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是位于东北地区某个村庄中的小村落,这里没有商铺,只是购买必需品的话,可以去公务所所在的村中心,那里有农协开的小超市。”
“去程基本都是下坡路,自行车大概要半小时,不过回程要花多长时间呢。冬天因为路面积雪只能步行去,不紧不慢的话要走上一个半小时吧。
”
“逮着连绵阴雨里放晴的空隙,从山口往下看,小森好似沉睡在蒸汽下,土壤里的水蒸气,争先恐后地要散发出来。”
电影《小森林》开篇,长长的下坡路,柏油路湿润着,市子一路飞快地骑过去,迎面的风又润又凉。
市子是独居在小森的女生,白天在田间劳作,回来做简单的一餐一食,开饭前会在桌边认真地合起手掌,说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啦)。”
“不时不食”,吃东西也要讲时令季节。夏天的小森,实在闷热得很,
“高温高湿的环境,最适合面包发酵了。”
市子这么说着,就做了第一道菜。
━━━━━━━━━━━━━━━━━━━━━
火炉烤面包
━━━━━━━━━━━━━━━━━━━━━
家里炒菜的木铲因为潮湿发霉了,市子不得不在屋里生炉点火,烟囱能将湿气排出屋外,机灵如她还用火炉熄灭后的余温烤了个面包。
把面粉倒入揉面盆里,混合温水与酵母,揉好后盖上湿布,静置发酵。
中途可掀开两次,继续翻揉,让面团呼吸。
发酵好的面团压扁,搓成长棍,撒上干面粉,再用小刀干脆利落划上几道口。
放在火炉里,200度的余温慢慢烘焙,采完桑叶回来就可以当点心吃啦。
这样烤出来的面包,表皮酥脆内心柔软,像极了baguette。市子给面包切片抹上红红的胡颓子酱,在夏日的屋檐下惬意地吃起来。
“我才不会被连绵的阴雨天打败呢。”
━━━━━━━━━━━━━━━━━━━━━
酸米酒
━━━━━━━━━━━━━━━━━━━━━
闷热的盆地,田间杂草总是长得旺盛。
“好想一身清清爽爽,酿酸米酒吧!”
大米熬成粥,加入酒曲搅拌,放一晚上,会变成甜甜的米酒。
为了催促发酵要添加菌类,可以是酸奶或原浆酒,市子加的是日常做面包的酵母粉,一小勺即可。搅拌好后等着米酒冒泡泡。
酿好的酸米酒用纱布去渣,过滤到玻璃瓶里,放冰箱里镇着。
大太阳底下除杂草好比蒸桑拿,回家第一件事打开冰箱,自家的米酿成爽快的酒,咕嘟咕嘟冒着泡,酸甜可口,一杯冰凉下肚不过瘾,总是还要再来一杯。
米酒酿多了,也有喝不完的时候。市子打电话请学弟佑太来家里做客,二人对坐,冰镇米酒,闲话家常。
“干杯!”
“好喝吗?”
“嗯。”
━━━━━━━━━━━━━━━━━━━━━
胡颓子果酱
━━━━━━━━━━━━━━━━━━━━━
市子家旁边有棵胡颓树,每年到了时节,成熟的胡颓子就会压弯树枝,落得满地都是。这种野果形似樱桃,但又涩又酸,没人愿意吃。
市子不忍心看着满树的红果拼命长大,最后只能腐败在土地里。
“那就做成果酱吧。”
采一篓胡颓子,用筛子去核,捣烂,滤出汁液。市子这样做着,想起从前给男友下厨的自己。
连果肉带汤汁倒入煮锅,加入和果汁一样分量的白砂糖,熬煮至粘稠变色。过程中避免过度搅拌,以免把果酱煮浑浊。煮开后用漏勺轻轻撇去浮沫。
用筷子沾一点果酱滴进水里,如果能凝成小圆球,就算大功告成。此时看着稀,冷却后的果酱会慢慢凝固下来。
摘下的一大竹篓胡颓子,最后只变成三小罐胡颓子酱。冰镇后的果酱抹在烤好的面包上,酸酸甜甜,是极佳的伴侣。
━━━━━━━━━━━━━━━━━━━━━
雨久花泥
━━━━━━━━━━━━━━━━━━━━━
小森里不乏浅水池塘,偶尔有红点鲑鱼逆流而上,沼泽蟹时不时横穿田地而过。
特殊的气候环境让水塘边长出许多雨久花,能一直吃到秋天。这种野菜幼嫩爽口,消暑再适合不过。
市子把摘来的雨久花剥皮、焯水,做成焯蔬菜,或者只是简单地拌在咸菜里。
根部的红色部分剁成花泥,用味增或三味调合醋调味后,浇在热米饭上,即便是没有胃口的苦夏,也能多吃一碗饭。
━━━━━━━━━━━━━━━━━━━━━
西红柿罐头
━━━━━━━━━━━━━━━━━━━━━
西红柿是生命力顽强的蔬果,随便扔在地上就能生长,但它又很脆弱,连绵的雨天会让叶子变黄枯萎。因此在雨水充沛的小森,家家户户都用塑料大棚来种植西红柿。
暑气正盛,吃一个冰镇西红柿,立刻元气满满继续干活。吃不完的西红柿,还可以做成盐水罐头。
在西红柿的头顶划开浅浅的十字口,丢进煮沸的开水里烫一下,再捞出用冰水一冲,轻松去皮。
往玻璃罐里灌入盐水,加进去皮的西红柿腌渍,拧好盖子后,整罐放在锅里加水煮开,进入冰箱冰镇。
开罐即食,小只的西红柿一口一个,酸爽可口。在蔬果匮乏的冬天,还能入味各式料理。如果没有西红柿,人类的饮食该失掉多少乐趣。
西红柿意大利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