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电与显示
华南城电子行业投资资讯圈服务号,欢迎圈友订阅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OL中关村在线  ·  iPhone 16e该不该买?一文帮你搞明白 ·  7 小时前  
EETOP  ·  ADI 谷底已过! ·  15 小时前  
ZOL中关村在线  ·  如何部署本地DeepSeek?只需两步超简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电与显示

中越战争——当代世界战争的起源(二)

光电与显示  · 公众号  · 硬件  · 2017-01-15 14:26

正文

(四)稚嫩的越南的幼稚

被中国断了奶的黎笋开始了极其荒唐的行为,他 仍以打败美国的最大英雄自居,到死都没认识到越南战争其实就是越南人用身躯替中苏跟美国人较量 。1977年11月,高傲而又幼稚的黎笋跑到北京,以恢复中越关系为交换条件,要求中国继续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邓小平可不稀罕什么恢复关系的空话,他发现黎笋要的军援对付红色高棉绰绰有余,真给了恐怕倒霉的不仅红色高棉,连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甚至中国自己都得遭殃。邓小平进一步肯定了周恩来两年前的判断,拒绝了黎笋的全部要求,黎笋访华遇到了国际关系史上少有的冷遇。现在的史学家仍然不明白1977年黎笋为什么访华,既不是去求中国,也不是去试探中国,而是去把自己的底牌全抖落给了中国,除了加快越南的灾难外什么都没得到。选择这么一个幼稚、狂妄、顽固、不知深浅的人当国家领头人,实在是越南这个国家的悲哀!更可悲的是黎笋竟然认为邓小平是中国领导人里唯一对越南友好的人,根本没看出邓小平礼貌客套背后的杀机,以这样的见识还在领导越南取代中国,简直是整个越南民族的奇耻大辱!!所以中越战争还没有开打,胜负就已经命中注定!
从中国碰壁回来后,黎笋决定换一个靠山,转而向苏联寻求大量的军事援助,因为这时越南的战略举措已然启动,刹不住车了。而苏联这时并没有仔细考虑答应越南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她仍然认为中国是一个应竭力打压的对象,越南这个原先中国的重要盟友脱离中国投入自己的怀抱,这无疑对中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羞辱,符合苏联的利益。但是苏联人没有认识到,邓小平扶植红色高棉可以有效打击越南,而自己扶植越南则不可能同样打击中国,勃列日涅夫对中国有可能因此倒向西方严重估计不足,他好象没想过这一局面对苏联的致命性。苏联的力量明显弱于美国,以美国那样的国力在两掐一的情况下还险一险崩溃,苏联要是处于同样的境况,无疑会更加危险。再者,苏联援助越南也让越南自己身处险境。越南与苏联之间隔着中国,直线距离超过5000公里,越南有事苏联不可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而且越南还是个小国,几乎没有国家赖以存在的重工业,中国想要收拾成本太低,出动1/30~1/20的兵力即可,而苏联想要同样收拾中国一番,非出动1/2以上的兵力不可。所以,中国想要教训越南轻而易举,而苏联想要回敬中国则势比登天,苏越要是结盟无论对越南还是苏联都是一项糟糕透顶的选择,越南不可能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得到苏联的温暖,而苏联则很有可能被越南拖进冰冷的地狱。
但是1978年时的苏联并没有看出这种危险,她几乎是不遐思索地答应了越南的全部要求,大批苏联军事技术装备源源不断地运抵越南,同年8月,以沃罗比耶夫为首的苏联军事技术顾问团120人抵达河内,帮助越南军队装备先进的苏式武器。同年11月,黎笋应邀到莫斯科与勃列日涅夫签定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苏联跟越南正式结为盟国。可以肯定,勃列日涅夫是被越南军队打败美国的光辉业绩迷惑了,但是中国人可没把这种宣传当真,邓小平对越南军队到底几斤几两心里一清二楚,苏联再怎么援助也不可能把越南军队援助成苏联军队那样的水平。这就象一个瘦弱的孩子,每天大鱼大肉尽情吃,也不可能一周之后就象成人那样强壮!所以只要有机会邓小平仍会毫不犹豫地向越南开战,越南军队打败过美国还是不丹,他才不关心呢!果不其然,在勃列日涅夫和黎笋举杯相庆仅仅106天后,邓小平就挥军打进了越南。
