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疆949交通广播
949 值得信赖,稳居新疆收听率冠军的权威交通电台,强势广播媒体:【新疆949交通广播 官方帐号】为您提供在线互动交流与直播在线收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上榜前三! ·  昨天  
新疆生态环境  ·  正月初八,开工大吉! ·  昨天  
新疆生态环境  ·  正月初八,开工大吉!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开工大吉!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今天想送穷的,来! ·  4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多项重要政策来了!第一条就帮你省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疆949交通广播

湖北夫妻欠下巨债连夜远走新疆,睡土槽、挖干草、打零工......18年后,他们做了一个让自己重生的决定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公众号  · 新疆  · 2017-01-19 22:40

正文


来源:楚天都市报原创 记者周保国 刘俊华 李曼英 通讯员廖义华

今年元旦

年逾花甲的翟登富夫妇

回到阔别18年的故乡

湖北滋市涴市镇

他们的房子

早年已被法院拍卖

虽然没地方可住

但两人办的第一件事

是通知当年借钱给他创业的乡亲们

还!债!





18年前,47岁的翟登富撇下债主,和妻子王道珍远走他乡,注定了他们不算是高尚的人。

18年里,风餐露宿历尽艰辛,一直惦记着乡亲们的欠款,说明他们是淳朴的人。

18年后,终于攒够还债的钱,毅然回乡清偿旧债,证实他们也是值得尊重的人。




从零开始到重新归零

18年宛如一梦

但翟登富夫妇实现了自己诚信的救赎



握着债主的手,翟登富百感交集





其实我们对人性不必做任何评价

因为那毫无意义

我们可以感动于救赎

我们也可以尊重淳普

我们更可以敬畏诚信

看完故事

也许你会有自己的想法




创业梦破碎
工厂倒闭欠下巨额债款


1951年出生的翟登富,是土生土长的涴市镇人,在镇搬运站做装卸工。妻子王道珍比他小3岁,在家操持家务。1979年,女儿诞生,三口之家清贫而又幸福。


上世纪90年代初,搬运站效益每况愈下,翟登富一个人的收入渐渐难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1995年,翟登富发现镇上冰棒畅销,而冰棒都是小贩从县城进的货。他暗自盘算后,拿出积蓄自置设备,建了一个简易冰棒厂,当年盈利1万余元。


第二年,翟登富着手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他借钱买下松滋一家企业的冷库设备,顺带购下该企业没用完的一批冰棒包装纸,又从荆门买进制冷设备。当年的产能是上去了,产品也畅销十里八乡。 因为使用别人企业的包装纸,翟登富陷入了一场“假冒风波”,他和冰棒厂的声誉都受到很大影响


1997年,翟登富坚持认为办冰棒厂是个好项目,便又借钱添置了膨化设备、均脂机等,共花费10多万元。 因翟登富口碑不错,镇上的人都愿意借钱给他。 翟登富也承诺,向借钱的人支付一些利息。



网络图片


翟登富憧憬着冰棒厂开足马力生产,很快会将债务还清。 没料到,当年夏天阴雨连绵,气温一直偏低,冰棒销量锐减。好不容易撑到第二年夏天,又逢“98洪灾”,翟登富的冰棒厂彻底陷入绝境。


夏天过后,是翟登富承诺还债的日子,这几年,他共欠下17万多元,除了堆在家里的设备,他根本无力还债。


当年10月,因无法面对债主的催逼,翟登富与妻子商量,准备远走他乡躲债。他将一些废弃设备变卖了4100元,拿出2000元还了一些零星的小债。 一天夜里,翟登富揣着2100元,携妻子悄悄离开了涴市镇,一头扎进无边的夜色里……



