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来说,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既有外部推动因素,也有其内在逻辑。
一方面,国家相关扶持政策频频出台,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使其得以具备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特别是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健康产业总规模将突破8万亿元,2030年将突破16万亿元。这意味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另一方面,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与观念革新,进一步促进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恶化与生活压力增加,引发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而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健康消费需求逐渐释放,健康产业市场容量也随之攀升。
受此影响,各地政府、诸多企业也纷纷加码大健康产业,同时,这座潜力金矿还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的关注。据公开披露的投融资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国内大健康产业共披露融资179笔,明确披露融资金额的有104笔,涉及金额
193.62亿元
,单笔平均融资约为
1.86亿元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起至少有108个以上的大健康产业基金成立,预计总规模达到
1682亿人民币
。
而来自于市场的数据,更能反映出我国大健康产业的火热和发展速度。2012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为
1.8万亿元
,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
3.2万亿元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惊人。而根据《2016-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为
4.9万亿元
,2021年将达到
12.9万亿元
,未来五年(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27.26%
。
不难看出,我国大健康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在前几年的基础之上,如今我国大健康产业已经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代。
近两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大健康产业,这其中既有其他行业的企业大胆地跨界进入这一领域,也有原本就属于大健康产业的企业寻求转型,如当下已经出现的许多医药企业转型大健康。当然,更少不了那些早就在大健康产业里深耕的企业,较之于如今才布局的企业,
这些企业无论是在产业的洞察、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影响、品牌的建立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