不过1978年仍是越南人历史上最得意的一年,他们沉浸在苏联军援的极度喜悦中,苏联的武器装备比中国的数量多、质量好,而且苏联的援助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不象中国那样给了东西就指手画脚,越南可以用这些先进的苏式武器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不受任何限制。有恃无恐的越南立即跟中国翻脸,从1978年夏季开始,几十万在越南的中国侨民被越南人赶出家园,驱逐出境,这些人从陆路或海路逃到了中国或者西方,凄惨无比。其实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越南人,身上的越南血统比中国的还要多。越南的举动实际上是在割裂自己的肌体,不仅增加了中国的仇恨,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的战争步伐,而且也增加了越南社会内部相互之间的仇恨,这对越南这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削弱。但是越南人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他们仍在为实现“印支联邦”而努力奋斗。要说越南人的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不到1年的时间就把战争机器由中国造换成了苏联造。
1978年12月25日,借着苏联给的战争机器,越南迫不及待地对红色高棉发动了战略性的毁灭进攻,14天后,越南军队无任何悬念地攻下金边,推翻了早就该倒台的红色高棉。这是越南人摆脱中国后单独进行的第二次重大军事行动,又取得了出乎意料的重大成功。但是越南的辉煌成就里隐藏着 致命的设计缺陷 ,而且这一缺陷还是战略层面上的,不是战役战术层面的,所以越南的重大成功不久就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损害。首先,越南出兵柬埔寨的时机非常糟糕。与希特勒闪击波兰时英、法事先毫无准备、事后不想作为不同,中国在越南出兵前1个月已决定对越开战,许多军队已经开到边境集训,不可能对越南的举动做不出反应。这就好比一头狮子(中国)已经扎好架子要扑向一只猎狗(越南),而那只猎狗却莫名其妙地转身扑向一只兔子(柬埔寨),把后背留给了狮子。猎狗在咬住兔子的同时肯定会被狮子从背后撕下一大块肉,而且由于猎狗的注意力全在兔子身子,狮子想怎么咬就怎么咬,想撕多大一块肉就能撕多大一块肉。当然,猎狗以为狮子背后有北极熊(苏联)盯着,狮子不敢对自己造次。但他不知道到北极熊离得太远,还天生迟缓,等北极熊挪过来抬爪攻击时,狮子早撕下一块肉跳到一旁了。
其次,越南出兵选择的时间更是糟糕透顶。越南在柬埔寨闹出那么大动静中国不可能没有反应,作为越南应该让这种反应规模尽量小,时间尽量晚。如果越南考虑周密一些,中南半岛的气候条件是能够帮助越南实现这一目标的。因为每年3月底4月初中南半岛就进入雨季,大规模的战争行动到时根本不能进行,所以越南象中国那样选在来年的2月中下旬进攻柬埔寨,中国人在1979年就没有时间进行后来那样的大规模战争。当然,中国人有可能先对越南动手,但只要越南没有在中南半岛大举行动,中国人在边境搞出大动作就毫无必要,最多也是进行一些攻下法卡山、老山那样的小战,不会对越南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但是越南人选在1978年12月进攻柬埔寨就完全不同了,中国人一下子有了3个多月的时间调兵布置,能够从容实施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原计划1980年以后才打的大仗完全可以提前到1979年,这无疑对越南极为不利。所以越南进攻柬埔寨在战术上虽然极其成功,但在战略上则愚蠢至极,使用了下策中的下策。从越南人火候把握的极不成熟可以看出他们刚开始独立操纵自己命运时表现得多么幼稚,幼稚得将自己30多年来无尽的鲜血好不容易换来的世界性地位转瞬间全部抛弃扔掉!
邓小平是绝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的,他从最初的惊愕中一回过味儿来,立即决定扩大对越战争,几乎1秒钟都没耽搁。他下令调9个野战军的部队准备攻击越南,远远超出原计划的2个师,而且运去了大量的作战器材。邓小平明白,对越南这样鬼迷心窍的国家除了放血根本没办法,而且血放少了还不起作用。现在越南人自己在柬埔寨妄开战端给了邓小平机会,这个时候杀向越南比越南全力以赴、严阵以待的情况下杀伤力大不知多少倍!邓小平当然不会心慈手软,仗能打多大就打多大,这种只赚不赔的买卖血流得越多中国得的实惠就越大!

