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优恪网
优恪 - 面向十亿中国消费者的独立测评平台,源于德国独立测评机构 ÖKO-TEST。采取匿名随机的方式购买商品,送往德国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每日发布商品品质测评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7日最新蛋价(早报) ·  昨天  
潮司电商客服外包  ·  开工大吉 | 元气满满到工位,喜气洋洋领红包!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6日鸡蛋收盘价 ·  昨天  
电商报Pro  ·  张一鸣和王兴干上了 ·  2 天前  
跨境电商Eason  ·  小白如何运营eBay经理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优恪网

24款孩子逢年必吃的零食,仅有4款评级B,还敢给孩子买吗?! | 优恪测评

优恪网  · 公众号  · 电商  · 2019-01-10 12:09

正文

优质生活恪(kè)守者



2019年的元旦一过,优恪君就开始数着日历盼过年了。今年优恪君家有表姐来做客,除夕夜家里除了老人、宝妈宝爸,更是多了3个萌宝宝来添加喜庆氛围。


大人的食物清单基本已经被优恪君敲定了,剩下3个萌宝宝,优恪君有点发愁。



发啥愁呢? 逢过年必是家中熊孩子 「零食大餐」的好日子 ,可但凡有点常识的宝妈都知道,市面上的零食不仅没有什么营养,还会影响宝宝们正常的三餐食量。


可是如果不准备,3个熊孩子又该闹情绪,在孩子眼中,没有糖果和小零食的春节,怎么能叫春节呢?


到底要不要买零食?超市里的零食宝宝们可以吃吗?


这次优恪君不卖关子,直接挑选了24款,包括 糖果「8款」 饼干/糕点「10款」 薯片「6款」 在内的 热卖零食 ,进行年终大测评, 结果真是让宝妈我心惊肉跳啊!



测评中的24款零食, 无一评级A+/A;仅有4款评级为B

看完测评的优恪君,毅然决然地决定,今年过年 不买超市零食!不买超市零食!不买超市零食! (为了凸显优恪君的坚决,必须说三遍~)


01

糖果/巧克力类


我们先来看看糖果类的测评结果:



我们来看看具体每款产品被降级的项目:


阿尔卑斯混合口味硬糖棒棒糖 B


不二家棒棒糖(蜜桃味+葡萄味+哈密瓜味+香橙味)B


旺仔牛奶糖(牛奶原味)砂质型奶糖糖果 B


滨崎果汁糖果(草莓味包衣、包衣抛光型凝胶糖果)D


旺仔QQ糖(青苹果味)混合胶型凝胶糖果 D-


徐福记熊博士橡皮糖 D-


好时曲奇奶香白巧克力 D-


妙卡融情牛奶巧克力 D-

糖果类被降级的原因集中在这几点上:

A.添加人工合成着色剂超标

B.含糖量超标

C.食用香精

D.添加了维生素

添加人工合成着色剂( 柠檬黄/β-胡萝卜素和/或红曲红和/或诱惑红和/或日落黄)


许多送检产品中都添加了人工合成着色剂,一些人工合成着色剂可引起 类过敏反应

根据欧盟条例Regulation(EC)No 1333/2008, 自2010年起,欧盟范围内含有柠檬黄、诱惑红和日落黄的食物必须明确标示警告字样:“可能对儿童的行为及专注力有不良影响”。英国食品标准局则建议, 家长应避免让有多动症迹象的儿童食用含有以上色素的食品 ,并鼓励厂商自愿放弃使用此类色素。


▪ 含糖量偏高


这次优恪测试的标准是什么呢?

每份产品中含糖量(除乳糖外) 超过15克 (一份产品即1支棒棒糖或30克糖果)—— 降2级

每份产品中含糖量(除乳糖外)介于 7.5克 ~ 15克 之间—— 降1级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以及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都建议, 成人和儿童每天的添加糖摄入量应降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 ;如果将添加糖摄入量进一步降低到5%以下,则会带来额外的健康益处,比如有助于 减少龋齿 等,总体来说 食品含糖量越少也就越健康


▪ 添加了食用香精


食用香精用于调制或加强天然成分所不具备的口味,且 没有实际的营养价值 ,反而会让人习惯于人工合成香精的味道,并 倾向于排斥天然食材的滋味 。出于谨慎考虑,如果厂商在产品中添加食用香精,会导致降1级。



▪ 配料中添加了维生素C并对此进行宣传


优恪不赞成在食品中人工添加维生素成分。通过 均衡地食用健康、新鲜的食物 就可以 满足维生素的摄入量 。此外,甜食本身就不属于健康的食品,所以在其中添加维生素C反而会给人一种该产品 “有益健康”的错觉


旺仔QQ糖(青苹果味)混合胶型凝胶糖果添加了维生素C,并以此为卖点进行宣传,因此被降1级。


02

糕点/饼干类


我们再来看看糕点/饼干类的测评结果:



饼干/糕点类被降级的具体项目如下:


