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九皇会的来历、内容、习俗和妙用。九皇会源于古代道家对北斗星的崇拜,包括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是北斗九皇大帝的信仰和祭祀活动。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是传统的九皇会,期间人们朝拜九皇祈求祈福化难、消灾延寿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诵经礼斗的禁忌和妙用,以及道教和民间九皇会斋仪习俗等相关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九皇会的来历和内容
九皇会源于古代道家对北斗星的崇拜,包括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是传统的九皇会,期间人们进行祭祀活动,祈求祈福化难、消灾延寿等。
关键观点2: 九皇会的主要神灵
九皇大帝包括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七颗辅星,以及勾陈大帝和北极紫微大帝两颗弼星。尊号为‘中天大圣北斗九皇九真延生解厄上道星君’。”等。
关键观点3: 诵经礼斗的禁忌和妙用
在诵持斗经时,需虔诚稽首,冥心设像,遵守八忌五宜。禁忌包括按女青天律诵经礼斗不焚檀香等。妙用则包括能使人却死延生,成仙作佛。
关键观点4: 道教和民间九皇会斋仪习俗
九皇会流行于全国各地,各地有各自的祭祀活动和习俗。如潮剧班社的祭祀活动、食九皇斋、迎请九皇神和斗姆天尊等。也有保佑地方平安的信仰组织,如浙江杭州的‘九皇斗坛’。这些活动体现了人们对九皇的信仰和敬畏。
关键观点5: 朝真拜斗的妙用
朝真拜斗可以祈求延长寿命、增加福禄、获得善星拥护等。若善男信女虔诚朝元,可得天曹注福,地府落名,南斗注生,元辰共护等。
正文
《北斗经》记载:“北斗九辰,中天大神,调理纲纪,统制乾坤……何灾不灭,何福不臻……。”又说“北辰垂象,众星拱之。为造化之枢机,作人神之主宰。宣威三界,统御万灵。有回死注生之功,有消灾度厄之力。”
《长生妙经》记载:“北斗,司生司杀,养物济人之都会也。凡诸有情之人,即禀天地之气,阴阳之令,为男为女,可寿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
根据道教的北斗经典,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九月初九是“北斗九皇诞”。
九月初一起,连续供灯,不断地礼拜北斗诸星:
①
可以祈福化难,消灾延寿;
②
可保星辰顺度,消无妄之灾,解有仇之愆;
③夫妻和谐,家道光明,祛病消灾;
④运气大增,男增百福,女纳千祥;
⑤出行平安,求嗣得子,六甲生男;
⑥增长智慧,吉星转运,禄位高迁;
⑦学业有成,健康成长,中得科甲;
⑧财源广进,万事吉昌,福寿康宁。
志心皈命礼。
北斗九辰,中天大圣。魏魏紫极之星宫,烁烁照临于下土。为上天之喉舌,定人世之灾祥。千求千应,万愿万从。善男信女若皈依,我以万身能变化。身身俱万舌,永赞洪名母。浩劫莫能穷,仁哉掌护佑。妙法无尽功德海,神光永为盲者明。照耀古今,辉煌内外。陶镕大法器,普成无量真。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北斗九皇九真,上道尊帝星君。九皇解厄天尊。
志心称念九皇解厄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为传统的九皇会,“九皇会”原为古代道家的一种祭祀活动。“九皇”原指北斗星,包括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宋以后,或称紫微,勾陈和北斗七星,皆为斗姥所生,号称九皇;“斗姥”又称斗姆,为北斗九星之母,其诞辰为九月初九,九月设坛斋戒纪念“斗姆诞辰”。
道教《本命延生经》记载,元始天尊之阴气化生斗姆。斗姆的梵气又化生了九皇。即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七颗辅星,加上勾陈大帝和北极紫微大帝两颗弼星,称为“九皇大帝”。
九皇源于中国道家对北斗星崇拜,
根据《本命延生经》的教义,元始天尊之阴气化生斗姆。斗姆的梵气又化生了九皇,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七颗辅星,加上勾陈天皇大帝和北极紫微大帝两颗弼星,称为九皇大帝。
北斗九皇在道教尊文“中天大圣北斗九皇九真延生解厄上道星君”等,居垣下北斗九皇宫。
北斗七元君在道教尊为“中天大圣北斗七元延生星君”,居垣下北斗旋玑宫。
与东斗延生益禄天尊、西斗特玄体道天尊、中斗中灵无极天尊、南斗阳明普度天尊合称“五方五宿五斗星君”、“中天五斗高上玄元扶危救苦延生保命天尊”等,居垣下五极星宫。
其中,北斗九皇名号、宫阙、掌管介绍如下:
据《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载,
北斗九皇星君名号,掌延生注死之籍,司福善祸淫之权。天子诸侯,公卿士庶,一切生命,均属斗宫。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身遭老病,种种苦趣,但能悔罪消愆,诚心礼斗,诵此大道经训,燃点九皇神灯,照护命宫,自然转祸为福,化禄为祥,所有效验,不可具述
。
那么,北斗七元君主要司掌什么呢?
