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夜美学
睡前提升审美力。 好审美,跟你一辈子。
51好读  ›  专栏  ›  一夜美学

你和ins博主之间的距离,就在这些日本食器

一夜美学  · 公众号  ·  · 2020-03-22 21:00

正文



这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都画风突变,过去忙不迭在咖啡厅、网红餐厅打卡的人纷纷晒起了在家做菜、做甜点、做小吃的美食照。一张能获得很多赞的照片可不只是食物诱人那么简单,角度、光线、修图水平都是影响因素,当然更直观的决定要素还是 食器” 。好看的杯碗盘,即使只盛放了麦片、沙拉,也会让生活显得精致起来。几乎全球各地都有食器在生产,但我们想聊聊日本食器,毕竟和食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说不准也有日本食器的功劳。日本食器的话题很大,今天我们会专门分享使用率最高的陶瓷食器,看看有名的产地与那些好看又好买的品牌。





《2016年日本陶 瓷报告》插图标注了较有名的陶瓷产地分布情况


日本的陶瓷食器流派众多,有人爱看陶瓷作家的名号买,他们就像“無印良品”一样并不一定拥有品牌,但可能得靠摇号才能买到;有的人则控产地,就好像国内的陶瓷最崇尚“景德镇出品”,我们常听说的“有田烧”、“美浓烧”等就是日本陶瓷产地的名字,“烧”则是日文中陶瓷的意思。



美浓烧


美浓烧是日本陶瓷器中的代表,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产自日本歧阜县瑞浪市,该地制造的日式陶瓷食器产量占日本市场的60%以上,如今在日本每个主妇的厨房里几乎都能见到美浓烧的身影。



美浓烧烧制窑温达到了1240-1260℃,产出的陶瓷器不仅样式精致,还十分环保,也足够结实耐用,今天很多外销往我们国内的日本陶瓷食器也不少见美浓烧。



有田烧


有田烧是以日本佐贺县有田町为中心出的瓷器,在江户时代后期各地开始瓷器成产之前,有田曾是日本国内唯一长期生产瓷器的地方,其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我们的景德镇。



白瓷搭配蓝色传统日式纹样是有田烧的特点,古朴,素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借鉴了欧洲元素,将东西方的美融合出自己的风味。



九谷烧


九谷烧距今已有350年历史,因发祥地石川县九谷町而得名。浓烈的色彩是九谷烧的别致之处,强烈的色彩和混浊暗哑的质地意外地完美糅合,意境超群。九谷烧深得收藏家喜爱,更常常被作为国礼赠送。




波佐见烧


波佐见烧则主要做民用瓷器,产地位于日本陶瓷发源地长崎县波佐见町,过去还曾远销欧洲。波佐见烧的烧制窑温超过1250℃,对工艺十分严格,产出的成品因而洁白透亮,清秀典雅。波佐见烧出品的蓝海草、蓝绘系列较为常见,不少ins达人都曾晒过。




京·清水烧


清水烧来自京都,因产自清水寺门前而得名,也被称为“京烧”,在京都宫廷文化的长时间熏染中,清水烧也独具韵味。



清水烧以手法多样、画法细腻、釉色丰富而闻名,其中又以茶具名号最盛,在游玩京都的手信里常常少不了。



万古烧


万古烧起源于日本三重县四日市。公元1736年,有一位名叫沼波弄山的人曾在现在的三重县朝日町开凿陶瓷窑,成品印上“万古不易”的印乩,“万古烧”名由此而来。万古烧耐热性特别好,其陶土锅常在日料店里可见,用它蒸制的米饭也远胜于现代家电的出品。尽管万古烧外形质朴,不太夺目,但它低调内敛,耐看耐用,也俘获了不少人的心。





对于陶瓷产地的研究是个大功夫,也许你只想知道我该买哪些去装饰自己的餐桌,那么看看这些好看好买的品牌就足够了。在这些被推荐的品牌里,有的是传承多年的大品牌,有的是成功商业化的陶瓷作家的品牌,有的则是由名产地好几家窑厂组成,它们因其由来而各具特色。



Nikko(日光)


1908年,在日本的金泽,当地的首领和贵族成立了Nikko瓷器,他们将骨瓷中的骨粉含量提高到50%,上釉焙烧温度达850℃至1120℃,出品了更洁白透亮的高素质瓷器。1981年发行的“白色优雅”系列几乎占据了家庭厨房和咖啡厅所有的餐桌,透光可以看到它们惊人的白度和薄度。



