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食品论坛
食品伙伴网旗下公众号。食品论坛,食品行业知名网络社区。http://bbs.foodmate.ne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生态环境  ·  【无废之窗】“无废景区”:耳目一新 打造品牌 ·  2 天前  
广东生态环境  ·  【无废之窗】“无废景区”:耳目一新 打造品牌 ·  2 天前  
黑龙江生态环境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赴我省调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食品论坛

食品企业工作服清洗消毒规范及消毒验证程序

食品论坛  · 公众号  ·  · 2025-02-13 17:10

正文


【食品论坛·大讲堂】2025年上海市食品生产过程致敏物质管理实施培训


[
工作服清洗消毒规范
]


一、目的:

规范工作服的清洗消毒作业,确保工作服的清洁卫生符合要求。


二、范围:

各生产区域穿戴的工作服(包括工衣、袖套、围裙、手套)的清洗消毒;发网与口罩须自行清洗。


三、权责:

1. 各工厂

1.1 工作服清洁工负责工作服的清洗消毒工作,及作好清洗消毒发放记录;

1.2 车间干部负责对工作服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及纠正;

1.3 品检:每周抽查工作服清洗消毒状况,确保工作服的完好及干净。


2. 品保部

2.1 品保部现场QA负责监督工厂人员卫生情况及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

2.2 品保部微检人员负责对工作服的卫生情况进行每月涂抹抽查。


四、内容:
1. 洗涤剂采用具有强去污力的洗衣粉,如汰渍、立白等。


2. 清洗设备宜采用有甩干功能的洗衣机。


3. 各工厂依实际情况对工作服进行编号(可将编号标志在工作服适当位置,建议统一上衣、袖套标在袖口,裤子围裙标在口袋处),编号方法各工厂自定,以不脱落、清晰为准;以防员工领错。


具体编号分5个码,第1个码代表工厂别, 第2个码代表工段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代表制造段,2代表包装段,依此类推;

后面3个码代表个人工作服编号(按顺序编码);


如:D 1 001

D:代表工厂别(D表示**厂)

1:代表工段别(如1代表制造段)

001:代表个人工作服编号(为顺编码)


各工段个人工作服编码统一从*1 001开始进行编号,工衣与工裤、围裙等(相同号)均须编写个人编码;如*1 001    、  *1 002………

如因未进行编号导致工衣丢失由责任人自行承担后果!


4. 清洗方法及程序
4.1 各工段员工每天下班后将脏工作服放在各自工段指定地点或已作好标识的容器内,由专职人员送到清洗间。


4.2 洗衣操作员按其所属的洁净级别或车间作好记号区分清洗。


4.3 工作服须分类分批进行清洗,每次洗衣量以不超过洗衣容量的2/3为宜。


4.4 个别较脏的工作服,洗衣操作员须手工搓净后方可用洗衣机进行清洗。


4.5 将脏工作服投入洗衣机中,加入适量的洗衣粉,盖好洗衣机上盖。


4.6 接通电源,打开水龙头开关,开机,设定洗衣程序,开始洗衣,待温度达到后进行约30分钟的洗涤后排水。


消毒方案一:


4.7 在第一次脱水完再注水后,掀起洗衣机上盖,加入500ML200ppmXY-12消毒液浸泡消毒10分钟(加入量及浸泡时间可依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排完水后继续加入清水漂洗两次(进水、漂洗、排水),最后脱水、甩干。


4.8 使用完后拔下电源插头,关闭自来水龙头,并将排水管挂在洗衣机侧面的挂钩上。


4.9 衣服洗净甩干后,须送到晾衣间晾干。


4.10 折叠整齐,按其所属的洁净级别或车间分装在不同的洁净塑料袋或塑料筐中,及时送回各相应区域存放。


消毒方案二:


4.11 在第一次脱水排完水后继续加入清水漂洗两次(进水、漂洗、排水),最后脱水、甩干。

4.12 将洗好的工作服,拿至晾衣间在对应的标示区进行区分晾挂好后开启紫外线灯进行杀菌消毒;


紫外灯消毒:

①操作人员在开启紫外灯前,需确认室内无人。以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对人体皮肤、眼睛造成灼伤。消毒区门窗必须密封并悬挂警示牌“紫外灯消毒时段,严禁入内”。

②消毒时间为60分钟,前30分钟为紫外灯照射时间段,后30分钟为臭氧分解时间段。臭氧分解完毕,方可允许员工进入消毒区内活动。紫外灯消毒完毕由操作人员填写『紫外灯消毒操作记录』。


