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教育
“第一教育”是《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微信号,并联合了《现代教学》《成才与就业》《教育参考》、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等媒体,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教育资讯服务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实时互动,提供最前沿、有用的教育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李富民调研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 ·  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教育

寒假最后一周!4条收心建议,帮孩子告别懒散!

第一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2-10 17:39

正文

转眼间,寒假“余额”已不足一周。不少家长开始为如何让孩子从“假期模式”顺利切换到“学习模式”而感到焦虑。


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四个简单而有效的步骤,利用这宝贵的一周时间,帮助孩子快速调整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第一步:完成作业 温故知新



还有一周就要开学了,有部分孩子还在临阵磨枪赶作业。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孩子的自主性不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家长疏于对孩子时间管理的引导。


作为家长,开学前首先要让孩子自主检查作业是否完成,对于没做完的作业,要督促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



其次,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鼓励孩子适当进行复习和预习。


建议家长让孩子在开学前对新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浏览和了解,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到来。




第二步:调整心态 恢复作息



从今天开始,家长就可以让孩子一点一点地恢复上学期间的作息时间了。


如果缺少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开学之初,孩子的精神很容易不集中,甚至会出现困倦、散漫等现象。


除了要早睡早起,孩子一天的活动也要尽量向在校上课时的安排靠拢。


比如,上午8点至11点是学校的上课时间,就不要让孩子过分沉迷于游戏娱乐,最好静下心来读读书、做做题。时间一长,孩子的“玩心”自然就收回来了。




第三步:放松身心 适当“充电”



寒假进入尾声,家长可以再带孩子适当放松一下身心,建议选择节奏相对比较舒缓的行程。


比如趁着周末和孩子一起做做运动、逛逛公园或在家看看纪录片等。这样有助于孩子恢复平日规范、周末放松的张弛有度的状态。



此外,记得找个时间带孩子一起到书店和文具店走走。买些课外阅读书籍和必要的学习用品,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第四步:做好计划 明确目标



寒假结束前,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模式转换”工作。


比如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


新学期计划一旦确立好了,就要保证严格执行。家长可以和孩子定期复盘计划,看看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任务没做好,不断完善,争取实现最终目标。


避免这4个“收心误区”!

最近这段时间,家长在帮助孩子收心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下面这些误区:


● 不搞“急刹车”:凡事都有过程,调整状态不可能一步到位,作息要慢慢调整,学习要慢慢增量,孩子才能慢慢适应;


● 不搞“一刀切”: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请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共同商量如何调整状态;


● 不搞“填鸭术”:开学前后,孩子会有一段过渡适应期,家长别给孩子制造太大压力,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 不搞“放风筝”:无论何时,家长都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最终都会在孩子身上一一体现出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