邓小平就象闻到了血腥味儿的饿狼一样兴奋活跃,一点也没浪费越南人留给自己的机会和时间。在他的撮串下,1979年1月1日,中国跟美国正式建立了的外交关系,彻底打破了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的沉闷局面,这离越南出兵柬埔寨仅仅7天。紧跟着,邓小平马不停蹄地出访美国,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出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迎接***中国来的高官。邓小平把自己出兵越南的意图全盘透露给美国总统卡特,希望美国跟自己一起分割吃肉。但是卡特脑子迟钝,没看出一场饕餮盛宴正等着美国,他以为邓小平疯了,傻兮兮地劝介邓小平别忘了美国在越南的教训。邓小平见卡特不开壳儿,当即表示不管美国态度如何,中国都要坚决打一仗。当时的邓小平就象在牌桌上偶然看到庄家不小心露出底牌的赌徒,不顾一切地将兜里所有的钱都掏出来拍到牌桌上,根本不管周围一群人莫名其妙、目瞪口呆的眼神。2年后,接替了卡特的里根被赚得盆满钵满的邓小平搞得眼热心跳,冲上牌桌比邓小平玩得更大,从而为美国赚到了更多更大的红利!

(五)残忍的教训

1979年2月17日,邓小平调来的30万军队越过边境全部打进越南,另外30万军队也在边界附近完成集结,随时准备接应。这样的部署几乎没给越南留下任何反击的可能。越南人根本没估计到中国会发动这么大规模的进攻,直到炮弹打过来还以为中国人不过是又在打中印边境那样的小仗,顶多两个师打过来。自以为成竹在胸的越南人为此做出了许多近乎荒唐的举动,在通讯联络没有被中国人完全切断之前,甚至向一些部队下达了击败敌军攻入敌境的命令。
越南的失败在于他们根本没有应付如此大规模进攻的思想准备,他们犯了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一样的错误,过分地相信后台老板苏联人的决心和勇气。越南人始终认为有苏联在北面看着中国,中国不敢对自己大动干戈,最多也是师团一级的中小规模入侵,凭越南军队的战斗力完全可以在一线挡住那样的进攻,只要拖到苏联在北面向中国出兵,越南还可以反过来攻进中国境内。过分的自以为是使越南人根本没有认真考虑中国大规模出兵的可能,也没有仔细揣摩中国领导层的意图,连邓小平在中国政坛的作用和地位都没搞清。