4.13 紫外灯清洁: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清洁紫外灯管,保持表面清洁,因表面有灰尘、油污等会影响灭菌效果,紫外灯的清洁保养、维修情况和时间应在相应表单中作好记录,紫外灯管累计使用超过2000小时(或依据厂家说明书时间为准)后应该更换。紫外灯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反映给车间主管,必要时进行更换。


4.14 清洗后工作服的发放:

A、清洗人员将各工段清毒好的工作服一起整齐放入对应工段标示的塑料筐内并盖好(或指定区域);各工程专职发放人员在接班前1h内,将各自工段筐内(或指定区域内)装好的工作服取回挂至对应更衣室内的挂衣柜内待用,并做好登记;

B、接班的员工到更衣室挂衣架上按自己的编号找出自己的工服进行更衣。


4.15 工作服清洗效果验证见 本文第二部分


5. 清洗周期

5.1 工衣、袖套、口罩、围裙需每天换洗一次,每天下班后员工需将换下的脏工作服放在指定地点。特殊情况下污秽严重的工作服应随时清洗。

5.2 手套由岗位人员更换后放置于指定容器,清洁工收集后每天集中清洗。

5.3 发网可每周换洗一次,特殊情况下污秽严重的发帽应提高清洗频率。


6. 清洁工在每次收集和清洗工作服时要及时、认真、如实地填写『工作服清洗及发放记录表』。


7. 工作服卫生情况依【生产环境卫生监控管理规范】进行涂抹抽查。


8. 注意事项:

8.1 洗衣前需确认兜内无物品,避免有坚硬物品损坏洗衣机。
8.2 洗衣过程不能随意打开洗衣机上盖,或将手伸进洗衣桶内。
8.3 脱水时切不可打开洗衣机上盖,否则洗衣机会自动停机,影响洗衣程序。
8.4 经常将进水管由洗衣机上取下,并将进水阀中过滤网上的杂物用刷子清洗干净。
8.5 排水管内壁也会沾上许多污迹和水垢,要定期检查其清洁程度,及时用毛刷清洗干净。
8.6 严禁在洗衣机上堆置物品。
8.7 洗衣间、晾衣间必须保持干净、干燥,水龙头无漏水,地漏清洁、畅通。

8.8 平时注意保持工作服的整洁,不乱涂脏物, 且需按着装规范穿着工作服。

8.9 不允许将工作服穿出车间,避免交叉污染。


[
工作服清洗消毒验证方案
]


1. 验证目的

1.1 洁净区操作人员所穿洁净工作服应选择长纤维、无静电的布料,洁净工作服应能有效遮盖内衣、头发,防止皮肤屑,头皮屑掉落,服装的设计还应考虑清洗,穿着方便。洁净工作服应在规定的区域内穿戴,严禁在洁净区内有穿非洁净工作服人员。洁净工作服要集中定期在相应级别的洁净环境中清洗,晾干,不允许职工带回家,不允许露天晾晒。同时还考虑水质对洁净服清洗效果的影响,对于水质差,水质不稳定,含食盐、机械杂质、微生物较高的水,不能直接用于清洗洁净工作服,应用纯化水清洗洁净工作服,工人下班后工作服应每天用紫外灯消毒一次,且不能与日常服装物品同存一处。

1.2 本方案目的在于评价洁净工作服清洗效果,选择最佳清洗周期。


2. 方案验证小组成员

质控部检验员:负责验证工作的具体采样试验。

质控部经理:负责组织验证方案的起草编制并出具验证报告。

生产部:负责组织验证方案的实施。


3.验证项目

工作服表面含菌数≤10cfu/cm2。


4.验证依据

GB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5.试验方法

5.1 采样数量

随机抽取15 件工作服,并作好编号。


5.2 试验范围设定

5.2.1 工作服清洗完毕未消毒前工作服含菌数;

5.2.2 工作服清洗完毕紫外灯消毒30 分钟后含菌数;

5.2.3 工作服穿一天后,紫外灯杀菌30 分钟后含菌数;

5.2.4 工作服穿二天后,紫外灯杀菌30 分钟后含菌数;

5.2.5 工作服穿三天后,紫外灯杀菌30 分钟后含菌数;

5.2.6 工作服穿四天后,紫外灯杀菌30 分钟后含菌数。


5.3 试验前准备

5.3.1 器具灭菌

将所有与试验接触的器具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min备用。

5.3.2 试剂与培养基制备

取试管15 支,加入10ml0.9%氯化钠注射液置压力蒸气灭菌器内116℃灭菌30min 备用。

5.3.3 按比例将卵磷脂吐温琼脂加水后加热溶解,分装于三角烧瓶中,于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16℃灭菌30min 备用。


5.4 采样方法

将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工作服的门衣襟、袖上来回涂抹10 次(往返为一次)采样面积为5cm×5cm,然后将棉试子放入10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


