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一条路叫
中山路
,
在各自的城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食肆林立的美食街,游人如织的商业区,车水马龙的主干道
……
厦门的中山路美食街
海口的中山路骑楼
大连中山路广场
全国上下,被命名为
“中山公园”
的绿地,更是不胜枚举。
青岛中山公园
北京中山公园
而以
“
中山”
命名的城市,却只有一座。
1925年前,中国的版图上还没有
中山
。寻遍地图,只在南海之北茫茫的海上,发现一片被称为
“香山”
的岛屿。
明嘉靖香山全境图
此时的
香山
,远在
珠江口外
,孤悬于
伶仃洋上
,是座人迹罕至的荒岛。
对应起如今的位置,大概是
五桂山
和
凤凰山
周围的范围,也就是
中山市
石岐城区
到
澳门
一带的地域。
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虽然没有现代化渔船与航海技术,土著古越族人为了生存,已经将
捕鱼打猎的范围拓及到这里
。
我们知道,从云贵高原乌蒙山发迹的
珠江
,一路向东奔腾千里,分出
北江、东江、西江
,到了地势低缓的
岭南
,江河中的泥沙沉积,渐渐滋养出一个个水草丰美的平原来。
随着岁月流逝,河流冲积,新的三角洲平原不断向海推进,原本与大陆遥遥相望的岛屿,变得不再遥远。
与岸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们逐渐发现,
这座岛漫山遍野鲜花烂漫
,
散发着异香
。当地人常趁着捕鱼之际,上山采摘这种散发着异香的花(后证实为兰花),做成
“异花神仙茶”
,而这座山也被称为
“香山”
。
宋朝《太平环宇记》记载:东莞县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
虽是
“地多神仙花卉”
的岛屿,可在平静的农业时代,一个地方若是没有大面积可耕种可农桑生产的土地,非不得已,是没有人愿意留下来的。
西晋末年,晋皇族间爆发“八王之乱”,宫廷里的权力争斗殃及到民间,
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岭南
,其中一部分继续向南,来到
香山岛
。
靠山的吃山,临海的吃海,
四周都是水域的
香山岛
,岛民只能尽可能多地从海里挖掘出更多的宝贝。
到了唐朝,
香山海盐
已经非常出名,为防止海盗对香山地区盐场的滋扰,保障盐的正常运输,官府将香山设置成
军事营镇
(在今珠海市山场村),名叫
香山镇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一再
跃升成县
,并割入南海、番禺、新会等三县的滨海地域,隶属广州。
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军的追杀下,曾逃往
香山县
躲避,南宋灭亡后,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员的后裔流落定居香山。
“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扬来笛,鸿逵翼去舟”
虽有
源源不断的中原人口迁入
,但毕竟
香山
只是座漂在南海上的岛屿,先天条件不足,农业经济发展不起来,一直被朝廷列为下等县。
明《永乐大典》中记载:“香山为邑,海中一岛耳,其地最狭,其民最贫”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
香山是穷山,百姓最贫苦
时,历史悄悄地给这里施了点肥:
香山北部的地区
,
开始淤积成陆
,逐渐与大陆相连。
清朝,朝廷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忙着修筑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围,
香山县
趁此
加紧围垦田地
,一时间农业产量迅速提高。
在清嘉庆年间,得益突飞猛进的农业,香山由原来的下等县,
翻身成为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县同列的大县
。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战船驶至澳门关闸,强行登陆,香山的清朝驻军勉强抵抗,却是螳臂当车,五年后葡萄牙女王宣布,
澳门
为
“自由港”
,从此,
澳门
便从
香山
的地图里消失了。
民国1925年,孙中山逝世,同年4月15日,广州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决定,将这座伟人的故乡
香山县
更名为
中山县
,以示纪念。
历史的优待让中山一路高歌:
1950年,被广东省民政厅列为
特等县
;
1982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列为
全国富县
;
1983年12月22日,中山获准
撤县设市
;
1988年从县
级市升格为
地级市
;
1989年,国家统计局将中山列为我国第一
批36个步入
小康的城市
……
从一座孤岛变身城市,中山似乎有用不完的运气……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山早早进入城市发展的快车道,利用农业的优势,整个工业体系迅速展开,
氮肥厂、农药厂
(后来的凯达)、
农机厂
(威力洗衣机)、
农机一厂
(柴油机)、
农机三厂
(渡头机耕船)、
水泥厂、轴承厂、机床厂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山的“风光”时刻,从1984年起,中山市属工业企业进入上项目、扩规模的技改扩产密集期,以国有、集体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十大舰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渐渐成为全国知名品牌。1988年,中山的工农业生产总值达51.6亿元,比1978年增长6.5倍。
威力洗衣机、美怡乐雪糕、中玻马赛克、凯达化工、咀香园食品、华捷钢管、千叶风扇
……那些年,中山货好威风!
