分项来看,“南体”学子表现最为强势的领域恰恰是当前我国整体水平高、竞争激烈的游泳项目。“截至9月6日,我们已经收获了6枚游泳金牌。”杨国庆说。史婧琳、张雨霏、沈铎等天津全运会的冠军都是来自于南京体育学院,也是目前中国游泳的中坚力量。
除了竞技体育领域的累累硕果,南京体育学院在群众体育以及体育科研领域的成果也在天津全运会上大放异彩。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项目——全民智道和智能型优秀运动员体能训练设备亮相天津全运会。杨国庆说,“全民智道”的研发在国际国内尚属首创,已获得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全运会期间,“全民智道”成功地在天津建设启用,分别安装在全运村云实园、全运村流苏园、全运村锦葵园、全运村麦李园、全运村雀榕园,以及侯台湿地公园、绿轴公园、富民体育公园,使用者好评如潮。
“南京体育学院在本届全运会上能有这样的表现,得益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自身独特‘南体’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对体育院校办优秀运动队特色发展之路的不懈探索坚持。”杨国庆说,我们将努力抓住当前体育领域深化改革的机遇,大胆尝试,争取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转型发展,为我国的体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