5.5 检验方法与结果计算

5.5.1 将每个采样管振打80 次,混匀,10 倍递减稀释,对每个稀释度(取3个稀释度)分别取1ml,分别放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倾注2 块平板),各加入约45℃卵磷脂吐温琼脂约15ml,待凝固后,倒置于37 ℃±1℃的恒温培养箱24h,观察结果。

5.5.2 每平皿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点数,计算菌落数后,用5—10倍的放大镜检查是否有遗漏,若细菌菌落蔓延成片,不宜计数。直接判为不合格。


结果公式计算:菌数cm 2 = 平均菌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25cm 2 )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试验报告


1、试验项目:

工作服表面含菌数≤10cfu/cm 2


2、试验方法:

2.1 工作服采样数量:随机抽取15 件工作服,并作好编号。


2.2 试范围设定:

a、工作服清洗完毕未消毒前工作服含菌数;

b、工作服清洗完毕紫外灯消毒30 分钟后含菌数;

c、工作服穿一天后,紫外灯杀菌30 分钟后含菌数;

d、工作服穿二天后,紫外灯杀菌30 分钟后含菌数;

e、工作服穿三天后,紫外灯杀菌30 分钟后含菌数;

f、工作服穿四天后,紫外灯杀菌30 分钟后含菌数。


2.3 试验前准备:

a、器具灭菌

将所有与试验接触的器具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min备用。

b、试剂与培养基制备:

取试管15 支,加入10ml0.9%氯化钠注射液置于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16℃灭菌30min备用。

c、按比例将营养琼脂加水后加热溶解,分装于三角烧瓶,于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16℃灭菌30min备用。


2.4 采样方法:

将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工作服的门襟、袖口上来回涂抹5次(往返为一次)采样面积为5×5cm,然后将棉拭子放入20ml的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


2.5 检验方法与结果计算

a、将每个采样管振打80次,混匀,10倍递减稀释,对每个稀释度(取3 个稀释度)分别取1ml,分别放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倾注2块平板),各加入45℃卵磷脂吐温琼脂约15ml,待凝固后,倒置于37℃±1℃的恒温培养箱24h,观察结果。

b、每平皿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点数,计算菌落数后,用5~10 倍的放大镜检查是否有遗漏,若细菌菌落蔓延成片,不宜计数,直接判为不合格。结果公式计算:

菌数/cm 2 = 平均菌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5×5cm 2


2.6 结果观察如下表

细菌数被检工作服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清洗未消毒 5 2 4 3 4 5 3 2 5 3 4 3 5 4 5
清洗紫外灯消毒30 分钟 0 0 1 0 2 0 0 1 0 1 0 2 0 1 0
穿1天后,紫外灯消毒30分钟 2 3 3 4 2 3 3 3 2 2 2 2 4 2 3
穿2天后,紫外灯消毒30分钟 4 5 5 6 5 4 4 5 3 4 5 6 6 4 7
穿3天后,紫外灯消毒30分钟 5 7 7 6 5 3 4 5 9 4 5 7 6 7 8
穿4天后,紫外灯消毒30分钟 8 9 11 7 8 6 7 12 7 6 9 10 8 11 6


3、试验结论:

本试验通过对操作人员工作服清洗消毒验证,工作服清洗未消毒表面含菌数合格,清洗后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工作服表面含菌数合格;穿1天后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工作服表面含菌数合格;穿3天后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工作服表面含菌数合格;穿4天后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工作服表面含菌数不合格,需清洗。从面确认工作服清洗周期为三天一次。

文章来源: 食品论坛网友原创分享 ,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创客贴会员


欢迎与食品人在线交流

生产技术 添加剂 工厂设施

质量管理 行业监管 餐饮管理

体系认证 包装储运 实验室管理

微生物 理化 仪器分析

保健食品 企业管理 职场人生

www.foodmate.net

食品伙伴网,网聚食品人

微信客服 18006452914

部分文章转自网络,侵权或稿费请联系

业务合作请联系 0535-2122193

食品伙伴网公众号矩阵

请点击小图,长按识别二维码


食品伙伴网


食品论坛


食品伙伴网
订阅号


食品
晚九点


食品研发
与生产


食品标法圈


食品
质量管理


食品
实验室服务


食品邦


食品安全
风向标


HACCP
联盟


食品理化
检测


食品饮料
创新研究


特殊食品
与添加剂


食品供应链
管理


食品微生物
检测


食品饮料
产业研究


Global
Foodmate


餐饮
质量安全


食品仪器分析


感官科学
与评定


饲料和宠物
食品合规


食农
认证联盟


实验室管理
与服务


食品原料

供需服务

工业化
餐饮联盟

酒类技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