(六)充满血腥的代价和不可逾越的限制

战争打到第16天,中国人将越南北方的重镇谅山彻底摧毁后占领,从而打开了通往红河平原的大门,造成了威逼越南首都河内的形势。看到越南人剩下的部队都已经退到河内周围,实在找不到新的肥肉下嘴,邓小平在第二天下令撤退。回撤的中国军队继续对陷入重围的越南游击队实施残酷的清剿,又干掉了越南上万人。在朝鲜战争中军人与平民的损失之比为1:5,越南战争则上升为1:10,所以中越战争中越南平民死亡5万人基本上是不可信的!具体的数字越南人和中国人出于各自的目的恐怕永远也不会透露,不过越南民间说他们是用10个人换中国1个人的说法还是有依据的,这样推算越南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军民合计伤亡应在30万人以上!
除了人员伤亡惨重以外,越南在北部边界的基础设施也损失惨重。战争结束后,到中越边界采访的一些外国媒体就曾经报道,中越边界越南一侧纵深20~8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军事设施和人工建筑都被中国人摧毁,在谅山,中国人连一间房子都没留下!许多军事观察员因此断言越南已经失去了再次向中国大规模挑衅的物质基础。越南在北方仅有的一点重工业也被中国人破坏殆尽,一些技术专家看后认为要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至少需要10年!这又给战后越南经济建设的恢复带来无穷的困难。
邓小平停止前进的主要原因谁都知道不是越南人的拚死抵抗,邓小平确实讲过干掉对方4万多人,才抓了2千俘虏,越南不可小视、不可低估的话。但是越南以这样的代价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也是毫发之失,离伤筋动骨远矣!邓小平真要想打下河内,越南人是挡不住的。之所以邓小平没打河内,并不是他惧怕越南设立了新的防线,而是已经没有时间了。不仅雨季马上就要来临,真正让他害怕的是等他打下河内,身后的北极熊会挥爪打过来。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成功有相当大的偷机性,不仅钻了越南经验不足的空子,更是钻了苏联准备不充分的空子。苏联在战前对这场战争的规模和突然性也认识不足,她压根儿就没想到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对自己原先的盟友下手,而且这么狠!她不知道邓小平为这场战争已经筹划了4、5年了。苏联军队根本没做对中国开战的准备,在中苏、中蒙边境部署的54个师,没有1个是战时满员师,只有1/3达到满员的70~80%,1/3只有满员的50~60%,剩下的1/3都是只有4000人左右的架子师。 美国人及时将这一重要信息透露给邓小平 ,邓小平据此估计苏联要想大规模进攻中国,至少要从欧洲调100万人过来,仅凭那条单薄的西伯利亚铁路,完成上述调兵至少需要半年,就是部署中等规模的进攻最快也得2个月。这个估算出的时间差是邓小平下决心对越开战的主要依据,也是他进行战争不能逾越的时间红线,如果苏联人没给他这个时间差,也象中国人向中越边界调兵那样向远东大规模增兵,邓小平还敢不敢对越开战就不好说了,最起码他不会发动那么大规模的进攻。

现在的公开资料表明,邓小平在开战之前和战争进程中主要精力是用在如何应对苏联的反应上,对越战事完全委托给了许世友和杨德志两个部下,他根本没插手。苏联超强的军力让邓小平不敢小觑,中国对付得了越南但绝对对付不了苏联,这也是越南料定中国不敢大动干戈的主要原因。但是邓小平比越南人更了解苏联,他跟苏联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深知支撑苏联帝国的基础在欧洲不在远东,苏联向远东大规模调兵不仅成本浩大,而且还会造成老巢东欧地区兵力空虚,美国绝不会对此不屑一顾。要是再弄出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那样的危机,苏联就可能丢掉东欧,这个损失苏联承受不起。所以邓小平料定勃列日涅夫绝不会用东欧任何一个国家去换越南,大规模进攻中国苏联肯定不敢。

其次,邓小平认为中越战争那样中等规模的进攻苏联也不会实施。因为这需要在中国的东北或新疆地区对面集中2个集团军规模的兵力,至少得10个满员师,跟中越战争中国在广西或者云南方向布置的规模差不多。这对苏联同样十分困难,中苏边界不论东端还是西端,都是人迹罕至的高寒地区,每年二三月份大雪弥漫,气温零下30~40℃,几十万的人和装备在这种情况下集结开进是不可想向的,真打起来庞大的后勤供应也会要苏军的命。再说,10几个师的规模顶多也是象中越战争那样打进去几十公里,这样的打击对越南这样的小国管用,对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则毫无意义。所以邓小平基本也排除了苏联中等规模进攻的可能,但是他仍然命令中国北方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区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做好应对苏联中等规模入侵的准备,这些军队在装备和人员素质上都高于南方正跟越南打仗的部队,目的就是防止苏联在绝境下出险招。
再次就是苏联小规模的入侵,这是邓小平1979年最担心的地方,也是他花心思最多的地方,尤其是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邓小平估计会有苏联武装的6个哈萨克族还乡团打过来,邓小平为此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准备。中越战争期间邓小平的眼睛一直盯着北面,中苏、中蒙边界任何微小的动静,哪怕是风吹草动都得向他汇报。

