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医学也要好玩儿
作者| 三姐
发烧有许多原因,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发烧并不是坏事,发烧是表示免疫系统与病毒或细菌正在战斗!
我就是你的健康卫士:免疫系统
当病毒、细菌这些坏蛋进入身体后,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察觉并立刻进行防御,开始跟这些坏蛋激烈交火。
我看到危险慢慢在靠近
发烧越高,感染越重?
NO!
发热的高低与感染的轻重没有对应关系,而是与免疫系统派上战场的——卫兵多少、病原物质的毒力大小、卫兵的杀敌本领强弱
……有关。
烧死这些坏蛋
通常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没经过磨炼。免疫力防御部队经验不足,因此当病毒、细菌这些坏蛋进入身体后,免疫系统要派多量的卫兵上战场,这些新兵缺乏经验,就会多用武器,多射击。所以孩子就特别容易发烧,而且一烧就烧老高。
敢惹我,要你好看!
孩子发烧就是在升级打怪,发烧对于完善孩子的免疫系统来说,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在“打怪”过程中,孩子的免疫力卫队得到杀敌的经验,提高阻止入侵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不断累积经验值,加攻加防加速,最终慢慢建立起强大、完善的免疫系统。
接下来,再说退烧药,退烧药不能治病,只能缓解症状,并防止触发“隐藏大 BOSS”。刚才说了,孩子的免疫系统正在训练,抗感染时动不动就能上 40℃,
这时候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吞噬细胞活性增强。但有时会触发隐藏 BOSS——高烧惊厥,高烧惊厥是大脑功能短暂发生了紊乱,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可以有效避免惊厥。
冷静啊,适可而止......
发烧别硬抗,该吃药时就吃药。
孩子在发烧时是非常难受的,缓解发烧症状
可以让孩子更舒服,让他更有食欲进食,能得到更好的休息,更有体力和意志去战胜疾病。因此并不支持发烧硬抗,该吃退烧药的时候还是要吃药。
退烧药就是神助攻,用得好,所向披靡、无上神威;用得不好,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低于38.5℃,不用药:
请相信孩子的战斗力,现在孩子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跟细菌、病毒做殊死搏斗,体温略有上升,会使代谢加快,免疫力增强,正是打败敌人的好时机,还能锻炼孩子的免疫系统作战能力。
高于38.5℃,可以用药:
这个时候,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由于战况胶着,孩子身体代谢消耗过大,甚至有可能产生高热惊厥。这时就需请出救兵——退烧药,把体温降下来,减少高热导致的体力消耗,让身体休养生息,继续作战。
4-6小时用一次:
退烧药起效需要30分钟到2个小时,吃了退烧药以后,多喝点热水有助于尽快退烧。但是用药间隔最好控制在6-8小时,一定不要低于4小时,且24小时内同一种退热药不能超过4次。救兵用多了,伤身。
用药,见好就收:
降温别过分,低于38.5℃就可以了。半岁以内的婴儿发烧,不要擅自用药,要尽快就医。
2类退热药:
常见退热药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布洛芬(美林),最好单一用药。如果体温太高,降不下来,4小时以内要再次用药,可以两药交替使用。
冷静冷静......
孩子发烧,爸妈做个好助攻。
长牙、注射疫苗等也都会引起发烧。了解对手是谁,才能有效攻击。乱给孩子吃药,就像打怪的时候乱放技能,那也是猪一样的队友!发烧乱进补,等于火上浇油。
你到底那一拨的
发烧的孩子胃口不好,做爸妈的会担心营养跟不上,烧些大鱼大肉给孩子补身体。可是,发烧时候的强势进补,一方面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另一方面消化不了的过剩营养,还给鏖战正酣的战斗增加额外负担。
在忙着呢,没空消化
多喝水,别干锅。
发烧如小火慢炖,水烧干了,锅就焦了。少量多次补水,可以避免“烧干”,防止脱水,还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
体感适宜,别捂汗。
发烧的人容易感觉冷,那是因为身体需要升高体温,从而收缩毛孔,减少散热。发烧的人,捂再多也是不会出汗的。记住,切勿捂汗。出汗是退热的结果,并非退热原因。
正确的做法是将室温调控在 28-30℃,体感舒适,且有利于散热。最后,温馨提醒各位爸妈,要有坚定的信念,孩子发烧有个自然病程,通常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要经历三五天,每经历一个发烧自然病程,孩子的免疫系统就增加了一点抗感染经验值,TA 会变得更加强壮哦!
《TED| 细胞是如何对抗病毒的》
— END—
恒瑞源正微信平台
声明:
本平台所有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恒瑞源正”,版权均归恒瑞源正所有,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始端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主编:
周向军
E-mail:
[email protected]
编辑部主任:
杨粉娣
欢迎投稿到邮箱:
[email protected]
稿费:100~1000
编辑微信:
shirley091129
恒瑞源正微信公众号长按以下二维码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