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国自然的本子,
发现
除了“套路化”和“热点扎堆”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
可能一些刚申报项目的新人还不太清楚,因此今天简单说一下两者的区别
。
先简单说核心区别:研究内容的重点是
研究科学假说和关键科学问题的整体策略
,而研究方案的重点是
解决科学问题的具体设计
。
所以研究内容
有些像文章的
Results
,需要展示的是
为了研究某个科学问题,如何从多个层面、多个模型、多种手段方法,由表及里的系统展开研究,换句话说这里重点体现的是研究探索的“思维”
;而研究方案要更详细一些,比如
选择某个细胞、某个疾病模型、某个药物剂量、某个时间点的依据,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体现的是分组(比如对照)、重复、具体检测指标、关键技术等
。
简单举个例子:
“
A
分子通过
B
通路诱导细胞死亡
”。
研究内容的重点至少包括两个:
1
)
A
诱导细胞死亡;
2
)
A
通过
B
通路(而非其它通路)
诱导细胞死亡。
1
)
考虑对
A
敲降
/
敲除
/
抑制剂
/
拮抗剂、过表达
/
诱导表达
/
外源添加
/
激动剂等不同方法(遗传学和药理学手段),在多种细胞(细胞系
/
原代细胞、人和小鼠等)进行干预,然后检测指标也要有细胞
/
细胞器形态、关键指标染色、流式分析、
WB
和
PCR
等
。
2
)为什么一定是
B
通路呢?
当
B
通路被抑制后,
A
诱导细胞死亡的作用是被完全、部分还是少量被逆转了?(
所以一般都需要挽救或者回复实验
)。
如果是研究方案,就要详细一些:
检测了
1
、
2
、
3
、
4
等多株细胞中
A
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A
在哪些细胞系低表达——因此考虑过表达
/
诱导表达
/
外源添加
/
激动剂策略;在哪些细胞高表达——因此考虑敲降
/
敲除
/
抑制剂
/
拮抗剂等策略;哪些表达中等——因此考虑两种策略都用……
动物模型也是这样,一种动物模型模拟疾病可能有缺陷,因此再加一个;选什么品系小鼠、药物干预剂量和时间点、分几组、每组几只……
这是申请书比较入门的问题了,就不再展开说了,
我想应该表达清楚了。
基金申请或者课题思路疑问,联系咨询Alice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