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Weekly周末画报
遇见美好,洞见未来,我们的新闻不会太联播,生活必须很风尚;星座不会差太多,福利必须送到位。iWeekly App官方号,世界公民的行动读本,时刻保持与世界连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被今晚的月亮惊艳到! ·  3 天前  
新华社  ·  中国,金牌榜首位! ·  4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生活简单过,人生更轻松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Weekly周末画报

跟着“对称狂魔”游伊斯坦布尔,我看到了这个城市不一样的光景

iWeekly周末画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17 12:38

正文

说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人们最常想到的就是代表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蓝色清真寺,延续了一千五百年漫长历史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或者有无数海鸥飞过的波斯普鲁斯海峡,这些不是不好,只不过这些古老的甚至过于沉重的历史,让人们形成了对这座城市的刻板印象。其实伊斯坦布尔这座历史丰富的城市也还有它活泼、鲜艳,甚至不为人知的一面。


探寻过程比预想还要复杂



当我逛完了伊斯坦布尔所有旅游书上景点的时候,恰好经本地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已经住在这座城市14年的摄影师叶尼•托伦Yener Torun,他今年32岁,两年前他开始以一名摄影师的身份进行摄影创作。在这两年里,他一直在伊斯坦布尔寻找风格极简的建筑进行拍摄,而且还发布了自己的首个个人摄影展,在这个展览里,他试图用相机呈现这座老城独特的另一面,引起人们的观察和思考。


看过托伦的照片后,我很好奇他是怎么找到这些地方拍摄的,要知道很多旅行者甚至本地人都不知道伊斯坦布尔还有这种地方存在。托伦很热心,带着我和相机用步行的方式,一起去探寻这个城市的另一面。


△叶尼•托伦在无意间发现了这面红色背景白色斑点的墙前拍了照片,并命名为《草莓》


要知道伊斯坦布尔是一个面积不小的城市,分为欧洲区和亚洲区两部分,中间还有一座大桥连接两个部分。欧洲区的大部分是游客区,也是那些著名景点的所在,更是老城区的一部分; 而亚洲区主要为工业区和经济发展区,更像一座城市的新城。


当我们漫步在亚洲区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这里也和其他世界上的其他大城市一样,建筑多是密集、乏味、无趣的,色调也是沉闷的千篇一律的白色或者灰色。一座座高耸的住宅楼证明了我的猜测,这里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睡城”,很多人每天会开车跨过大桥去欧洲区上班,晚上则再回到亚洲区睡觉。


△“叠在一起的大小方块”,红色这种“前进色”呼应了墙面的黄,使画面有趣起来


跟着托伦行走,我看着无数大同小异的建筑,竟然也有了无聊的感觉,才发现城市探索比想象的要复杂,因为它要求探索者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更强的好奇心去完成一个挑战,尤其是在熟悉了一片区域之后,就更需要探索者保持灵敏的嗅觉去发现新的角度和灵感。


“当我每次发现能吸引到我的建筑的时候,或者可以纳入我拍摄计划的建筑后,我就会不止一次回到这个地方,观察光影、周围的环境和走动的人,然后回去思考怎么把建筑的几何感、色彩、走动的人这些元素放进同一个环境里。有时候还要画草图、做笔记。一切都准备好,我才会回到这里拍摄。”托伦这样解释了他每次的拍摄计划,我才发现之前他给我看的摄影作品每张背后都有不小的功课要做。


鲜艳色彩运用得心应手


△“想家”是托伦看到这个小男孩后的第一感觉,所以他以此命名这张照片


边走边聊,一转弯,突然一栋老式的居民楼映入了眼帘。相比较周围的其他楼群,这座建筑不算有什么特别,甚至也无亮点可寻,但是细细观察,就会发现楼体上突出的橘色阳台,偶尔会有人出现在的阳台,其实正是他所寻找的拍摄元素。原来,托伦已经来过这里“踩点”几次了,这次他马上支起三脚架和相机开始工作。


托伦用三脚架和水平仪调整好相机的角度,确保它和建筑物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他告诉我,之前已经来过这里几次了,在不同的时间把阳台影子投射在楼面上的角度和效果进行了比对。


他又低头看了看手表,大概过了20分钟,太阳开始慢慢西下,阳台上的栅栏在灰米色的墙上折射出斜长的影子,但是托伦并没有急于按下快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一会儿,一位土耳其妇女走到阳台去晾刚洗好的衣服。这时,早有准备的他才满意地按下快门。


△“小抽屉”中光影和人物的组合成为了他最喜欢的照片


△托伦看到这座大厦,心情显然不错,他把这幅照片命名为:《新的一年我很高兴在这,让我们唱歌吧》


随后,我从取景器中看到,在视觉上暖色的橘黄色阳台和冷色的墙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阳台折射的细长的影子又使得这种对比更加强烈,那个刚刚恰好出来晾衣服的妇女又使得这张照片充满生活气息,灵动了起来。他把这张照片命名为《小抽屉》,因为从远处看来这些小小的橘色阳台,确实像是一个个镶嵌在墙体上的小抽屉。


通过这次和托伦在城市寻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也是一个摄影师发现自我的过程。当他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探寻属于他的城市的时候,他其实也是在探寻他自己。准确来说,在他寻找适合他拍摄地点的同时,也是在他内心中打开一扇属于自己的窗户。他以一种好奇的心态来观察这个城市,在城市和摄影师之间,他用这些鲜艳的颜色作为突破口,连接起了二者。


以自己的角度发现不同


△转折的台阶就好似“信封”的一个局部


在回到他工作室的路上,我询问了他未来的工作计划。要知道现在他的5万多个粉丝都在Instagram上面等他分享这些与众不同的照片,这些粉丝有曾经到过这里的游客,也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本地人,他们每天都会赞叹这又是一张他们从不曾看到的伊斯坦布尔。


托伦要改变人们眼中对这座城市的固有印象:“它是一座古老的亚欧文化交汇出来的城市,但是它同时又有着轻快、时髦的一面。”给读者们呈现伊斯坦布尔的另一面,而且以热烈、活泼的状态展现,是他的最大初衷。


△这张照片直接反映了托伦的内心世界:“你好,我叫托伦,我是个对称狂魔。”


托伦还告诉我,他会继续把这个项目进行下去。因为伊斯坦布尔每天都在扩大,每天都在改变,还有很多角落等待他的发现。同时,他也把眼光扩展到了全球,会慢慢开始他别的城市的摄影项目。因为对他来说,从自己的角度发现一座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城市,实在是一种无以伦比的美妙感觉。

撰文:喜喜

摄影:Yener To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