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9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精神疾病12月患病率为9.3%,终身患病率16.6%(均不含老年期痴呆)
其中,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尤其严峻。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
,24.6%的青少年抑郁,其中重度抑郁的比例为7.4%,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被抑郁所困扰。
那么我们常说的抑郁、焦虑、人格障碍这些心理病症到底是什么?诊断标准是什么?如何帮助他们摆脱疾病困扰?
很多焦虑障碍、抑郁、人格障碍者虽然能够维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但内心却极其痛苦。为了更直观感受他们的处境,韩国画师Sillvi曾在在他的instagram(@sillvi_illustrations)上发布了过一组插画
「
假如心理疾病是怪兽的模样」If Mental Illnesses were Creatures
: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环境、遗传以及应激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的发病都有很大影响。画中一个人
身体在溶解
,ta心脏空洞,跪在地上站不起来。
画中的主体被无数只手紧紧抓住并撕扯,焦虑症者像被无形的力量所控制,内心是清楚的,但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双相障碍的特征。
他们在某段时间特别high,high到觉得自己是人间的主宰。有时他们又特别抑郁,难过到不想再继续活下去。
心理疾病在学术上可分为以下几类: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以人格障碍为例,因为在类别之间有很多重叠之处,根据DSM-5的分类标准,常见人格障碍共有10种,可被分为A、B、C三个组。
偏执型人格障碍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分裂样人格障碍 (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分裂型人格障碍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B组的特征是情绪状态不稳定和行为不稳定,可能涉及对他人的攻击或控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边缘型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表演型人格障碍 (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
自恋型人格障碍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回避型人格障碍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依赖型人格障碍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强迫型人格障碍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心理咨询师最常遇到精神疾病
目前焦虑症、抑郁症、解离症、人格障碍是多数心理咨询师最常面对的群体,这对心理咨询师的评估技能和实务经验提出极高的要求。
能否准确评估来访的状况、判断来访是否需要精神科药物治疗,都必然会成为考核咨询师专业技能储备及胜任力的的条件。
快速精准的病症识别是心理咨询师重要基本功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需要辅助精神科药物治疗,来访只有在精神科药物的帮助下才能开展和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帮助来访缓解症状,愿意忍耐痛苦话题的讨论。
所以即便咨询师没有处方权,但准确评估可以保证来访尽早接受药物治疗,为来访者提供更有效的专业帮助!
最重要的一点:心理咨询师的准确评估
,
可以大大降低高危的心理疾病者对咨询师自身安全和职业生涯的风险
,
帮助他人第一步是学会保护好自己!
简单心理特邀临床心理治疗领域的资深前辈——周励志医师
制作了这门福利课
《四大心理病症评估干预指南》
,老师将以自己近20年的实务工作经验,为大家讲解最务实的常见精神疾患诊断、治疗历程以及细致拆解案例,手把手带你进入心理实务的工作。
原价1330元,
限时半价秒杀665元
👇立刻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
✅
台大医院精神科住院总医师亲授
✅ 前沿理论 + 实务技巧 + 4大典型病症案例,体系完备
亮点1:精神科专科医师亲授,拥有近30年临床经验!
心理病症的干预难点主要有2点:
1、潜伏性强,很难快速确诊;
2、风险性大,干预不当易危及生命。
如何在初期快速
评估
?何时选择适当的干预技术?
这便要求课程老师一定需要拥有丰富的精神科临床经验,仅仅拥有专业理论和咨询经验还远远不够,秉承这样的要求我们找到了中国台湾精神医学、心理治疗领域的资深前辈——周励志医师。
作为台北市立阳明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台大医院精神科住院总医师,周励志老师每年接待大量精神病症患者,并参与世界前沿的心理病症相关研究工作,而在课程中老师也将与大家分享一手病例与最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