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郭同学,被嘉奖! ·  昨天  
南方日报  ·  广东最新人事任免 ·  3 天前  
命里有票  ·  为了抢000066666蛇年纪念钞,某些人在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

痛心!一座矿山挖掉地球6亿年历史,全世界就这么一个!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11 16:53

正文

导读

  贵州瓮安县北斗山磷矿保存了全球最古老的动物化石(约距今6.1亿年),在寒武纪之前的特异埋藏动物群中均属首屈一指,也是目前研究地球生命演化早期历史的唯一窗口。然而,当地大量露天开采,送往磷肥厂,现在快被挖没了科学家们急了!

被大片挖掘的瓮安磷矿床


  “去年11月我们发现问题已经很严峻,就找了三个还有研究价值的点,准备作为保留点。但是4月1日到现场一看,其中一个点已经没有了,彻底被挖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痛心地说道。

  今年清明,对于全世界古生物学界来说都是阴沉灰暗的,来自中、美、英等国顶尖的学者汇聚贵州瓮安县北斗山磷矿。现场机器轰鸣,包裹着6亿年前古生物化石的成片山体倒在巨型挖掘机的机械臂下,接着又被车轮比人还高的重型卡车送往磷肥厂,制成肥施入田地。

“全世界就这一个”


  “这是目前研究地球生命演化早期历史的唯一窗口,全世界就这一个,挖了,就没有了。

  朱茂炎所说的唯一窗口,其实就是我们研究人类始祖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科学证据。

  人们把最早出现动物化石的地层所代表的时代命名为寒武纪(4.85—5.41亿年前)。然而,1998年瓮安县磷矿采区的埃迪卡拉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打破了科学界的共识。这里保存了迄今全球最古老的动物化石(大约距今6.1亿年),为研究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过程,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实证记录。

  瓮安生物群作为全球最古老的动物化石记录,无论是其埋藏能力、化石多样性、科学价值,还是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在寒武纪之前的特异埋藏动物群中均属首屈一指。自1998年以来,瓮安生物群的相关成果大量发表在包括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

一个“活的”化石宝库快挖没了


一份迟来的共识能否平衡经济发展与科学研究



  “现在核心的问题就是政府、百姓都没有认识到这地方是唯一的,别的地方没有,一直到上周开会他们才明白这个概念。”朱茂炎认为。

  保护瓮安生物群并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科学家只想在大片的山体中保留一个核心区。但是,瓮安磷矿存在多家公司,矿权交叉,实施保护要涉及几个相关企业和若干层级的政府部门。

  为此,朱茂炎花了几个月时间邀请相关部门和科学家关注这件事。今年4月1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中国科学院以及贵州省相关厅局,黔南自治州、瓮安县党委政府和相关企业终于在一张桌子前坐下来。

  两天的会议商讨和野外考察,终于让在座的所有人达成三点共识:一是瓮安北斗山磷矿是一个世界级的珍贵化石产地,瓮安生物群化石核心产地和经典地质剖面必须作为自然遗产得到永久性保护。二是鉴于目前磷矿开采和伴生的地质灾害,瓮安生物群化石产地和地质剖面受到全面性破坏或覆盖,亟须抢救性保护。三是瓮安生物群化石保护和开发,需要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贵州省旅游大战略相结合,需要与瓮安县“五位一体”发展相结合。

  “瓮安生物群不仅仅是瓮安的,而且是中国的,是全人类的,是受到全世界关注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遗产,它的结局不应该是几袋磷肥。”与会的专家对这片山体的命运不仅高度关注,而且观点惊人的一致。

评论


  贵州省瓮安县磷矿采区是目前世界研究地球生命演化早期历史的唯一窗口,当地若干个磷矿中含有大量6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之前由于磷矿开采,大量古生物化石被破坏,令人倍感痛心。


  日前,国土资源部、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中国科学院以及贵州省相关厅局等单位开了一场座谈会,终于达成了共识,对这些化石加以保护。


  瓮安的古生物化石在全世界得天独厚,同时,磷矿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这绝不意味着能粗暴地将“地球6亿年前的历史”变成几袋磷肥。当地必须要忍住眼前利益的冲动,划定核心保护的区域,留住这些珍贵的科研资料。同时,这件亡羊补牢的案例也启示我们,一定要扭转唯GDP论的发展观念,科学决策、考虑周全,对历史与子孙后代负责。



来源:科技日报(ID:kjrbwx),记者:徐羽宏、张晔;光明日报(ID:gmrb1949),作者:戴先任

本期编辑:胡洪江、范昊天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