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要读的书是英国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J. Hobsbawm)“年代四部曲”的第二部:《资本的年代:1848-1875》。本书主要探讨从“革命的年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虽然年代跨度小,但涉及的地域较广。
作者将那个时代的事实收集归纳并进行整合,将今日世界的“根”追溯到十九世纪。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资本主义经济向全球扩张,作者主要从欧陆的角度观察,也有一定的全球化视角(欧洲之外,主要探讨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
第二部分虽按主题划分,但每个年代的特色依然清晰可辨:寂静但对外实施扩张的19世纪50年代、较为动荡的19世纪60年代以及欣欣向荣与经济萧条交替出现的19世纪70年代。
第三部分则向读者展示了19世纪第三个二十五年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横断面。
本书的书名可能会让读者联想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事实上,霍布斯鲍姆笔下的历史既是一面倒的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的历史,也是资本主义取得全球性胜利的历史。当时人们所追求的“理性、科学、进步、自由”等观念也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个时代更像是一出“进步的戏剧”:一方面,欧洲的穷人远渡大西洋到新世界(美国)求生存;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影响全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们要么选择维护传统的习俗进行“失败”的抵抗,要么选择夺取西方的武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掌握来自西方的先进技术。
因此,阅读本书的意义在于敦促我们了解当时各国的制度危机、经济改革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只有掌握了这些背景脉络,我们才能明白资本主义对于全球经济真正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