当然,Nikko不只是白色食器出众,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博物馆)合作的系列也相当令人惊艳。威廉·莫里斯的作品被设计到骨瓷上,充满了自然的生机。



如果想要一些介于两者之间的风格,Nikko的日式和风系列也不是错的选择,茄子、唐草、唐辛子等图案有序地排列起来,都是好运的象征,还带来了春天的清爽感,很适合用来盛早餐开启一天。



🛒 https://www.nikko-tabletop.jp/



studio M


studio M还很年轻,成立于1988年,也正讨现在年轻人的喜欢。它是“マルミツ(marumitsu)陶器合資会社“在1988年注册的副品牌,为了“吃饭更有趣”而诞生的家庭食器品牌。



studio M的风格大多偏向欧式,却摒弃了欧式餐具的华丽,添了一份日式的平淡,这使得studio M的食器更好地融于日常家庭生活中,不会显得突兀。



发展到今天,studio M的食器种类几乎囊括了一般家庭所使用的餐具,杯子、盘子、水壶、碗,甚至是各种厨房用具,应有尽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好入手的日本食器品牌,随便买买也不会出错。



🛒 https://studiom.gr/



Narumi(鸣海)


Narumi(鸣海)其实是以著名的陶瓷产地直接命名的,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江户时代初期,鸣海的村落就开始烧制鸣海烧;到了幕府末期,鸣海各地出现了许多烧制陶瓷的作坊;直到1911年,Narumi的前身"Imperial Seito"在日本名古屋创立。


二战后,Narumi希望重现围坐在餐桌旁的一家人甜蜜幸福的情景,开始致力研发精美的骨瓷食器。后来,Narumi达成了愿景,并将创造幸福的宗旨延续至今。


Narumi旗下产品众多,但气质如一,洁白瓷面上精工绘制的花纹让人没法不倾注满分热情到食物中,24K铂金或24K黄金的镶边充满了贵族气息,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显示出你的好品味。



在所有的系列中,最出名的是以红茶杯为主的Hall of Fame Roses和最为经典的青白两色梅花花纹Milano系列。


"Halls of Fame Roses 名花堂玫瑰"系列源于"世界玫瑰评选会",英国皇室成员每三年会在世界的不同城市召集举办一次,由37个国家带来各类品种的玫瑰参赛,评选出一朵最耀眼的玫瑰皇后。为了将这些至高无上玫瑰的惊艳永久地保留下来,Halls of Fame Roses 名花堂玫瑰"系列便诞生了——每三年一套以娇艳玫瑰图案为主角的骨瓷食器。这系列的每一朵玫瑰皆由日本手绘艺术家现场临摹,并历经日本玫瑰花会财团极高标准的审核与多次修改方可完成,与其说是食器,其实更是艺术品。



梅花则向来是幸运花,Milano系列从1972年诞生以来一直畅销至今,是经典之作。简约的青白两色与繁复的花纹展开极致碰撞,24K黄金在浓淡间细致勾勒,东方美的丰富与含蓄在这里体现开来。



🛒 http://www.e-narumi.com/Index



4th market


诞生于2005年的4th-market,是一家万古烧陶瓷器品牌,由三重县四日市当地的四家窑厂组成。“制作近在身边,让人安心而眷恋,并且能长久使用下去的产品” 4th-market的品牌理念和它的出品一样关注细微之处。



4th-market的食器不太惹眼,不扮可爱,没有多彩花哨的配色,没有过于多变的器型,但线条明亮大方,温润而有质感,虽中规中矩,但就像如人饮水的伴侣,是厨房里最顺手,最离不开的那几样。



🛒 http://www.4th-market.com/



Noritake(则武)



则武的诞生源于幕府末期御用商人森村市左卫门为国吸金的初心,在他的出口贸易里,陶瓷占了多数。1889年,森村市左卫门参加了巴黎世界博览会,欧洲生产的精美绝伦的绘画瓷器使他产生了“我要在日本也生产出如此精美的瓷器”这一想法,后来他派人前往学习,直到1914年终于制作出日本第一套西式餐具,并逐渐站稳了脚跟。