(七)苏联被拖下水淹没

邓小平一直在说对越作战是在教训东方的古巴,这话听着话里有话,恐怕只有苏联和美国才知道邓小平这样讲是什么意思。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让美国和苏联跟1979年时的中国和苏联一样,差一点兵戎相见。苏联人在1962年栽了面子,被迫在美国的压迫下让步,赫鲁晓夫因此在国内外声名扫地,不到2年就被勃列日涅夫搞下台。但是赫鲁晓夫还没象勃列日涅夫那样输得那么惨,他还是强迫肯尼迪作出了决不入侵盟友古巴的保证,古巴不仅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继续作威作福,而且永远免遭越南那样的军事打击。而勃列日涅夫则让自己的盟友越南被打得皮开肉绽,自己却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尽管中国的力量比美国弱得多,但是邓小平短平快的行动比肯尼迪破釜沉舟的恫吓让苏联栽的面子更大,苏联在全世界面前遭到了更严重的羞辱,所以中越战争对苏联的打击程度远远超过古巴导弹危机,它不仅损害了苏联在全世界的声誉,而且加深加快了东方阵营内许多小伙伴的离心步伐。可惜的是世界媒体对中越战争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如古巴导弹危机。
中越战争后苏联阵营里第一个反叛者是埃及。紧跟着埃及反叛的是阿富汗,苏联在越南、阿富汗的接连失误很快引起了全局的被动和战略性危机:在西亚,苏联失去了将更重要的伊朗拉入阵营的绝佳时机。本来在中越战争爆发前6天,紧邻苏联的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国王,如果苏联人抓紧时间拉拢,霍梅尼很可能倒向苏联。那样的话苏联进入印度洋、波斯湾更容易,比走阿富汗近得多。但由于中越战争及阿富汗战争的掣肘,苏联人始终没有时间对伊朗采取行动,结果美国人抓紧时间武装萨达姆。

正是看准这一点,邓小平在中越边界不断进行武装挑衅,他非常明白, 在中越边界打仗比在中苏、中蒙边界直接跟苏联人对抗更能有效地打击苏联,而中国一方的战争成本和风险都降到了最低。
中越边界战争至此完全成为套在越南人脖子上的枷锁,但是苏联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越南垮台,她为越南付出的血本太多,越南的崩溃就意味着苏联在东南亚的既得利益全部丢失。所以苏联只好牙齿打落了往肚里咽,嗬上老本继续援助越南。中越边界战争因此也成为苏联不断淌血的深深伤口,只要她继续支撑越南,血就会没完没了地继续流。
在柬埔寨,波尔布特借助中越战争及中国源源不断的援助死灰复燃,在柬埔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继续跟越南人进行着他创造的那种残酷的作战,稍有不利中国人就会在北方搞出动静。越南在柬埔寨的10万大军始终不能给红色高棉象样的打击,双方很快也陷入谁也吃不了谁的烂仗中,越南死不撤军,波尔布特死不改悔,相互在仇恨中死扛着看谁更能挨揍。越南在柬埔寨的战争消耗也是全靠苏联,虽然柬埔寨的战争规模远远小于中越边界,但它仍然成为苏联躯体上不断淌血的另一道伤口。
在地中海东岸,苏联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拥有的某种优势在埃及反叛后被从根本上削弱,美国在中东豢养的猎犬以色列趁机冲出栅栏咬人。1982年6月,以色列无所顾忌地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出动10万大军攻进黎巴嫩,黎巴嫩、巴解组织、叙利亚相继战败,苏联在中东好不容易扶植起来的力量遭受了一次全面的摧残。第五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一起,让苏联在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威信扫地,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影响几乎完全丧失,而西亚和中东这一世界的能源中心从此又重新回到美国的掌控中。

