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堂
育儿微门户,被上海市科协评为“2015十大科普公众号”。由中西合璧亲子专家妈咪Jane创建,汇聚全国百位专家,服务孕产-10岁家庭,提供养、护、教国际化育儿新视野。有宝宝爱听的原创故事电台,为您的育儿问题支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佑子爸爸育儿  ·  02年学霸夫妻生下“神童”,医生一检查,建议 ... ·  2 天前  
育学园  ·  有这 8 个习惯,不容易得癌!第 1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堂

马雅舒女儿被幼儿园劝退,妈妈犯了什么错?

父母堂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8-31 08:00

正文


前些天和几个好友聚会,大家大多都已当妈,因此即使是“女友时间”,也难免会聊到孩子。

其中一个好友Jessy的儿子刚满3岁,原本是打算下学年就送去上幼儿园,然而说起儿子来,Jessy却是一脸焦虑。原来虽然孩子活泼可爱,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一刻都离不开妈妈和爸爸:口渴了喊妈妈,即使小水瓶就放在面前,也一定要妈妈拿起来送到手边;玩积木,爸爸递一块,他才拿一块,更不用说自己穿衣、穿鞋和吃饭这样的事了。

Jessy觉得儿子完全不能离开大人,真要去幼儿园了,老师有那么多小朋友要看顾,肯定不能时刻照顾到,那儿子该受多少苦啊!

我们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劝导她,而我也忍不住思考,像Jessy儿子这样的孩子,为何会缺乏基本的独立自理能力?


文/绵绵妈妈

图源/网络

香港研究协会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4%受访家长认为子女缺乏足够的解难能力,担心他们不能独自解决问题,对“当子女不在身边时,我会担心其不能独自解决问题”表示“非常认同”或“较为认同”,反映出不少家长认为子女不具备足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上,这些家长们忧虑孩子不能独立自主时,却忽略了这样的问题常常是因为家长自身错误的育儿与教育方式所导致:


 1 

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所有要求

现在的年轻父母对孩子异常疼爱,但凡没能满足孩子的心愿,就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好爸爸。而因为大多父母工作压力较大,不能更多地陪伴孩子,因此也会带着负疚感,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殊不知这种心理不仅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只要是自己想要的都一定能得到,其次也会让孩子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学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家庭以外的环境中,难免会在社交方面产生一定的障碍,因为习惯了在家中呼风唤雨,到了另一个环境中自己的要求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就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2 

不分情况地打断孩子

孩子做事总是不能集中精神,玩玩具、读绘本都是三分钟热度。很大可能是因为孩子有个喜欢不分情况打断ta的家长。


其实当孩子一个人在摆弄玩具、读绘本或者干脆就是拿着一只苹果反复地闻来闻去,都是ta在学习和摸索。孩子在独自一人“学习”时,思维和感知是十分敏感的,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突然贸贸然地出声打断孩子,则很可能会直接中断孩子的思路,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长此以往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集中精神。


 3 

代劳孩子的一切事

在《妈妈是超人》中,马雅舒对女儿米娅的教育方式遭到了许多诟病。

已经三岁的米娅却连自己提裤子都不会,甚至还因为不会上厕所,要被幼儿园劝退。


像米娅这样的孩子在国内并不少见,一些幼儿园的老师常会抱怨说很多孩子被送来幼儿园后,吃饭穿衣统统不会,有时甚至连厕所都需要老师领进去,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马雅舒式”家长实在太多了。


这些家长仿佛一个“全能保姆”一样,包办了孩子的所有生活起居,让孩子没有任何机会来学习如何“自己做”,等孩子到了需要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的年纪,家长想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孩子却根本没有这个能力自理。这时候家长们又开始心疼孩子受苦受累,继续包办代劳一切事务,这样恶性循环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养出一个又一个的“巨婴”。


 4 

按自己意愿规划孩子人生

孩子从一岁左右开始,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烈,他们会想要自行感知探索这个世界。然而现实是,多数家长都习惯于替孩子去规划人生,从上什么学校到读什么书,学什么特长,都一步一步排好计划,甚至连未来的工作婚姻生子,都要列个时间表出来。孩子们在这样的“规划”中,完全失去了自行感知世界的可能,久而久之,也就逐渐丧失了对独立自主生活的渴望。

孩子无法独立自主,很大程度上是幼年时家长的教育观念出现偏差所致。有些家长在儿童年幼时,将智育当做第一位,片面地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对孩子进行单纯的课本知识讲授、训练特长技能,而忽视吃饭、穿衣、睡觉等基本的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认为这些事孩子现在不学习也没关系,由自己帮孩子代劳就好,只有学习成绩和特长技能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想法,往往造就出了一个又一个“寄生巨婴”,他们无法脱离父母这个“寄主”独自生存。


