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Art
BioArt致力于分享生命科学领域科研学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及时报道和评论生命科学领域有料的动态,BioArt也是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舞台,循“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为往圣继绝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信人  ·  顶刊新思路:5+神经免疫调节肿瘤转移 ·  昨天  
生物学霸  ·  清华出的 DeepSeek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oArt

【DeepSeek专栏】Nature | 噬菌体的蛋白质“入核”机制

BioArt  · 公众号  · 生物  · 2025-02-12 17:30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由DeepSeek生成初稿后经科学编辑加工修改所成,请读者注意甄别科学细节!

近年来,科学家在 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的巨型噬菌体 (如ΦKZ类) 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蛋白质核结构。这类结构类似真核生物的细胞核,能够隔离宿主抗噬菌体系统 (如CRISPR-Cas) ,并将DNA复制和转录限制在核内,而翻译过程则在细胞质中进行。然而, 噬菌体如何选择性将自身及宿主蛋白输入核内,其分子机制长期未知。 这一问题的解答不仅关乎噬菌体生物学的基础认知,也为开发靶向噬菌体核运输的新型抗菌策略提供可能。

2025年2月5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Joseph Bondy-Denomy 团队在 Nature 上发表了文章 Multi-interface licensing of protein import into a phage nucleus 通过遗传筛选与分子互作分析, 系统性鉴定了ΦKZ噬菌体核蛋白输入的关键因子及其工作机制。

该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

  1. 核心输入因子Imp1的多接口特性:通过构建噬菌体核定位蛋白与限制性内切酶EcoRI的融合系统,施加选择压力筛选出输入缺陷突变体。结果显示,Imp1 (gp69) 是核输入的核心枢纽,其不同位点突变分别影响不同货物蛋白(如Nlp2、Nlp3、Nlp4、Imp2及宿主拓扑异构酶TopA)的输入。AlphaFold2结构预测表明,Imp1表面存在多个功能界面,与不同货物特异性结合,类似真核生物的核输入受体,但机制更为独特。

  2. 辅助因子的协同作用:除Imp1外,研究鉴定了Imp3 (gp59) 、Imp6 (gp67) 等保守蛋白。Imp3对Imp1功能起调控作用,而Imp6与Imp1物理互作,形成核周复合物。宿主TopA的输入还需非保守蛋白Imp4 (gp48) 和Imp5 (gp287) 参与,提示部分输入路径具有噬菌体株系特异性。

  3. 宿主蛋白的主动招募:宿主拓扑异构酶TopA被噬菌体主动输入核内以辅助DNA复制。其输入依赖Imp1-Imp3核心系统及Imp4/Imp5适配蛋白,显示噬菌体通过“劫持”宿主因子优化自身复制环境的策略。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噬菌体核蛋白输入的多层次调控机制:核心因子Imp1通过多接口识别不同货物,辅以Imp3、Imp6等调控复合物稳定性,而适配蛋白
(如Imp2、Imp4/Imp5) 则增强输入特异性。这一机制兼具保守性与灵活性——Imp1/Imp3/Imp6在多种核形成噬菌体中高度保守,而适配蛋白的多样性可能反映不同噬菌体对宿主环境的适应性进化。 该研究不仅填补了噬菌体区室化运输的理论空白,其揭示的多接口识别模式为人工设计跨膜运输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解析Imp1-货物复合物的蛋白结构及运输的动态过程,将进一步完善这一独特生物机制的全景图。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547-x

BioART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BioART友情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