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君:
什么是银行存管?有了银行存管的平台是否安全?如何辨别伪银行存管平台?
P2P观察综合整理,转载注明来源
随着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逐步深入,银行存管成为P2P平台是否合规的硬性指标,应银监会要求,P2P平台必须在今年8月份之前满足包括银行存管在内的许多合规要求,而银行存管作为一道大坎,也让许多P2P平台操碎了心。
很多投资人在后台发来平台是否上线银行存管的问题,观察君发现有些投资人还不清楚什么是银行资金存管?有了银行存管就安全了吗?下面,观察君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其实,业内人士常说的银行资金存管,它的学名叫做“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
根据《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第二条规定:
“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作为存管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专用账户的开立与销户、资金保管、资金清算、账务核对、提供信息报告等职责的业务。存管人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
银行一般会为平台开设存管账户、投资人和借款人的独立个人存管账户、风险备用金账户和担保公司账户,这种就叫银行直接存管。这种模式因为资金并不流向平台,有效隔离平台与投资人的资金,能有效减少平台触碰资金的可能性。
对银行而言,一方面,P2P资金存管是新生事物,银行需要针对P2P业务需要重新开发系统,本身就需要一定时间; 另一方面,P2P用户对P2P平台存管的认知相当于是银行给予“背书”效果,为了维护自身声誉,银行需要十分审慎。
银行在筛选过程中对注册资本、成交量、管理团队都设有严苛要求,导致中小平台难以完成存管签约。
银行态度即便积极,平台也需做出成本预算,一旦对接银行存管系统,就意味着正式与银行开展合作,账户管理费、交易手续费等费用在百万级别,本身成本高企的网贷行业又雪上加霜;此外,银行存管系统则需要用户重新开立单独的存管账户,提现时间、手续费等问题在用户体验上导致诸多不便,
为防止用户流失,P2P平台还需挑选体验上佳的存管银行合作。
《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中的第二十一条规定:
在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中,除必要的披露及监管要求外,委托人不得用“存管人”做营销宣传。P2P平台签约银行存管仅是代表P2P平台的合规意向,正式上线才算完成,要走的路还很长。
观察君:
能上线银行存管系统的网贷平台实力一定不差,但是银行存管只是合规条件之一,并不是“免死金牌”。
对于“资金存管”的官方解释是:P2P平台将交易资金或平台相关备付金、风险金等放于如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账户上,第三方机构只负责资金的保管。
换人话来说,就是银行只负责管理,至于你的钱投到哪里去了他们不管,所以不能保证你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当然也不会保证收益。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符合监管要求的银行存管只有银行直接存管,但现在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平台利用伪银行资金存管进行宣传,迷惑投资人。
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声称与银行战略合作或者声称群众的资金由银行托管、监管,但实际上仅仅是在银行开立有账户的现象,务必高度警惕。
观察君:
资金存管制度并不是解决网贷行业的灵丹妙药,不要命的依然可以进行各种灰色操作。
当前市场的伪银行资金存管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网贷机构与银行电子银行部达成开户协议,就对外宣称已获得银行存管资质,但是电子银行并不能代表银行;
第二种是网贷机构以个人名义向银行存入一笔资金,取得相应的存款凭证,就宣称自己完成存管;
还有一种是网贷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签订托管协议。
目前已有很多P2P平台宣称开通或正在办理银行资金存管,对投资人来说,如何判定这些信息的真伪呢?
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核实:
1、仔细核对开户页面的网址,必须是银行提供的开户页面。
在平台注册会员时,会提示要进行银行实名认证。并跳转到银行页面进行实名认证(填写真实姓名和身份信息),开设银行虚拟投资账户。
2、注册账户时会收到银行短信提示
投资者成功注册资金存管账户后,会收到银行(非P2P平台)发送的短信提示。
3、可以查询到由存管行出具的每月数据报告
真正的银行存管平台,每个月都会及时披露由存管银行出具的数据报告。那么如何查存管报告呢?
一是查看网贷平台信息披露;二是咨询网贷平台客服,并向客服索要第三方资金存管协议;三是根据客服提供的存管机构,直接向存管机构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