1982年11月,心力交瘁的勃列日涅夫病逝,等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时局势已无法挽回,苏联再也不可能有赫鲁晓夫那样的人来力挽狂澜了,戈尔巴乔夫在内外交困中苦苦挣扎了6年,最后还是眼睁睁地看着苏联崩溃而毫无办法。在越南,接替了黎笋的长征想从根本上改变黎笋的战略,无奈黎笋长期执政产生的惯性太大,心力交瘁的长征不到半年就被迫下台,2年后也含恨去逝,越南只好在血泊和眼泪中继续挣扎。好在越南领导层还保留了一些赫鲁晓夫式的人物,1991年,摆平了内部纷争的阮文灵北上中国求和,重新又回到了中国的怀抱。越南虽然屈辱地放弃了柬埔寨和老挝,但是也成功地避免了国家再次分裂。时隔16年,越南又回到了1975年国家刚刚统一时的位置,这个冲动的少年多年来的不理智几乎把自己搞残,等他柱着拐杖好不容易重新站起来时,打败美国时的豪情壮志已荡然无存,为争取独立自由而赢得的世界性尊重也随风而去,他再也不去做什么取代中国的美梦了,而是老老实实地躲到地球的角落里抚平身上一道道深深的创伤。
越南以外的苏联其他卫星国、小伙伴也是树倒胡狲散,东欧国家在苏联崩溃以前就已经纷纷推翻各自的亲苏政权,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西方阵营。阿富汗、非洲的亲苏政权也一个个塌台,不是倒向西方就是陷入分裂。整个苏联东方集团土崩瓦解,连苏联自己也开始四分五裂,随着苏联的消失,冷战作为一个名词也进了历史档案袋。
谁也没想到世界局势在1991年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人们依旧只注意结果不追究原因。其实 苏联崩溃的最直接原因是对外战略的失误诱发了国内各种矛盾猛烈爆发 ,在大规模援助越南以前,苏联的对外政策是非常谨慎的,斯大林在柏林危机、朝鲜战争中,赫鲁晓夫在第二次中东战争、非洲独立风潮、古巴导弹危机中,勃列日涅夫在越南战争、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都不敢在境外豪赌,苏联就象一只刺猬缩成一团,不仅美国无从下口,自己内部出现问题也好解决。但是越南战争胜利后苏联就失去了原有的冷静,不仅在世界各地到处扩张,挤占美国人收缩后空出的地盘,而且想用越南挤压中国的活动空间。这只北极熊让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诱惑搞昏了头,跳出自己冰天雪地的老巢,跑到热带草原上抢肉吃了。她身躯还不够强健,热带的阳光和风雨让她气喘吁吁,但她仍霸着抢来的肉冲不远处的两只雄狮(中国和美国)呲牙。这可都是两只雄狮家门口不远的肥肉,北极熊焉能不被撕散架?!
越南就是两头狮子最先开咬的地方,可笑的还是越南先去招惹其中的一头狮子。尽管这头狮子个子比较小,但是却更狡猾,动作更灵敏。所以,苏联在管不住越南的情况下又对越南大量援助,无论对己对人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后的苏联就是在徒劳地堵越南人桶出的天大娄子,把越来越多的负担强压在国内人民头上,还让他们看不到尽头。最终,忍无可忍的苏联人民起来造反,苏联帝国随之轰然倒塌。仔细回味一下苏联倒塌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就是1979年邓小平发动的中越战争。如果邓小平当年没有对越南下手,全世界的人恐怕到现在也不会相信苏联和越南原来如此虚弱,不仅美国不会那么快下决心跟苏联死磕,苏联阵营里那些心怀鬼胎的小伙伴更是不可能跳出来冲主人舞枪弄棒。没有中越战争,冷战很可能到现在还在持续,直到将来另一个邓小平发现苏联的另一次重大失误。所以说邓小平似乎就是为苏联灭亡而生的,他用16天的短促战争就把苏联这个伟大的帝国撬上了冲向悬崖的不归路!

