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明节吃鸡蛋
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蕴,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艺文类聚》),商的始祖契为“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史记》)而生,秦始祖大业也是“玄鸟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记》)。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不也是鸡蛋吗?清明的祭祖扫墓,其中不也有慎终追远的生命意识吗?春季里万物化育,是生命的季节,诸多民俗事象都在深层的生命意蕴上暗合。吃鸡蛋与清明节“寒食”有关。人们在当天不生火做饭,便以头日煮熟的鸡蛋代食
。鸡蛋在我国民间还有许多吃法,亦已成为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2 、
尊老爱幼
“彩蛋节”
农历二月初十,是傣族儿童的“彩蛋节”。家长这天将煮熟的鸡蛋染成红、绿、黄、紫等五彩滨纷的颜色,作为节目礼物赠送给孩子。他们高兴地邀约小朋友结伴到村外去走坡游水,尽情嬉戏,玩饿了便取出彩蛋剥好放在芭蕉中央,然后小心翼翼地吃去蛋白,将金光闪闪的蛋黄带回家,奉献给父亲兄长,这种尊敬长者的良好传统礼俗,直到今天还保留着。
3、三月三“爱情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的《丽人行》描写盛况的就是唐代三月三这个男女约会的日子。但是这个男女相会跟吃鸡蛋有啥关系呢?三月三在黎族又被称为爱情节:
传说远古时代,聚居于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灾。只有一对恋人坐在大葫芦瓢里幸免于难,被漂流到燕窝岭边。三月初三,洪水退去,俩人结为夫妻。男耕女织, 生儿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劳作,又渐渐使黎族繁衍发展起来。后人奉他们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纪念。
节日里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带着糕点、粽子,小伙子们 捕鱼,姑娘们做饭烤鱼,然后把祭品供于有天妃和观音 化石的岩洞口。拜祭毕,青年们来到活动会场,进行射 箭、爬竿、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夜幕降临,岸边燃 起堆堆篝火,小伙子撑开花伞,姑娘们的银饰及贝壳饰物在火光下闪闪烁烁。男女青年都会饮酒对歌跳舞狂欢至深夜。情歌婉转,舞蹈渐起,由平缓抒情而进入欢乐奔放.有时一对对情人悄悄离开篝火旁, 小伙子把耳铃挂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姑 娘的发髻上,姑娘把自己亲手精心编织的七彩腰带系于情郎腰间,双方信誓旦旦,相约明年三月三不见不散。因三月三从其来历和主要活动内容来说,都与婚恋有关,故而也称为爱情节。
在我国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歌圩会上,男女青年对了歌,抛了绣球,爬过了竹竿,然后情人便从口袋或布袋里拿出一个个染红的熟鸡蛋,先互相碰击。如果男的先破,就给女方吃,如果女方先裂就给男方吃,如果双方同时破,就向蛋吹一口气或吐些口水,交换吃。这样表示婚后互听劝告,一般女的吃蛋白,表示心象蛋白那么纯洁,男的吃蛋黄,表示一心不变。
4、立夏吃茶蛋
在我国民间,立厦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疰夏,又作注夏,齿楚夏,是主要暑症之一。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莫云夏日人菜色、宜喜雅童斗彩袋”(袋,指装立夏蛋的网袋;袋音蛋),儿童胸前的彩袋表示了古人战胜炎夏的信念。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见《随圆食单》)。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未,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厦的节候食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5、
端午吃
“
龙蛋
”
鸡蛋象征龙蛋,吃鸡蛋是人们对曾经伤害过屈原尸体的龙的一种惩罚,是城乡一直沿续至今的普遍的习俗。
东北载我端午节有滚鸡蛋的习俗。节日早晨,由家中老长辈将熟鸡蛋放在孩子肚皮上来回滚动,尔后剥云蛋壳吃下蛋,据说这样孩子日后可避免肚子痛。
6、“酒蛋”拜年,情义绵绵
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鸡蛋的吃法则更多。过年的时候用茶叶蛋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新春佳节吃酒蛋。如果在正月初一至十五,外来客人到山里,再倒进水酒,将蛋拌酒而吃。以示主人有情有义。而在城市的酒席上,酒过三巡,必须做一道汤叫“太平燕”。将数只鸡蛋煮熟,剥了壳,放入汤入。一个人吃一只,象征友好、太平,就叫“太平蛋”。
7、婚假生子送“红蛋”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你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红鸡蛋。”喜馍馍是一种婚庆吉祥的风俗食品,俗传:喜馍馍带回去,亲人吃了得吉利。因此,这句歌谣属于祝福的吉语,再从字面上理解,此句开头和结尾的两处红鸡蛋代表的含义并不相同,前一个“红鸡蛋”是作为一种圣物出现,有祈子赐福之功;而后一个“红鸡蛋”则成为了孩子降生的报喜标志,也是一种起宣告作用的物体。向亲友分发用颜料染红的鸡蛋,是通行于全国各地的一种表达喜庆的方式,常用于结婚、生育、做“满月”等各种喜庆场合,以示庆贺并图吉祥。
“红蛋联姻”,是壮族的婚姻习俗。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去五十至一百只红蛋。女方将这些红蛋分级前来参加婚礼的小妹和女友们吃。一方面表示出嫁者结束了姑娘阶段进入婚后生活,另一方面表示出嫁者对妹妹和女友们的关心,爱护,预祝他们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在浙江金华一带,母鸡的头生蛋只许妇女吃,男人无权享受的。多年的俗规认为:“妇女吃了头生蛋,身体健康人能干。多养鸡娘多生卵,换钱不愁吃和穿。男人吃了头生蛋,口变馋来人变懒,老婆面前团团转,赖在窝里不耕田。”民间对头生蛋极为宝贵,视为补品,俗谚云:“金鸡子、银鸡子,不及新牡(母)鸡生的头一子。”归时,将头生蛋用于祭祀或给新媳妇、待嫁女儿吃,也有给小儿子吃的,认为对身体是大补。
8、过生日吃鸡蛋
生日蛋,孩子过生日那天早晨,一般由母亲煮两个鸡蛋,剥壳后即吃。在北京有“成人一碗面,孩子两个蛋”的俗谚。成人过生日则由岳母或姐妹送,均表示庆贺与祝贺。六十岁以上人过生日,亲朋好友要送十二只鸡蛋,因为一年有十二个月,鸡蛋则象征太平与健康。鸳鸯蛋则表示夫妻和睦,其做法为将鸡蛋煮熟,剥壳后切开,将肉丝及各种调料用粉面子和好,放在里面,将切开的蛋再合上;放油锅里炸后取出。湖北谚语:人生一个蛋,狗生一碗饭。就是说,人“过生”(即过生日)就是吃一个蛋算数了!
9、礼尚往来“蛋”为媒
我国有些地区还可用送鸡蛋的方式表示赔礼。如果你不慎将洗脸水或其它脏水泼到别人身上,小孩间发生打架,伤及一方皮肉,另一方的家长则往往送两只鸡蛋作赔礼。这是因为鸡蛋能避邪、驱毒,所以将脏水泼到别人身上,要送蛋,又因为鸡蛋是补品,所以孩子们打了架,伤了一方皮肉,亦要送蛋。
10、“双蛋”配油条,考试一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