北斗七星君乃造化之枢机,人神之主宰,有回生注死之功,消灾度厄之力。凡人性命五体,悉属本命星官主掌。因而要人于本命生辰及诸斋日,清净身心,焚香诵经,叩拜本命所属星君,广陈供养,自可消除罪业,福寿臻身,远离诸祸。
据《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载,若人至九月九日夜半子时,自身合家清斋行道,清洁素裳冠履,百和名香砂素表章,奏拜三三之次,各随愿所陈披宣,北斗七元君在七元宫中端目视之,天宫金阙门下,有左右年值月值日值时值天一真官、天官值事,获时与此人合奏何事,披露何言,疾速判断善恶,定其分数,生人增加寿算,福禄自然,子子孙孙,代代相承,亡者生天,出离苦趣,受生善道。
九皇诞期间,朝拜九皇的时辰和九皇的形象如下表:
在拜斗期间,若求名利,随其高下,若雪冤雠,送冥府泰山府判,送速报司对照,天地无私,若有一王朝斗盖之,一国四方宁静,八表来朝,五谷成熟,果木茂盛,万民无争,乾坤佑之,星辰恭敬,若有清静道心朝斗盖之,坊境无诸魔难,此人虔诚积功,朝拜一二三年、二九之年,九玄七祖超生善国,见存获福。若有不信吾法者,头破七分,绝其命根。
据《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载,“北斗之回旋,端望七元之返复。其体坤中干,其性柔中刚。道阐妙中妙,气禀阳中阳。秦末之年,显化西汉,现身说法,面服高皇。若有祈福善人,欲睹七元金仙大圣之仪者,必先扫除尘念,清净心源,恭身俯首,冥目静观。天乐浮空之际,自现金容,自露金身,有若麻姑神像,有若上元夫人。女子英雄之气,慈悲普救众生。但得七元君,陟降于中庭,诸邪皆鹢退,百福似骈臻。”
在诵持斗经时,当虔诚稽首,冥心设像。焚香虔奉香花、灯、水果供养,长斋跪。或三或五,乃至千百万遍,即可使罪愆冰焕,厄难解脱。诵经禁忌,恐世人无知触而犯之。
八忌五宜勤而行之奉礼不辍心,与斗府群真所和。内外贞然则灾障不干。
具体如下:
③戊日禁忌不可诵,戊戌、戊申、戊午、戊辰、戊寅、戊子之日不可诵经。
⑤时新瓜果。一忌石榴供玄天,二忌李子献太上,三忌黑枣上真前,石榴槟榔三尸之。果酒也使人昏沉,修真奉斗之士不可食之。
⑥斋戒忌荤腥,五荤(韭、薤、蒜、芸薹、胡荽)三厌(雁、狗、乌龟)。永戒断乌鳢、牛、狗,不可食亦忌葱蒜芫韭气味腥。
⑦孕妇、僧尼莫可观,孝衣、鸡犬忌临坛,女子月事亦不宜奉香诵经。
⑧坟地、产房、停柩处,故炁潴留之所亦不宜诵经礼斗。
④宜戒。受戒易,守戒难。杀盗淫妄不可亲,两舌绮语莫沾近。
九皇会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潮剧班社的祭祀活动,有食九皇斋者。每年旧历九月初一至初九这九天戏班必一律斋戒吃素,皆散发披素衣,梨园公所设祭坛,祭祀九皇神和斗姥天尊。祭祀时用一个谷斗装满米,中插一根小木柱,柱上置9个小环,每个小环吊着一盏豆油灯,日夜不息,焚香,供花果,演戏酬神。北京戏曲行业每年九月初一至初九举行奉祀九皇神的活动,谓之“九皇会”,戏班全体人员吃素,戒荤腥,叫“
食九皇斋
”。
清代,浙江杭州民间流行一种保佑地方平安的信仰组织,叫“九皇斗坛”,城里城外,山上山下,共有斗坛三百余处,每年夏历九月初一至初十,每晚都要拜忏至四、五更;初六、初七为朝天上表,全城遍发招贴,并招儿童过关。在九皇斗坛祭祀日期.杭城居民有一半要吃素食,俗称吃“九皇素”。
广东省汕头莲华镇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初十日是盛安楼古寨“九王斋”传统民俗活动期,其间初六日“大斋期”最为隆重,这天必设坛摆桌祭拜“九皇”,男女老少都要戒荤素食,谓之“食斋”。辛亥革命以后,破除旧俗,九皇祭祀活动逐渐消失。
自九月初一起,各会馆皆请道士作会念经,举行祀会仪式,迎请九皇尊驾,而江西会馆最为隆重,并招请戏班唱十天大戏。普通百姓不分省籍,每家每户皆插“九皇旗”,特立“九皇”牌位,置香花灯烛,供奉素食祭品,朝夕礼拜。从初一起,屠户停止宰牲,百姓皆须斋戒茹素。城乡饭馆、食店门前都要悬挂特制的“九皇胜会”的横帘、黄纸方灯、黄纸对联或黄纸彩帐,店堂菜牌均用黄色,一律卖素食。从初一斋戒,至到初九。逢初三、初六、初九,请道士巡街念“过街经”。直至初九,向例于夜间圆坛扫祭、燃香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