“花更纱”系列是则武较为代表性的系列,“更纱”是源自于古老印度佛教的布艺纹样,被借鉴到瓷器上,比布艺美得更有质感。细长的枝条,纤小的花朵和绿叶,与女性的优雅完美结合,仿佛是为下午茶而生。



则武的田园风格系列也十分出众,从1988年开始发售的Orchard Garden系列,在日本西武百货、伊势丹、三越这些地标百货的柜台上灿烂了三十多年,从未降价。



最讨喜的恐怕是则武与吉卜力合作的系列,从1997年起每年都会推出一款龙猫主题限量瓷盘,优雅不失可爱。



🛒 https://tableware.noritake.co.jp/



Rimout Noisette


Rimout Noisette可以说是跟着ins达人学晒照的教科书,日本平面设计师keiyamazaki每天在ins上晒早餐收获了50万粉丝,并出版了美食书《Today's Breakfast》,她所用的正是Rimout Noisette的大号餐盘。



这款餐盘看似很平常,其实并不是单调的白色,而采用了类似鸭蛋壳的淡青色,外圈还采用了做旧样式,远看平凡,近看则会带给你些许惊喜。


🛒 http://www.living-talk.com/



Amabro


Amabro成立于2009年,“Art of life”是其设计理念。Amabro的设计比较特别,既保持了传统工艺,又不脱离现代设计,因此不同的系列画风大相径庭。



传统的日式风格在Amabro里不少见,浓烈的色彩、金色的装饰将人带回上个世纪,但Amabro有所克制,不会让人感觉太过浓重。


这种风格的姆明想必让你有些出乎意料。



回归到现代设计,手冲咖啡滤杯与马克杯则是 Amabro的当红产品。咖啡滤杯三孔式的设计可以加快冲泡的速度,提高咖啡的原味,与马克杯的配套设计可以将滤杯直接放在杯上使用,更加便于收纳和节省空间,色彩也更加接近北欧风格。


🛒 http://www.amabro.com



minä perhonen


1967年出生的皆川明是十足的布料爱好者,他从品牌创立之初就没有使用市贩的布料来设计衣服,而是从布料开始就由自己设计,每块布料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充满了情感的布料被放到食器上也因此产生了惊人的视觉效果。



最知名的当属铃鼓图案,在哑光的材质上像浮雕一样浮出水面,灵动俏皮,为日常生活增色不少,每一只食器都是手工上釉,虽没有自己的名字,也拥有了自己的故事。



这些餐盘的起起伏伏则让人联想到月亮上的沟壑,从米灰到奶黄的色彩渐变也恰是月亮的阴晴变化。



椭圆形的三组餐盘会希望你联想到湖泊。一群奔跑的兔子被命名为“奔跑奔跑”,让餐盘有了动感;薄荷绿色的餐盘刻画了三叶草的风景,被取名为“有时很幸运”,“冬湖”则描绘了一群坐在湖上休息着的母鸟和幼鸟。


🛒 https://www.mina-perhonen.jp/



白山陶器



与其他品牌相比,白山陶器就是古董一样的存在了,创于安永八年(1779年),以武村清之丞的开窑为源,诞生在日本的波佐见町。




图中的G型酱油瓶设计于1956年,1977被G-Mark授予“Long Life”奖,是白山陶器的经典产品。它的设计师是白山陶器的灵魂设计师森正洋,他将具有生活气息又不会平凡的食器带给了这个老品牌,让其恒久弥新,“设计必须要能创造出生活文化”,直到今天,白山陶器依然吸引着城市里每一波年轻的人。



这些上世纪60年代设计的食器,今天看来丝毫不露岁月的痕迹,有一丝真实的复古感,反倒又重回了潮流。



🛒 http://www.hakusan-shop.com/



KIHARA



KIHARA诞生于有田町,在色彩与花纹上有着浓浓的传统风格,用在现代社会又毫不违和。KIHARA利用日本本土的职人技术,延续日本传统工艺,细细看来每一款都有着独特的匠心。



以上几款是KIHARA与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设计师共同创作的定制款食器,只要你有想法,也可通过丝网印刷等方式创作自己的原创食器,是送礼的绝佳选择。



🛒 https://e-kihara.co.jp/english/



Shiineko Shiroyo



Shiineko Shiroyo以有田烧和波佐见烧为主,销售花器和食器,基本都为手工制作。这些手工品数量不多,每一个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痕迹,浓浓的手作风情让它们更像是一个餐桌上的朋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