网络图片



远走库尔勒
风餐露宿尝尽生活艰辛


翟登富夫妇的首站,是到福建长乐给人做装修零工。没多久,听说有债主将他起诉到法院,他担心债主找上门来,就想走得越远越好,两人商量,准备投靠一位在新疆的远房亲戚。



1999年4月,翟登富夫妇辗转抵达新疆库尔勒。 起初两年,他们靠挖甘草、打零工糊口。人生地不熟,又是苦寒之地,两人尝尽了塞外风霜


2000年冬季,翟登富夫妇帮人开垦荒地。 因一时找不到住处,他们挖了一个1米多深的土槽,在槽上搭了几根木棍,晚上就睡在土槽里 。夜里风沙肆虐,早上醒来,被子上全是沙土。大冬天做事,脚趾头冻伤烂得见骨,也只能用土方治疗。为了攒钱,夫妇二人几乎每餐都是面饼配腐乳,最长的时候吃过三个月腐乳。


在他们煎熬的日子里,懂事的女儿靠着打工挣来的微薄工资,也在帮父母偿还一些零星的债务。


直到2003年,逐渐适应了北疆生活的翟登富夫妇,承包了20亩地准备种棉花。北疆都是戈壁滩、盐碱地,要想种庄稼,需要养好田地,他们就在地里种油葵,让油葵中和地里的碱性。新疆的冬季很漫长,不能种庄稼,他们就打些零工糊口。



网络图片


2005年, 翟登富夫妇艰苦的努力终于迎来回报:当年的棉花收入1万余元,这也是他们流落北疆以来,第一次有了万元级的收入 。此后数年,翟登富夫妇种植棉花、栽种香梨树,收入逐渐稳定。2011年秋天,棉花卖完后,他们已攒了15万元。 两人商量着,当年年底回家乡还债。




命运恶作剧
还债计划因病搁浅5年



2011年12月,翟登富因眼花耳鸣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患有严重的心脏衰竭疾病。医生建议马上手术,植入人工起搏器,总费用约19万元。这犹如晴天霹雳!


医生还说,即使手术成功,存活的年限也不长。 翟登富决定放弃治疗,回家还债 。新疆的一些朋友极力劝说,并纷纷凑钱帮他做手术。


2012年2月,翟登富在乌鲁木齐接受手术,植入人工起搏器后,他的身体迅速得到康复。


身体虽然康复,但攒下的钱花完了不说,还又欠下当地一些朋友们的2万多元。不过, 令翟登富欣慰的是,地里的香梨树已开始挂果,看到树上硕果累累,翟登富恢复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几年下来,翟登富又有了一些积蓄。他算了算账,除去女儿陆续帮还的债,他还欠13万余元。


5年前,医生曾对他说,人工起搏器每4年需更换一次电池,花费不菲。 4年过去了,翟登富感觉身体尚好,如果再拖下去,不知道病情会不会反复,如果要换电池,还债的钱又没着落了。


思来想去,2016年底, 翟登富夫妇决定,转让在新疆的土地和房子,踏上返乡还债之路。



离家十八年
六旬夫妇回乡还清旧债



今年元旦当天,翟登富和王道珍回到了阔别18年的家乡——松滋市涴市镇。他们的房子,早年已被法院拍卖抵债。借住在亲戚家, 两人办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当年借钱给他创业的乡亲们。


6日上午,债主们纷纷如约来到涴市镇邮储银行。来一人,翟登富便取一笔钱,还一笔,之后,债主们便在一本泛黄的账本上签字、销账。



53岁的颜金平,是债主之一。她在镇政府门前开着一家超市,18年前,她的婆婆王腊秀通过中间人介绍,将自己毕生的积蓄6800元借给翟登富。得知翟登富夫妇创业失败外出躲债后,王腊秀一直耿耿于怀,直到去世前,还念叨这笔欠款。时隔多年,随着中间人去世、借条丢失,颜金平早已对这笔债务不做指望。听说翟登富回来还债,她和丈夫都感到非常意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上榜前三!
昨天
新疆生态环境  ·  正月初八,开工大吉!
昨天
新疆生态环境  ·  正月初八,开工大吉!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开工大吉!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今天想送穷的,来!
4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多项重要政策来了!第一条就帮你省钱
4 天前
东七门  ·  317,世界取关日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