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广电局、市文物局正式发布《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该计划通过技术赋能、场景创新和生态构建,旨在将北京打造为全球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标杆城市。实施期限至2027年12月31日。以下为三川汇文化科技的重点提炼和解读。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件全文。
《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主要内容总结
一、背景与目标
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机制”的部署。
依托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
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推动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市委全会精神,以人工智能、互联网3.0、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前沿技术为核心,构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培育新型文化企业、业态和消费模式,推进“双中心”建设。
技术突破:
攻克文化科技融合关键技术,如AI、区块链、超高清显示等。
设施升级:
完成5项以上重大文化设施智能化改造(如博物馆、剧院)。
场景应用:
打造10个以上标杆场景(如虚拟现实体验馆、沉浸式影院),推广100项新技术新产品。
产业生态:
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和园区,培育领军企业、独角兽及专精特新企业。
二、重点任务
技术攻关:
突破AI生成内容、互联网3.0交互、GPU芯片、8K超高清显示等技术。
平台建设:
搭建光场、3D云渲染引擎等共性技术平台,降低数字内容生产成本。
博物馆之城:
利用VR/AR、裸眼3D、数字人讲解等技术,打造“时空隧道”等互动体验。
演艺之都:
推进剧院智能化,应用5G、云展播、沉浸式演出技术,丰富线上内容供给。
融合体验:
通过数字孪生、空间计算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文旅融合,开发3D游览、智能导览。
沉浸式设施:
建设虚拟数字人演唱会、球幕影院等新型娱乐基础设施。
书香京城:
研发图书智能检索大模型,优化公共图书馆服务。
技术应用:
推动AI辅助创作、超高清制作、云转播等技术,建设国际数字视听制作中心。
科幻产业:
开发科幻影视垂类大模型,探索AI、虚拟拍摄技术应用。
游戏业:
攻关游戏引擎、AIGC技术,提升交互体验。
数字化记录:
构建文化遗产数字档案库及“副本”,实现永久保存。
修复技术:
结合纳米、生物技术开发文物修复材料,提升科学性。
智能鉴定:
利用AI辅助跨学科鉴定,加强非遗和古籍数字化保护。
国家实验区:
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先行先试政策落地。
产业集群:
布局重点实验室、示范基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技术市场化。
平台对接:
利用中关村论坛、科幻大会等平台促成产业链合作。
国际拓展:
推动数字文化产品“出海”,提升国际影响力。
安全治理:
研发风险识别大模型,应用于网络视听、舆情监测等领域。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协调: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定期调度资源整合。
2.政策支持:
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科技项目。
3.人才培养:
建设跨界人才队伍,推动校企共建培养基地。
4.动态监测:
建立重点项目台账,跟踪评估实施效果,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脑图
加入
私密社区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三川汇文化科技】已运维4000多期(持续十多年,跨越4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8000多篇。【三川汇文化科技】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三川汇文化科技」,这里,是你的舞台~
请给作者
打赏,
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