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老公和妻儿、你的父母和公婆,你三竿子打不着的二大爷,你老家农村三婶邻居家堂哥的外甥女可能都会借着你的光环受益。这就是小县城实权正科级的能量。
冯军旗在《中县干部》中曾写道:
“正科级是很多中县干部的梦想和追求,很多干部说,县里的正科级,其在县里的位置和难度就像是中央的部级,省里的厅级和市里的处级。对于很多中县干部来说,终其一生的奋斗,也就是期望能晋升到正科级,或者能从正科级的位置上退休。”
可见正科级在县城的地位有多么高大上,更别提上位实权正科级到底有多难。一旦你上位成功,绝对会体会到官不大,权不小,能管的事儿真不少。
那么实权正科级又包含哪些岗位呢?根据我们对一些基层干部的了解,在不考虑地区差异的前提下,重点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县委办常务副主任(一般委办主任为县委常委,副处级)、纪委常务副书记、组宣统常务副部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办主任、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法院常务副院长、教育局局长、财政局局长、林业局局长、农业农村局局长、卫健委(卫生局)主任(局长)、医保局局长能称得上实权正科级。
从
“面子”
上看,这些岗位都是县一级出干部的大户,平级部门都要高看一眼的存在。从
“里子”
上看,这些部门要么经常能接触到县级领导,要么手握实权,好多基层工作都绕不开,这样的领导在县城的地位必然是“吃饭坐C位,过年坐主桌,谁见你都笑,还一口一个好大哥”。
陈行甲曾说过县委书记的权力达到,前一晚做的梦,第二天就能实现。与此对比,实权派正科级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能“呼风唤雨”。
一是实权岗位是县城里的关系网的重要节点。
冯军旗在《中县干部》中着重提到了县城关系网和关系运作等相关内容,关系网是由大大小小的家族和个人组成的,而那些实权领导更是网络里的重要节点,是血亲、姻亲、同乡、同学、同事、战友等各种关系网的重要纽带,起到了由此及彼的作用。所以,
在小县城里,谁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圈里能有这样的实权人物。
二是实权岗位是绕不开的核心。
实权岗位要么掌握着最快的讯息,要么掌握一定的实权,县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绕不开这些实权岗位,哪怕是县里的二位首长很多工作都需要这些“实权派”给予大力支持
。所以,个别县里就出现过,县里主要领导是外来户,而实权科级多是本地干部,由于主要领导工作思路和方法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形成上下级对立,工作也出现了难以推进的局面。这也侧面反映了实权岗位的能量有多大。
三是实权岗位是“人情绕不开的交通站”。
举个例子来说明,曾与一位在县里做财政局副局长的小友吃饭。这位小友曾在乡镇做了几年乡镇长,这几年才回到县里做副局长。一顿饭2个多小时,他有两个小时都在不停地接电话,电话内容也是千奇百怪,外甥上学、侄子打工、发小进城、同学发疯、老家邻居母牛下崽,二大爷要垒个灶坑,不论大事小情,都要问上一问。
为啥?
因为你知道哪的学校好,那的工资高,谁治蛇精病,哪有兽医生,你的这张脸在这不大的县城里就是通行证。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实权正科级也在变。
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责任越大、压力就越大。
这就是实权正科级潘多拉盒子里的另外一面。在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权力不容任性”等制度要求下,再大的实权也要在法律和规则的框架内使用。此外,伴随权力的还有大把的责任,特别是在近五年,面对内部外部的各种压力之下,越重要部门的领导压力越大,哪怕是小县城的科级干部,依旧能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所以,你想做小县城的实权正科级领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