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梳理了涉及发债主体较多的几个重点化工领域:石化、煤化工、盐化工(纯碱、氯碱)、化肥农药工业以及氟化工
,分别涉及40家、11家、15家、12家和5家主体,债券余额2,493.08亿元、308.72亿元、347.8亿元、414.3亿元和211.26亿元(因业务多元化,板块间统计存在重复)。
具体看各行业的景气度情况:
01
石油化工主要关注石油价格走势与聚酯产业链
石化企业最核心的原材料为原油
,一般占企业营业成本的40%-70%。在高油价水平下,上游开采行业受益,但对下游石化行业来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产品(标准化的大宗化工产品)无法实现成本的向下转移,盈利空间压缩。2020年来,受石油组织减产协议、地缘政治事件影响供应等影响,石油先持续上涨,现仍在高位震荡,石化行业持续承压。
PX-PTA-
聚酯产业链
方面,主要终端纺服领域,22-23年国内零售额弱复苏,24上半年存累库倾向或影响后续回暖;而出口额在24上半年有所回暖;产业链主要产品看,PTA相较PX和聚酯呈结构性错配,持续呈过剩状态,利润和议价权向两端集中。
02
煤化工重点关注煤制烯烃和尼龙。
煤制烯烃
受价值链短、双碳等环保政策影响,产能扩张增速缓慢(烯烃产能扩张主要在油头路线),对于现存的煤制烯烃企业而言,煤-油价差是主要的博弈点,当油价70美元/桶时煤制烯烃成本与石脑油制烯烃成本相当,此后煤制烯烃路线成本竞争力更强。考虑供应端减产预期、地缘政治因素冲高油价等因素,油价将持续在高位震荡。
尼龙
方面以尼龙66(PA66)和尼龙6(PA6)为主要产品,PA6性能较弱,产品偏低端,近年预计将持续维持过剩局面;PA66属高端产品,性能相对更优异,在“以塑代钢”的材料轻量化趋势下,可在汽车、轨道交通、电子电气等领域满足材料减重的需求,需求端仍有较强支撑。不过因技术突破,近年产能扩幅较大,22年末产能89万吨,至25年或将达到200-250万吨,扩产浪潮下,尼龙66价格自22年起出现明显下滑。
03
盐化工重点关注纯碱和氯碱化工:
纯碱
可分为重碱和轻碱,轻碱包括众多日用品,产量多数较为稳定,对纯碱需求变动不大。重碱下游的平板玻璃为需求大头(占比约40%),主要应用于地产和汽车行业,地产端需求萎靡,新能源快速发展带动需求,此外光伏玻璃产量增加亦有望拉动重碱需求。2023全年纯碱整体处在紧平衡状态,全年开工率在87%左右,进入2024年,此前投产的项目产能逐步落实,当年新增有效产能将明显增加,全年供需格局或将向过剩倾斜。
氯碱化工
核心产品为烧碱和PVC,PVC行业受下游地产的负面影响较大,市场看空情绪持续。烧碱主要下游为氧化铝,22-23年得益于近两年约1500万吨新增产能的兑现,氧化铝建成产能明显增长,对烧碱需求形成较大支撑,按投产计划看后续不悲观。2022年底以来,PVC弱而氧化铝扩产带动烧碱需求增加,行业继续维持“以碱补氯”现象,不过随着烧碱投产新增带动供给偏宽松,23年以来氯、碱价格表现均有所承压,截至24年3月中旬分别位于11.69%、31.49%历史分位数。
04
化肥和农药工业:
化肥和农药
最大下游均为农业种植领域,粮食安全大战略下,近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下游基本盘较稳固,同时我国同样为化肥农药出口大国,近年海外库存多数已下降至合理水平,后续有望通过出口提振需求。不过行业仍有负面因素需关注:(1)国内自2015年起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国内需求总量有所下滑;(2)化肥方面,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钾等主要原料均价大概率较2023年有所下行,将影响化肥价格走势;(3)生物农药对化学农药的替代度呈上升态势。
05
氟化工:
氟化工产品包括含氟制冷剂、含氟聚合物
等,最重要的两个下游为制冷设备和电池。含氟制冷剂方面,其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是近几年化工行业运行中少数具有供给端限制的细分赛道,三代制冷剂行业经历了扩产争配额阶段(20-22)和政策“空窗期”阶段(23年),进入24年,三代制冷剂的配额方案已落地,过剩产能将逐步退出,而下游空调、汽车、冰箱等领域有望持续受益于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整体预计24年景气度将有明显改善。电池用氟方面,21-22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扩产,价格持续上行,但产能扩张已进入后半段,景气度明显回落,如2023年六氟磷酸锂行业整体开工率仅约41.0%,同比下降16.9个百分点。目前,市场的状态仍以消化库存为主,下游客户的采购意愿也较弱。
最后,本文对上述板块涉及主要发债主体财务状况进行简单观察。从盈利端看,化工多个细分领域近年景气度不佳,多数企业利润下滑明显,目前仅氟化工行业在24年出现较明显的回暖清晰。债务压力方面,69家主体中,2023年经永续调整后的负债率达到70%以上的主体13家,中国化工(99%)、东方盛虹(81%)、盛虹科技(81%)负债率很高,需关注债务压力。
