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日报
权威 速度 温度 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自贡网  ·  “史上最严车检来了”?真相是→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华中农业大学通报学生“虐猫”事件 ·  5 天前  
四川日报  ·  8:2!中国击败日本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日报

“人类非遗”里,有中国人的2种新年啦!

四川日报  · 公众号  · 四川  · 2024-12-05 23:46

正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中国春节成功申遗,又一种中国人的“新年”列入“人类非遗”!

2024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会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羌年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请获得通过。著名非遗保护专家、四川大学教授李锦表示,此次羌年的转名录,不仅再次确认了全世界对羌年非遗价值的认可,也意味着在中国政府卓有成效的保护措施下,羌年的濒危程度已大大减小。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羌年,四川地区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以祭天祈福、感恩还愿为主题。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羌族民众共同举行仪式,敬祭诸神,驱秽庆收、还愿祈福;男女老幼身着盛装,集体欢庆。羌年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保存且延续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是集民间信仰、口头传统、法事技巧、歌舞表演、技艺展示、知识传授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羌年活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带来重创,羌族文化的传承与羌年活动的实践面临现实困境,羌年存续岌岌可危。2009年9月30日,羌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供

15年来,羌年的保护传承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介绍,“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保护羌族文化,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代表的举措,从文化空间、活动实践、传承、传播、研究、振兴等方面进行规划建设,羌年保护传承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传统羌寨村落与祭祀活动场所得到全面修复,部分羌年传习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提升改造,通过从社区到学校的教育,强化了羌族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参与羌年传习实践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此外,羌年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收徒传艺,羌年研究、展示、传播都成果不断,甚至“非遗+旅游”的方式还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供

2023年12月,中国政府与文化部门在羌年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知晓并同意的前提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将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请,最终成功通过,彰显了中国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效,也是国际社会对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方式的认可。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四川还将深入挖掘羌年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阐释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及其当代作用和应用途径,扎实做好系统性保护、健全保护传承体系、加大传播普及力度,推动羌年在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四川日报官方微信

猜你还想看


邹敬园等24人,记大功!
3-0!“莎头组合”拿下奥运后首胜
上任3个月,成都市龙泉驿区政协主席张军被查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欢迎关注四川日报视频号

编辑:李欣蔚
校对:曾沧海
责编:陈雪莲
审核:孙琪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