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手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聚焦系统干货等IT科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阿拉伯有这么句话吗…… ... ·  12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死了的心还是死了 -20250212151539 ·  昨天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憨憨小猫!笨笨的可爱!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小可的多面萌,谁能不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手

曝光! Intel自研独显,比RTX2080快78%,1.6万核心!

电手  · 公众号  ·  · 2020-11-09 14:00

正文


Intel CPU 翻车的原因找到了!


大家都知道 PC 芯片行业近两年最风光的是 AMD。
原本濒临破产的 AMD 在苏妈的带领下现在拳打 Intel 脚踢 NVIDIA,不管是 CPU 还是显卡领域都风生水起。
NVIDIA 还好一点,因为本身底子够硬,加上刚刚发布的 RTX30 系列显卡踩爆整管牙膏,并没有被反超,现在属于并驾齐驱,并且在一些专业领域上 NVIDIA 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但是 Intel 这边就有点难受了,因为前几年不思进取挤牙膏并且各种骚操作不断(科技以换槽为本,散热属硅脂最佳),导致民众对它积怨已久。

随着 AMD 翻身,CPU 从性能到价格都碾压 Intel,让广大用户直呼过瘾,互联网中顿时充满了 Yes!的快乐气息。
不过理性考虑我们也不希望 Intel 从此一蹶不振,毕竟市场需要竞争才能良性发展,不然过几年可能就是 AMD 挤牙膏,Intel 变成「屠龙英雄」了。

但是翻身不是想翻就能翻的呀,当年 AMD 也是经历了无数个 360° 翻身才有今天的苦尽甘来。在 7nm 芯片量产前 Intel 恐怕都没有重新上台的机会。

于是 Intel 灵机一动,既然在我的地盘打不过你,那就在你的领域战胜你!

前几天 Intel 正式公布了他们的首款独立显卡 Iris Xe Max!


01
一个新的开始


Iris Xe MAX 的开发代号为「DG1」 ,也就是「 第一 独立 的缩写,I ntel 对它 介绍是:

经过优化,可与第 11 代 Intel®Core™ 处理器配合使用,您将获得更高的性能和新功能,以增强 内容创建和游戏体验。

首批搭载 DG1 的电脑有 宏碁Swift 3X,戴尔Inspiron 15 7000 2合1 和 华硕 VivoBook Flip TP470。它们大约会在明年3月发售。

没错, 三款都是轻薄本。 可想而知 Intel 初代独显的性能并不十分惊人。

对于核心玩家来说提到独显肯定是 RTX 或者 RX 这样的性能才能上得了台面。
但相比之下,还有许多便宜的,追求便捷的笔记本电脑专注于轻度日常任务,这意味着高性能独显无法在这个段位使用。
通常笔记本电脑的 OEM 都在寻找一个价格平衡点,而图形处理能力并不是重点,使用 CPU 自带的核心显卡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散热也不会那么复杂。

然而, 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 的道理依然灵验,很多小白用户只知道独显厉害,但不知道独显也有三六九等,因此 NVIDIA 才会推出低功耗的 MX 系列显卡来吃这块蛋糕。

DG1 也是瞄准了这块蛋糕,明年 Intel 可能会用 DG1 显卡来稳定笔记本市场的占有率:
厂商: 用户都在喊 AMD!Yes!,这次用AMD 吧。
Intel: 买 CPU 送独显咯!
厂商: ???!!!
厂商: 白捡一个独显,宣传文案直接套用 MX 的,赚到!
用户: AMD!Y… ?Intel 这款送独显!好耶!

AMD: 它这个独显和我的核显一个性能啊!

02
并非为游戏玩家准备


Intel 确实有宣传 DG1 在游戏方面的表现,其性能大抵与 NVIDIA 的低端独显 MX350 相当。

其实对于轻薄本来说,这个性能玩 LOL、守望先锋、DNF、CF 这些大众网游完全可以轻轻松松享受高画质。GTA5、巫师3这种大型3A游戏不追求画面的话也能玩。
不过 Intel 大概也知道他们的显卡性能并不强,所以宣传文案 讲的是如何帮助、加速媒体创作、编辑工作,专业人士和消费者内容方面的问题。
比如利用 AI 增强的视频编码, 大大缩减媒体导出时间。

简单来说我们看到的视频大多是通过专业软件剪辑渲染后导出得到的,导出时间根据视频质量和元素可能会很长,而这项功能对导出时间的缩减堪比高端 RTX 显卡。(Intel 这样说道)

另外如果凑齐 DG1 和本身带有核显的 Intel CPU 还可以实现类似「双卡交火」!但具体性能提升多少 Intel 没有说。
并且 Intel 显卡和 CPU 还可以启用「深度链接技术」,最终在编码方面可以比 RTX 2080 快 78%!(Intel 这样说道)

不过小淙并不是媒体工作者,也不了解这两项技术是不是真有那么大的价值。有懂行的朋友可以留言解释一下。


最厉害的是 Intel 还能把 DG1 独显集成到 CPU 中!变成 集成独立显卡! 据说这样效果更好。

总之 Intel 的初代独显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什么 Dio 用。

现在你心里是不是在想, 就这?
别急,DG1 只是个开始,2021 年初我们就会看到面向核心游戏玩家的 Intel 独立显卡。


03
显卡市场可能洗牌


注意:关于 Intel 对独显业务的规划,目前都是从投资者报告和电话会议中流出的,所以我们得到的消息也并不完全准确, 但大概率不会差很多。

DG2 不仅是 DG1 的继承者,还是具有 Xe HPG 架构的高性能 GPU,其核心面积约 189 平方毫米,最多 512 个执行单元(7680 个核心),也有 384 单元(3072 核心)等规格的简配版,搭配 6/8GB GDDR6 显存,支持硬件光线追踪!

Intel CEO 鲍勃·斯旺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

基于我们的 Xe 高性能游戏架构,该产品将把我们的独立显卡带入游戏发烧友细分市场。

种种迹象都表明 Intel 的独显蓝图非常宏大,他们并不只是想吃掉低端市场。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又开始兴奋了呢? 这还没完!
此前已经曝光多次的为北极之声(Arctic Sound)的Xe显卡更加夸张。
10nm工艺,Xe HP 架构,3D 堆叠的 4 块处理器,最多 2048 个单元(16384个核心),搭载 HBM2e 显存,最大功耗500W  48V。
北极之声已经曝光多次,并且消息来自 Intel 数据中心小组的内部演讲的 PPT,虽然具体参数可能略有调整,但项目应该是货真价实的存在。
而北极之声之后 Intel 还安排了木星之声(Jupiter Sound),主要面向数据中心、AI 市场,将会取代 Arctic Sound。

不过对于木星之声的具体情况暂时不详,但肯定会更加彪悍。

如此大一个项目规划肯定不是最近才拍脑袋就决定的,况且是在后续多代都已经敲定,蓄势待发的情况下。难道 Intel 近几年 CPU 产品连续拉垮是因为把资源拿去搞显卡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