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放缓!仅核准4家IPO,总募资仅15亿
自2016年11月以来,证监会审批步伐明显加快,IPO批文的下发时间固定在了每周五,这也就意味着每月将有4批次的IPO批文下发,数据显示,基本上批文下发按每周10-12家的速度推进,单次融资额保持在50亿元左右。
今年以来,这一速度也始终保持,直到5月26日,年内第19批次时降为7家,融资额也大幅缩减,这成为一个转折点。
而刚刚过去的上一个周五,也就是6月2日,IPO增速明显连续降低,数量上降到4家,融资额也降到了15亿。这不仅是去年11月以来第一次连续两周IPO增速持续下降,而且这个增速下降的幅度也远超市场预期。
这基本可以确立了监管层对IPO发行作出改变的事实,意味着IPO发行节奏出现了调整,监管层不再以指数涨跌和IPO增速没有直接关系、或者证监会不能为指数涨跌负责这种言论为挡箭牌,有意平稳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个情况的出现和我们之前对IPO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分析和吻合的,而且比我们预期的来得还要快。
将来有可能
根据市场可承受力和市场发展情况来调整新股发行速度。
这显然是对近期萎靡的市场行情来说,是一个短期利好。
但是对于中长期来说,根据市场可承受力和市场发展情况来调整新股发行速度应该是合理的,不过排解IPO堰塞湖是一个“政治任务”,而且从监管部门一贯的行为方式和思路上来看,寄希望于监管部门能从此开始直接和全面的放弃“IPO大跃进”可能性很小,在IPO增速问题上,估计监管部门和市场还要有几次拉锯战。
所以现在只能说,将来有可能根据市场可承受力调整,而非明确从此开始该定时定量发行为可调整性发行。
证监会:保障做好完善相关减持制度规则贯彻实施
证监会召开贯彻实施减持制度规则专题视频培训会
会议认为,减持制度是证券市场重大的长期性、关键性基础制度。这次对减持制度作进一步完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上市公司专注主业,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引导长期、价值投资,更好地促进资本形成,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对证监会这个会议,和对《减持新规》的强调落实这件事。证监会想要传达的想法可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因为监管部门可能对《减持新规》给予了厚望,希望出来之后能稳定住市场,但是从上周的盘面情况来看,市场对《减持新规》的反响非常冷淡。监管部门希望能向市场传达控制好减持的决心和态度,希望能提振一下市场对《减持新规》的信心。另一个是因为《减持新规》刚一落地,不少计划减持的上市公司就消停了一天,从第二天开始就积极策划绕过《减持新规》的套路,而且现在已经在开始使用这些套路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这个会议也是强调证监会对《减持新规》的态度,研究一下在执行中的对新套路的封堵,也敲打一下这些急于减持的上市公司。
央行副行长:中国寻求“不紧不松”的货币政策
6月3日,在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中国寻求“不紧不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央行寻求确保基本稳定的流动性,希望实体企业立足主业,纠正偏离主业,盲目涉足金融业的现象。
因为这个月14日,是全球中央银行议事日程的高潮,美联储可能将宣布其在2017年的第二次加息。
如果美联储加息,叠加上年中时点资金回笼导致的短期钱紧,可能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冲击,不过鉴于之前“钱荒”的经验和央行表露出来的态度,今年应该不会借机敲打银行,以避免再次出现“钱荒”惨案。
本周的解禁压力和扩容压力
本周两市将有35只股票、共计有39.56亿股限售股迎来解禁。以上周五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合计500.44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31.96%。
整个6月份是今年的解禁小月,但是本月的解禁高峰集中在本周。
另外,虽然新批的IPO增速暂时降低了,但是已经获批要在本周上市的公司数量还不少,总计是八只新股要在本周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