旺仔小馒头(经典原味)B


好丽友・派 涂饰蛋类芯饼 巧克力味 C


丽芝士纳宝帝奶酪味威化饼干 D-


喜之郎开心时间巧克杯 D-


旺旺仙贝 D-


旺旺雪饼 D-


健达奇趣蛋 D-


好丽友蘑古力涂层型装饰饼干牛奶巧克力味 D-


维力张君雅小妹妹甜甜圈(草莓味)D-


乐天小熊饼(巧克力味注心饼干)D-


饼干类产品被降级的主要因素有:

A.有害酯类

B.矿物油饱和烃(MOSH)、聚烯烃低聚饱和烃(POSH)

C.食用香精香料和/或增味剂

D.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酸酯

E.有争议的人工合成着色剂

F.含糖量偏高


有害酯类


有害酯类——3-氯-1,2-丙二醇脂肪酸酯,简称3-MCPD脂肪酸酯或3-MCPD酯,一般产生于 植物油脂的高温精炼过程 中,大都以结合态的脂肪酸酯形式存在。


本次测评,好丽友蘑古力涂层型装饰饼干牛奶巧克力味和乐天小熊饼(巧克力味注心饼干)2款产品中检出的此类有害酯类很可能就源自 烘焙所用的食用油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评估显示,在动物实验中,长期摄入3-MCPD会 导致肾病和良性肿瘤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将其定为2B级——即 “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另一种有害酯类——缩水甘油脂肪酸酯(简称缩水甘油酯)也产生于油脂的精炼过程中,可在消化过程中分解出游离态的缩水甘油——一种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定为 可损害遗传基因的2A级“很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这比游离态3-MCPD 具有更高的风险 。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有多少缩水甘油酯会实际转化为游离态的缩水甘油,但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全部转化。


▪ 矿物油饱和烃(MOSH)、聚烯烃低聚饱和烃(POSH)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2013年的评估报告显示,中低黏度的MOSH类物质(碳原子数为C16  ~  C35)能在 动物体内积聚 ,并在肝脏、脾脏及淋巴结等器官中 产生微肉芽肿 (Microgranulomas);一些食源性的MOAH则 可能含有可致癌成分


▪ 食用香精香料和/或增味剂


食用香精用于调制或加强天然成分所不具备的口味,且 没有额外的营养价值

食用香精香料和增味剂还 会影响儿童的味觉方向 。比如,那些已经习惯于人工合成的香蕉、香草和草莓香精口味的人,反而不喜欢添加了新鲜草莓的酸奶。


另外,添加了食用香精的食品通常情况下还会 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糖 ,而且对于味道浓郁的食品,人们也会吃得更多,这些都可能会 不利于保持正常的体重


旺旺雪饼和旺旺仙贝 中添加了以 谷氨酸钠(即味精) 为代表的人工合成增味剂。

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FASEB)的报告显示,对于极其少数敏感人群,临床上直接摄入3克或以上的谷氨酸钠,可引发 头痛、颈部僵硬、乏力 等症状。


▪ 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酸酯


聚甘油蓖麻醇酸酯(乳化剂476)作为一种乳化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使水溶性和脂溶性的成分容易混合。但一些动物实验显示, 摄入高剂量的聚甘油蓖麻醇酸酯能够引起肝肾肿大


喜之郎开心时间巧克杯 好时曲奇奶香白巧克力 2款产品中因含乳化剂聚甘油蓖麻醇酸酯而降被级。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DON主要存在于小麦等谷物中。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指出,长期摄入DON会损害免疫系统, 降低抵抗传染病能力 ,高剂量摄入DON会引发 急性毒性,伴有呕吐、腹泻和皮肤过敏 等症状。


每份 原味夹心奥利奥(30克) 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经换算超过15微克,高于每日耐受摄入量(TDI按照15千克体重儿童计算, 每日耐受摄入量为1微克/千克体重),被降4级。



03

薯片类


最后是我们常见的薯片类:


薯片类被降级的具体项目:

泰瑞香葱切达奶酪味薯片 D


上好佳田园薯片 番茄口味 D-


好友趣大凹凸 切片型马铃薯片 蜂蜜黄油味 D-


浪味仙创意花式薯卷(番茄口味)D-


品客酸乳酪洋 葱味薯 片 D


乐事忠于原味薯片 D-


薯片类被降级的因素有:

A.丙烯酰胺

B.油脂脂肪酸比例

C.过氧化值偏高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是一种 神经毒素 ,食品种类、加工方式、加工温度及时间都会影响这一物质的形成。作为高温油炸过的多淀粉食品,薯片、薯条便在这类“高危食品”之列。


6款薯片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丙烯酰胺,该物质在动物试验中表现出 生殖毒性、基因毒性和致癌性 ,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目前,各国尚未规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值,仅欧盟委员会2013年提出,薯片中丙烯酰胺的警示值为1000微克/千克。


▪ 油脂脂肪酸比例


曾在婴儿三段奶粉和方便面报告中都有“露脸”的有害油脂——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也在薯片中现身了。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主任王军波表示,氯丙醇脂肪酸酯是 植物油精炼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污染物 ,通常精炼棕榈油中含量较高,在热加工油脂类食品中较多见,具有潜在的危害。有动物研究显示,氯丙醇脂肪酸酯本身 具有一定的肾脏毒性


氯丙醇脂肪酸酯在肠道内能水解成氯丙醇(3-MCPD),而氯丙醇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定为2B级“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