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郭施亮
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2013年度搜狐最佳行业自媒体人。香港大公财经特约评论员、每经智库专栏作家,并多次受邀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撰写多篇学术文章。其作品刊登于香港文汇报、新华社《瞭望》、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数十家权威报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郭施亮

A股探底回升,多数投资者赚不到钱该怎么办?

郭施亮  · 公众号  ·  · 2018-09-28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面蓝字 “郭施亮” 轻松关注  公众号 guoshiliangbo



步入 2018 年,虽然部分海外成熟市场的表现尚且顽强,但作为以 A 股市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股市,今年以来的整体表现却并不如人意。其中,截至 9 27 日,沪市年内下跌 15.58% 、深市年内下跌 24.51% 。至于中小创指数,则分别下跌了 24.52% 以及 20.10%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今年以来的股市行情,自今年 1 月底以来,股票市场在多数时间内均呈现出明显下行的表现,而从今年 9 月中旬以后, A 股市场的表现略有回暖,且沪市首次突破了今年 3587 高点以来的下降趋势线上轨,但对于这一轮小反弹走势,往往局限于部分权重股的表现,而多数投资者依旧还是赚不到钱。


赚了指数,却赚不了钱,这已经不是新鲜事情,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确实感到非常尴尬。在实际情况下,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往往处于持股市值不断缩水的状态,甚至手持股票的跌幅远高于同期市场指数的跌幅走势。但是,当市场逐渐回升之际,反而是市场指数的快速回升,而手持股票依旧身处底部震荡的状态,进一步加剧了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是比较普遍的。


列举一组数据,沪市自 2644.30 点回升至 2827.34 点,股市累计涨幅接近 7% 。但是,纵观更细分的指数表现,如上证 50 指数,则从 2391.73 低点回升至 2610.59 点,累计回升力度达到 9% 以上。至于代表着中小市值股票的中证 1000 指数,则从 4812.93 低点回升至 5042.51 点,最大涨幅不到 5% 。然而,经过了这两个交易日的调整,市场指数很快缩小上涨成果,几乎吞噬了大半的反弹空间,而不少样本股更是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由此可见,即使 A 股市场出现探底回升的走势,但仍然是少数股票表现的机会,而多数股票仍然处于低谷区域反复震荡。或许,这是股票市场持续扩容的结果,同时也是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无奈,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恐怕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也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实际上,从近期股市的反弹主力来看,基本上离不开权重股的身影,且基本上属于分量庞大、占据市场权重很高的股票。


例如,以中国石油为例,其近期股票价格的表现基本上与国际油价的走势趋于同步,且中石油股价提前市场指数企稳。从近期的 7 元附近低点回升至近期 9.17 元高点,累计涨幅超过 30% ,作为超级权重股的中石油,其持续快速上涨的走势,对市场指数的贡献影响很高,或多或少造成了市场指数的失真效应。


又如,中国平安,最近一段时期内,与同期市场的表现来看,中国平安的股价表现还是属于比较抗跌的类型,而随着近期市场的探底回升,中国平安的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超过了 10% ,鉴于其占据市场权重很高,中国平安股价的持续上涨,对市场指数的贡献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此外,例如银行股,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股,虽然其整体表现不如中国石油与中国平安,但其股价保持稳中有升的走势,对市场指数的贡献度还是不可小觑,对市场指数的撬动效应还是比较强的。


由此可见,对于 A 股市场而言,要想摆脱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困局,要么投资与市场指数关联度较高的指数基金、 ETF ,要么筛选出几只颇具代表性的核心权重股进行高抛低吸,或许这也是存量博弈环境下摆脱指数失真效应的策略。


不过,在现有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乃至资金面环境下,股票市场大幅上涨的空间显得相对有限,即使是中短期内,股票市场也很难一下子跨越今年 6 19 日的跳空缺口压力。对此,虽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估值状态下,进行长期价值投资的风险不大,但需要考虑到时间成本的因素,通过长期投资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可能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成本。与之相比,在股市筑底的过程中,通过底部区域进行高抛低吸,或许更能够提升资金的有效利用率,降低时间成本的付出风险。


引导股市价值投资,这显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实际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性更甚于普通投资者,并未能起到积极引导价值投资的引领作用,反而强化了市场“捞一把就跑”的思维,恐怕要想改变这一投资思维,还是需要一段不短的日子,而普通投资者可以做的事情,也就是尽可能适应市场的投资环境,在追逐投资利润的同时更需要保护好自己的本金安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