1.3 PX-PTA-聚酯产业链:利润逐渐向两端集中
2.2.1 甲醇产业链:煤制烯烃受益于高油价,醋酸价格下滑明显,下游PTA现过剩压力
2.2.2 尼龙:PA6仍在过剩阶段,PA66国内技术突破,产能持续扩张
3.2 纯碱工业:下游需求有支撑,但需警惕供应大幅放量后转向过剩
3.3 氯碱化工:PVC开工率下行,烧碱后续需求拉动可能偏弱
4.2 化肥:粮食安全战略保证需求稳健性,关注产能过剩压力、成本松动
4.3 农药:内需受减量行动、生物药替代影响,海外出口现拐点
5.2 含氟制冷剂: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预计行业进入景气周期
5.3 电池用氟(PVDF、六氟磷酸锂):大幅扩产后的景气回落
图表 1 石油化工产业链
图表 2 石油化工涉及主体
图表 3 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走势(美元/桶)
图表 4 国际原油与石化产品价格、利润对比图
图表 5 国际原油与主要化工品价格走势
图表 6 OPEC+减产退出计划
图表 7 美国钻机数量:原油(部)
图表 8 国内纺织零售额(亿美元)
图表 9 纺织业出口额(亿美元)
图表 10 美国纺织业库销比
图表 11 国内纺织业产成品库存/零售额
图表 12 PX-PTA-聚酯产能情况(万吨)
图表 13 产业链开工率情况(%)
图表 14 2024-2025年PTA投产计划(万吨)
图表 15 2024年下游聚酯投产计划(万吨)
图表 16 PX-PTA-聚酯产业链产品价格及价差(元/吨)
图表 17 煤化工产业链
图表 18 煤化工涉及主体
图表 19 煤化工产品与煤价油价相关性分析(2019.1-2024.7)
图表 20 甲醇产业链产品价格走势(原油单位为美元/吨,其余为元/吨)
图表 21 2019-2023年全球PTA产能情况
图表 22 2018年来醋酸和PTA价格走势(元/吨)
图表 23 中国PA6拟新建产能(万吨/年)
图表 24 尼龙产品价格走势(元/吨)
图表 25 纯碱产业链
图表 26 氯碱产业链
图表 27 盐化工涉及主体
图表 28 地产需求持续疲软(万平米,%)
图表 29 汽车产量及增速(万辆,%)
图表 30 平板玻璃产量及增速(万重量箱,%)
图表 31 光伏玻璃周度产量(万吨)
图表 32 2023年纯碱价格走势
图表 33 2023年来新增纯碱产能(万吨)
图表 34 纯碱库存、开工率及价格表现(万吨,%,元/吨)
图表 35 国内PVC供需情况(万吨)
图表 36电石价格走势情况(元/吨)
图表 37 PVC开工率(%)
图表 38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情况(%)
图表 39 PVC社会库存、上游库存、贸易商库存情况(吨)
图表 40 国内烧碱供需及产能利用率情况(万吨)
图表 41 原盐价格走势情况(元/吨)
图表 42 烧碱主要下游需求
图表 43 氧化铝在产产能情况(万吨)
图表 44 2022-2024年国内氧化铝投产计划(万吨)
图表 45 纸浆产量情况(万吨)
图表 46 2023-2024年国内纸业投产计划(万吨)
图表 47 “氯碱失衡”情况(元/吨)
图表 48 化肥产业链
图表 49 农药产业链
图表 50 化肥、农药涉及主体
图表 51 化肥产量及需求量(万吨,%)
图表 52 化肥及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元/吨)
图表 53 农药原药价格指数
图表 54 近年农药施用量持续下滑(万吨)
图表 55 2017-2022年我国农药出口情况
图表 56中国农药主要出口国2023年出口金额同比表现
图表 57美国农化产品工厂库存(百万美元)
图表 58 氟化工产业链
图表 59氟化工涉及主体
图表60三代制冷剂淘汰时间表
图表61制冷剂主要上市公司综合毛利率走势(%)
图表62 IEA未来全球家庭空调增长趋势
图表63主流三代制冷剂产品价格走势
图表64 2022年国内PVDF下游应用分布
图表65锂电级PVDF价格走势(元/吨)
图表66六氟磷酸锂与碳酸锂价格走势(万元/吨)
图表67 主业为石化的发债主体毛利率表现(%)
图表68 主业为煤化工的发债主体毛利率表现(%)
图表69 主业为盐化工(氯碱)的发债主体毛利率表现(%)
图表70 主业为农药、化肥的发债主体毛利率表现(%)
图表71 主业为氟化工的发债主体毛利率表现(%)
图表72 多元化业务发债主体毛利率表现
图表73 多元化业务发债主体净利润情况(亿元)
图表74 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主体情况(亿元)
图表75 主要发债主体资产规模及增速(亿元)
图表76 主要发债主体经永续调整后资产负债率及增速(亿元,百分点)
图表77 主要发债主体资产规模及增速(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