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外诊断网
体外诊断网是检验医学和体外诊断行业专业媒体平台、分享学习平台,在这里可以:1、了解IVD行业即时资讯、知识、产品;2、认识众多中国检验医学行业;3、认识超过10万IVD行业成功人士;4、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企业知名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价值投资家  ·  2月7日操作公开,今天中午大盘3315.41 ... ·  18 小时前  
价值投资家  ·  2月7日操作公开,今天中午大盘3315.41 ... ·  18 小时前  
飞哥带你看市场  ·  多看少动 ·  2 天前  
飞哥带你看市场  ·  多看少动 ·  2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传媒和计算机推票凶一点,电子反而推的含蓄。按 ... ·  3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别怕啊,咱这把也不是2018那会儿没打过,这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体外诊断网

IVD全球第二易主

体外诊断网  · 公众号  ·  · 2024-12-10 11:45

正文

来源:医深观

作为“全球并购之王”,丹纳赫从1986年上市至今,累计已收购600多家实业公司,股价上涨超700倍,堪称资本神话。


2023年公司诊断业务全球营收95.77亿美元,排名全球IVD市场第三。



01并购之王


成立于1969年的DMG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就是丹纳赫的前身。1984年,公司创始人Steven和Mitchell将公司改名为丹纳赫。


最初公司业务集中在制造和环境领域,主要通过收购一些中小型公司来扩展业务组合。20世纪80年代,丹纳赫借鉴了日本丰田的精益管理,并发展出独特的丹纳赫并购管理体系(DBS),专注于持续改进、浪费最小化和生产效率最大化。


基于DBS,丹纳赫对于并购公司有一整套成熟的筛选逻辑。


从目标市场来看,丹纳赫专注于高技术、高壁垒、高毛利的利基市场,市场规模通常超过10亿美元,具备长期增长动力,且没有优秀的大型公司作为竞争对手。


从标的企业来看,丹纳赫并购的往往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产品组合丰富、技术优势明显、市场地位突出,已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


从管理体系来看,并购公司的管理层要愿意接受丹纳赫的DBS文化,愿意在被并购后应用DBS创造价值。这对于丹纳赫来说,是原则和底线问题。


伴随着并购的加速,公司业务构成也从90年代早期多元化经营,到2000年初期工业化产品为主、辅以部分医药和环境业务,到2010年后逐步向生物制药等大方向转变;经过多轮结构调整后,最终丹纳赫形成以生命科学、医疗诊断,环境与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三大业务板块。


就诊断业务而言,早在2004年,丹纳赫就通过收购雷度米特(Radiometer)首次进入IVD领域,在后续的10多年里,公司又通过稳扎稳打的并购,将诊断仪器板块的产品线进一步丰富,成为公司目前高速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引擎之一。


比较重磅的并购交易包括:2011年68亿美元收购Beckman Coulter(贝克曼库尔特)、2016年40亿美元收购Cepheid(赛沛)等。


其实丹纳赫不光热衷并购,还擅长做拆分。比如,2016年,丹纳赫进行了自成立以后最大规模的公司拆分,单独成立了一家新公司Fortive,将专业仪器仪表和工业技术两个部门拆分出去,目前这家公司已独立上市。


2019年,丹纳赫又把自己的牙科部门,包括Nobel Biocare、Ormco和KaVo Kerr等公司拆分出来,构成了全新的集团公司Envista(盈纬达),并成功在纽交所上市。


通过多次公司分拆,丹纳赫保持住了高敏捷和高灵活,公司资本也在持续增值。时至今日,丹纳赫已成为生命科学及IVD领域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公司市值已超过1600亿美元,并连续20多年荣登《财富》500强榜单。



02未来趋势


‌‌丹纳赫目前的主营业务可分为生命科学、医疗诊断,生物技术三大板块。其中诊断业务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占比约40%。



从具体业务来看,丹纳赫的特种诊断业务主要包括徕卡生物(Leica Biosystems)和雷度米特(Radiometer)两个部分,这两家公司分别在病理诊断和护理诊断中占据全球领导地位;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 Coulter)是丹纳赫核心实验室业务的重要支柱,涵盖化学分析、免疫分析、血液学、尿液分析、微生物学及自动化等多个领域;而丹纳赫的分子诊断业务,主要包括赛沛(Cepheid),尤其是呼吸道和非呼吸道检测方面,具有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



近些年,在高级染色和数字病理学的带动下,丹纳赫的特种诊断业务继续保持高增长。丹纳赫的核心实验室业务,中国市场方面受到带量采购影响,但在北美和高增长市场的带动下依旧然实现了同比增长;而丹纳赫的分子诊断业务随着新冠的红利消失,出现大幅下滑。


目前,丹纳赫通过CLIA/CAP实验室+设备+试剂的形式来更多的抢占诊断市场。


试剂方面,丹纳赫推出的甲流/乙流/新冠/RSV四联检能同时鉴别多种病毒,最快阳性样本检测耗时 25 分钟,受到了市场的极大欢迎。仪器方面,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GeneXpert®系列,奠定了分子POCT仪器的行业标准。


从2024年前三季度的财报来看,丹纳赫以71.50亿美元的营收已经超过雅培(68.21亿美元),成为全球IVD市场第二。



03中国市场


丹纳赫踏足中国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旗下的贝克曼率先在江苏省苏州市建立了试剂工厂。


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2022年丹纳赫又启动了4.0 本土化战略,仅仅两年就在本土制造和供应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比如旗下贝克曼库尔特率先将AU5800高速生化分析仪落地苏州工厂,获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首台国产AU5800也于2022 年12 月正式下线。


而丹纳赫在中国IVD市场主导的全资收购案例并不多,但是其投资步伐在近些年却大步迈进,从丹纳赫创思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该公司有点像丹纳赫旗下专门做风投(VC)的平台,成立仅仅数年却已经投资多家中国IVD企业。


目前,丹纳赫旗下已有多款产品实现本土制造与研发。比如继去年底ABL9血气分析仪国产化后,雷度米特(Radiometer)实现了AQT90 FLEX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国产化成功;而Mateo FL是徕卡生物(Leica Biosystems)显微产品线中首款在中国研发、生产并面向全球销售的中端产品。徕卡显微系统已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面国产化能力;此外,贝克曼库尔特已经实现所有主要设备的本土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丹纳赫目前在华最大单笔投资(1亿美元以上),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丹纳赫医学诊断平台研发制造基地项目,首期工程已于2023年竣工投产,将由丹纳赫旗下贝克曼库尔特诊断、雷度米特等运营公司共享。该基地已引入了来自日本、德国、美国、丹麦等国家的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生产线,并持续加速零部件本土采购。


更值得注意的是,丹纳赫北方总部及合成生物制造共性技术平台于今年1月落地北京昌平。显然,丹纳赫在加速本土化进程,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及挑战。



为了方便体外诊断网的读者粉丝朋友们沟通交流,我们特成立体外诊断网全国第171群!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入群踊跃发言!

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预约直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