(八)邓小平的贡献和中越战争的地位

1997年2月,邓小平去逝。2004年6月,里根去逝。这两个心照不宣地对抗苏联的战友都活了93岁,两人与勃列日涅夫和黎笋是同时代的人,却比后者多活了10几年。两人联手终结了冷战,并且分别让各自的祖国受益匪浅: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在世界重新崛起;美国独霸全球,达到了历史的鼎盛。现在的中国和美国不客气地说仍在享受邓小平和里根留下的老本。今后的历史学家怎样评价邓小平和里根不得而知,不过相对而言,邓小平的魅力肯定更大一些,他在对越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智慧、眼光和胆量是里根不具备的,里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搭邓小平的顺路车,他缺乏邓小平那样的创造性思维。是邓小平创造了中越战争这种新的国际斗争模式:集中全部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消灭对方人员,毁坏基础设施,然后迅速撤回,选取几块于己有利、于敌不利的地方继续给对方施加压力,迫使对方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长期跟自己拚消耗,直到把对方彻底拖垮。这种模式在小的战术要点上是短促的、极端猛烈的,而在大的战略层面上则相对温和一些,不以一次性彻底压倒对方为手段和目的,而是用套住对方慢慢勒紧绳索的办法,迫使对方内部发生嬗变,主动向自己求和。相对来说,这是一种比较人性的征服。
有人说邓小平的对越战争是在模仿毛泽东17年前对印战争的策略,但是仔细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毛泽东对印战争的战略战术远不如邓小平的完备丰富,中国的对印战争只是做了邓小平前半段做的事情,以后在边境并没有继续对印度保持压力,所以中印战争的收效远不如中越战争,印度仍然无所顾忌地发动两次印巴战争拆散巴基斯坦,中国对此则无可奈何。也有人说邓小平是在模仿以色列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但是以色列人在1967年比邓小平贪得无厌得多,占着阿拉伯的大片领土就是不撤,结果以后在阿拉伯人的反击下差点亡国。所以邓小平的战略战术跟以色列人的也有天壤之别。这种新的战略战术有着严格的时间、地域限制,超出这一限制,事情的发展就会走向反面。以色列人1982年发动的第五次中东战争,美国人1986年出兵利比亚、1991年发动海湾战争,俄罗斯人2008年出兵格鲁几亚,多多少少都是在模仿邓小平的战略战术,均取得重大成功。但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突破这一时间地域限制的尝试就遭到了失败,美军攻进伊拉克就长期赖在那里不走了,结果在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后还是灰溜溜地撤了出来。事实证明,美国人冲进去自己把萨达姆活捉后干掉的办法,远不如邓小平在外面把黎笋活活搞死高明。邓小平对付越南的战略战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可谓开辟了一个新时代,21世纪的大战略家应该好好研究。
可惜的是现在西方的学者和专家对邓小平和中越战争完全持一种漠视态度,没有看清现在的世界正是1979年邓小平的一意孤行造成的。他们除了喧宾夺主、连篇累牍地赞扬里根、老布什、斯瓦茨科普夫及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外,极少量关注中越战争的宣传就是在宣扬中国在局部遭受的那些无关痛痒的挫折,拚命向全世界暗示中国在战争中遭到了失败。但是这样的宣传在被他们无限吹捧的越南人那里都得不到共鸣,如果时间还能倒流,越南人是绝不会再去尝试中越战争那样的“胜利”的,而中国人则会100%地再来一次“失败”。西方人忘了,1979年战争开始以前,全世界(包括越南)都认为中国军队不是越南军队的对手,在这种氛围下邓小平对越南发动那样规模的战争所具有的胆略,是西方没有的,或者说全世界只有邓小平一个人看清了越南的份量有多重。以后的事实证明邓小平判断准确,而其他所有的人都看走了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