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资报告
探寻变革之道 打造阳光国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蚂蚁集团,重要人事变动! ·  15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县域市场抢增量,品牌为何选择拼多多? ·  22 小时前  
四川商务  ·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万亿美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国资报告

中国安能:转企改革六年完成270余次重大抢险

国资报告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2-19 18:30

正文

文 · 本刊记者 潘伟

2024年12月18日,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安能”)在京举行转企改革六周年新闻媒体座谈会。据介绍,2018年9月,按照党中央跨军地改革决策部署,原武警水电部队近万名官兵集体转业,组建为中央企业。中国安能转隶至今已经走过了六年改革路。
中国安能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奕辉在会上表示,六年来,队伍实现平稳转隶,公司组建顺利推进,企业治理不断深化,“一基两翼、三新四成”发展战略逐渐清晰。中国安能所属企业由转隶之初的12家增加至35家,布局省区市由原来的13个拓展到26个,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要地。
依然保持军人作风的中国安能救援队员
转隶后,中国安能以应急救援和工程建设为主责主业,围绕“建设非现役专业队伍”这一基本目标,承担工程救援职责,深耕工程建设市场,纳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成立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在重要流域沿线和重点方向规划建设13个国家级工程救援基地,多支专业救援队,已有8个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中国安能是唯一的施工救援类中央企业。
转企六年来,中国安能在应急救援抢险等方面作出哪些重要贡献?据介绍,中国安能常态化承担工程救援任务,六年来累计动用8.3万人次,4.6万台次装备,先后完成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抢险、2023年京津冀抗洪抢险、2024年湖南洞庭湖决口封堵等为代表的270余次重大抢险战斗。其中仅2024年,中国安能就转战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地,参与各类自然灾害工程抢险任务70余起。
2024年7月5日下午,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乡团北村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决口面曾一度扩大至226米,中国安能牵头实施封堵作业
转企六年来,中国安能打造了怎么样的工程救援专业力量?“应急救援是中国安能的核心功能,工程救援专业能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陈奕辉表示,中国安能专业队伍包含土建、爆破、测量、搜救等8大门类140余个工种,拥有一支涵盖水利、电力、地质等领域的专家团队,研发配备了动力舟桥、水上作业平台、水下无人侦测船等6大系列1200多套高精尖救援装备,总结了堤坝一次性成型封堵、堰塞湖处置、电网快速架设等13类国内领先的技术战法。
记者了解到,作为专业化施工救援队伍,中国安能十分重视科技研发工作,先后承担了应急管理部、工信部、科技部“基于水上动力作业平台的溃口封堵成套技术装备”等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救援效率,科研攻关助力工程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强化应急救援核心功能。2024年9月,中国安能牵头的“堤防大型决口快速封堵关键技术及团洲垸抢险应用”研究成果,通过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鉴定。由7名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中国安能与中船应急联合研制的水上应急抢险综合平台——“打桩船”
为更好履行应急救援职责,中国安能正按照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加强中央企业应急救援综合平台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应对重大灾害事故的联动指挥、协同救援、综合保障和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能力。“当前,依托中国安能建设的中央企业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应急产业服务系统、应急指挥中心等已基本建成,初步具备相应功能,实现了阶段性目标,‘AI+应急’应用场景赋能研究,广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可满足多层级可视化会商、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等应急指挥需求,确保指挥决策更加科学、智慧。”中国安能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庆丰表示。
除了应急救援,中国安能紧跟国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署,积极践行国家重大战略,参与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涉及抽水蓄能、风光储新能源、生态环保、输变电、管道洞库、矿山剥离以及港口航道、机场场道、公路铁路等领域。


推荐阅读

左右滑动查看2024年第12期目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