1988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1988)6号文件批准中山市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并进入了全国大中城市行列的第47位。
说起中山,许多人都会记得它广东
“四小虎”
的荣耀,的确,曾经以
仅占广东1%的土地面积
,
3%的常住人口
,中山创造了
多年位居全省前列的经济总量
。
但,这是上世纪的中山,留给人们的标签。
如果今天在网上搜索中山,会发现简介里写着:
中山,古称“香山”,广东省地级市,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
……
不设区的
地级市
,什么意思?
不设区的市,即
内部不设立市辖区的市
。简单来说,就是
没有下辖
县城、县级市或者区的概念,而统一称为
镇、乡
以及
街道
。
因为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有一定重要性,这些原先规模只有县级市的城市,撤县改市,但从整体上看,还达不到普通地级市的标准。
目前,这样的地级市,
全国只有五个
,
中山占其一
。
1999年,中山确立走“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
按理说,坐拥着
天然港口优势
,又有
珠三角城市群辅助
,当年
顺利搭乘着改革东风
,如今又作为
大湾区的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
,上天如此不吝啬地给出各种“重大利好”,中山应该延续着上世纪的风光,成为更强壮的“虎”。
可现实却是,曾经的四小虎,今年上半年的生产总值只增长了
0.9%
,这个数字无疑在大湾区九市中垫底,更扎心的是,还是广东
21个城市
中的
吊车尾
。
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中山,到底是怎么了?
2013年前的中山,一直给外界
“闷声大大财”“低调富市”
的印象。
整个城市延续着从改革开放以来
“实干兴市”
的风格,积极发展外贸型制造业,用低廉的住房和厂房成本,宜居的城市环境,吸引着各地的企业家和劳动力源源不断流入,所创造的财富,被公认为“民富”表率。
图/罗
新荣(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
但到了2013年,传统的灯饰、电器、服装等
外贸型劳密制造业
开始乏力,像以前那样,
踏实耕耘制造业
不再奏效,而
“炒房/炒地”
这种一键致富的操作,仿佛能迅速带中山进入经济的春天。
于是中山的房地产市场掀起了一股
史无前例的热卖狂潮
。
所有的人都记得
2016年
,中山的卖地平均楼面价,
从1000元/㎡,一跃飞升到近5000元/㎡
……
不断上涨地价房价,明显脱离了当地人可承受的范围,随之上涨的经营成本和用工成本,压得原本是中山自豪的制造业,透不过气。
纵观
2013-2018年
中山的
GDP
,一路走低,从8到6、再到5……到了今年,更是惨不忍睹。
中山工业的停滞其实已近10年,来源:摩天主义
不忍看的还有象征着城市活力的人口数,2018年,中山市常住人口
331万
,而隔江的东莞人口已达
832万
。
有人说,不仅仅是
疯长的房地产
透支了中山的经济,还有中山的
产业
,一直是“缺核少芯”的小产业小企业,在如今竞争力不足,创新力不足……还有人说,这座城市没有一张稳定的发展蓝图,9年来更换了6任市长……
难道,那些年历史给的优待都要收回去了吗?
中山利和广场
依旧有不少人相信,
中山未来值得期待
,这个城市能利用好独特的空间位置,成为接驳
港深、广佛、澳珠
三大极点的地理中心;而原本就发达的
实体经济
、活跃的
民营经济
,加上拥有38个
国家级产业基地
,
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让中山在科技研究和创新方面,都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今年10月份,人民日报发布了
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
。
其中,
“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榜单上,
中山
有四个镇排名前一百:
小榄镇
,第20位,
坦洲镇
,第48位,
古镇镇
,第71位,
三乡镇
,第87位。
不仅如此,中山全市
24个镇区
,每个区都有自己的特色:
如今又有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实施,深中通道的建设,这些都是中山的重大机遇,能否再创辉煌,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与全市各镇区的产业图相对应的,
中山
还有一张隐藏的
美食地图
:
当全国的吃货被
《舌尖上的中国》
洗脑后,纷纷冲向
顺德
时,广东人在朋友圈悄悄地问:
周末去中山吃乳鸽,有人组队吗
?
在中山,除了身强力壮的
青年鸽
用作配种,能吃的鸽子被人们按出生天数分成:
乳鸽,童鸽
(90天以下)、
下不了蛋的老鸽
。
其中
乳鸽
只做
红烧
,
童鸽
如果红烧,肉质会发柴,应该配上胡椒香茅花雕放进砂锅里
炆熟
,才是适宜的打开方式。对了,这里的
红烧
不是北方
人的酱汁红烧,
也不是用瓦瓮做出的烧鸭烧鹅那种,而是
炸
。
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