要打破这种僵局,父母需要从孩子幼时就做出改变,从包办型父母,转为协助型父母


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

1岁左右左右的孩子会开始想要自己吃东西,这个时候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太小自己吃不好,就打断他们的尝试行为,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学着自己吃饭。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勺子让ta试着自己吃,如果一开始不熟练弄得饭菜到处都是,家长们一定不要着急责备,也不要抢着帮孩子喂饭,而是可以选择给孩子做示范,教ta怎么,孩子很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也能学会怎样自己吃饭了。


不因为孩子没做好而随意批评

从孩子2岁开始,许多家长会开始尝试让孩子自己学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自己扣扣子、穿鞋、叠自己的小被子等。但因为孩子年纪小,一开始可能不太顺利,此时家长不应该太过着急,随意批评孩子,或是因为不耐烦而直接代劳,这样的做法都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不愿再自己动手学做。学习自理能力是个长久的过程,家长应该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

孩子2-3岁,正处于“物权观”的自我建立时期,他们会开始认为一些东西、一些区域是自己私人的,当有其他人(包括养育者)试图拿走他们的东西,进入他们的“私人”区域时,孩子会用自己的方法保护自己的东西和区域。对孩子而言,建立“物权观”能够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因为当孩子在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整理、保管时,自身的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劳动习惯也得到了锻炼。


让孩子按自己的审美装扮自己

孩子4岁左右会进入自身的审美敏感期,他们会开始关注外貌与他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未来对自我形象、乃至对内在气质的追求的关键时刻。很多妈妈习惯于给孩子的衣着打扮与各种用品做决定,殊不知孩子对自己的审美有着强烈的追求欲,因此妈妈们不妨尝试每天晚上睡前让孩子自己来选明天要穿的衣服和要戴的小背包。而平时给孩子购置衣物用品时,也可以带上孩子一起,让ta挑选自己喜欢的样式。


孩子的独立自主,是家长教出来的


01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

从当个“懒”父母开始


孩子不会永远处于幼龄时期,随着年岁的增长,心理与生理都在渐渐发育完全,这时如果家长出于各种目的地为孩子代劳一切生活事项,无论是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单纯疼惜孩子受累,都会剥夺孩子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无形中等于扼杀了孩子未来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的情况常常会持续到孩子成年后,等到父母发现孩子完全无法独自生存时,就为时已晚了。


因此做一个“懒”父母,是所有家长都必须忍痛学习的。因为幼时对孩子的疼惜不忍,只会在未来让孩子尝到更苦涩的果实,老鹰只有一次一次让小鹰跌离巢穴,才能让小鹰最终学会如何飞翔。


02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

要让孩子独立面对问题


孩子真正的成长,都是从独立生活的那一刻开始的:可能是第一次参加夏令营,也可能是第一次勤工俭学。让孩子体会到独自生活的艰辛,从中学会自己出主意,自己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才有可能让其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如果孩子无论遇到怎样的问题,父母都在一旁指指点点,那么ta可能永远都学不会自己去思考、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它们,更何谈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呢?孩子只有在无数次处理各种或大或小的事物中,才能渐渐成熟。


03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

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成就感是化解焦虑的良方。一个有成就感的人,内心会充满力量和富足感,焦虑很难将他打败。如何让自己有成就感呢?不断地提高自我是一个好方法。赶快制定一份自我提高计划,及时充电,并将充的电用在工作中,你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了。


独立自主的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而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努力,父母倾注更多耐心与科学的方法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培养这项生存能力。

作者:绵绵妈妈,自由撰稿人,半职插画师,80后全职妈妈,一手带娃一手写稿,父母堂签约作者。


【父母堂】

每天送一本亲子共读好书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作者:沈蕾  戴云 朱嵘

定价:39.8元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母婴类书籍,观点、内容来自于东方都市广播899驾车调频《辣妈朋友圈》的主播和两位常驻嘉宾,这是一档以准妈、辣妈为主要诉求对象,帮助答疑解惑的母婴类节目。本书通过主持人和母婴专家及心理专家们对话的方式,轻松活泼地为读者展现了妈妈最关心的话题,涉及生育时间、胎教、离乳、带娃旅行、宝宝教育等各个话题,胎盘如何处理?宝宝的牙齿怎么保护?在这本书中,读者均能找到答案。

留言送好礼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截止周五(9月1日)12:00,评论获赞前5名中挑选1位幸运者送出好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父母堂还为每日积极留言互动的用户增设额外福利,感兴趣的麻麻立即添加小助手(微信号:fmtang2014),备注:宝妈交流!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