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首长”刘军回归联想,一石激起千层浪。
论事实,人是杨元庆两年前要他走的,也是杨元庆亲自请回来的。论道理,刘军回来并未主管原先负责的移动业务,而是中国区PCSD业务。讲真,刘军这两年小打小闹之后回归顺风顺水的PC战场,是勇气。杨元庆面对移动危局敢于亲斩大将、面对PC变局又敢于知人善用请回来,是老辣。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可是,阴谋论爱好者不这么看啊。什么“刘军身回联想心还在外,这次二进宫必须是善者不来”、“听说是柳传志请回来的哟,所以老柳肯定还是太上皇!”、“杨刘还是面和心不合,以后有宫斗好戏看咯哈哈哈”……
看了这么多瞎编胡扯甚至是纯YY的阴谋论故事,作为一个老兵、大号和略知内情的旁观者,今天我不忍了!下面就来逐一打脸这三大阴谋论。
【刘军坦言“这两年小打小闹”,二进宫热爱的地方才是真勇者】
先戳破第一个阴谋论,“刘军身回联想心没回,载誉回归是来者不善”。
刘军何许人也?为何回归联想能惹出这么大的舆论风波?IT互联网圈对此很熟悉,但行业外的普通读者未必知道。因此得作个必要交代。
刘军,从1993年清华毕业加入联想,一口气干了22年,可以说人生最黄金的年华都给了联想。离职前担任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和摩托罗拉移动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被认为是典型的联想人,被柳传志肯定“有主人翁精神”,一度被外界认为是杨元庆的接班人。当然,他在大众的知名度似乎更多来自于妻子是名模姜培琳,群众的眼球嘛历来如此。
2015年6月2日,刘军突然一夜之间闪电离职,轰动中国IT江湖。一向温和的杨元庆在内部邮件中直言,“(移动业务)拿榔头敲都敲不醒,你们太慢了,在错失机会!”很显然,联想并不讳言,刘军离职是为当时严重下滑的联想移动业务负责。
2017年5月16日,还是杨元庆在一封内部邮件(IT业的内部邮件往往都是抄送全国人民的)宣布:刘军将担任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领导中国平台及中国区PC与智能设备(PCSD)业务,向联想集团全球总裁兰奇汇报。
业界评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区将成为联想全球的核心支点,而且也让人看到了联想新PC的举措和希望。
那么,刘军到底是创业顺风顺水而载誉回归,还是小打小闹不咋地又重归旧主?
卸任后,刘军整整休息了半年22年重担的积压需要舒缓。2016年1月,刘军出任某某某坊董事长,3个月后,刘军又相继成为某某乐董事长和某某家名誉董事长。某某某坊和某某乐,都是前联想员工创办的互联网+品牌,前者是面向中产阶级的电商品牌,靠对联想经销商众筹圈钱起家,离开了联想资源寸步难行。后者是农村社交平台,喵咚家则是互联网家装公司,都与刘军之前摸爬滚打的PC和手机行业没什么关联。以至于业内笑称:“联想的高管跑到卖酒公司和农村刷墙公司当董事长”。
刘军对这两年的经历并不回避,他多次公开说,“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念旧情,碍于面子随便玩玩。”让我看,如果真自己白手起家、顶天立地开创了另一番事业,又何必要回归呢?当一个人彻底抽身之后,才能对原来熟悉的人和事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所谓“跳出画面看画面”,也有这层意思。
这两年的江湖飘荡经历,让刘军对投资的泡沫、互联网的泡沫、众筹的泡沫,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亲身经历了这些小打小闹,也让刘军对联想的战略和文化更加看重。所以,当杨元庆放下过去主动召唤他回归时,他毫不犹豫地重新披挂上阵,挥手告别浮躁的互联网江湖。
中国老话“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你我皆凡人,谁不爱面子?何况是做到这个层面的大佬,面子真是比黄金还贵重!所以,刘军能直面过去、坦言“这两年小打小闹”;亲历了浮躁的互联网创业才发现联想文化的厚重可贵、放下面子二进宫做自己热爱和擅长的PC业务,这才是真正的勇者。
“A级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你呵护!”——还记得苹果教主乔布斯的这句名言么?
【“二号”是杨元庆给的、离职也是杨元庆砍的、回归还是杨元庆请的】
再来戳破第二大阴谋论:“太子刘军回归是太上皇柳传志的钦点”。
我们的电视上充斥着各种宫廷戏,男人看《雍正王朝》这样的权谋党争,女人看《甄嬛传》这样的嫔妃宫斗。看多了一个个脑洞大开,代入感超强,不管什么事儿都往宫斗上安强行加戏。手里拿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就拿刘军离职和回归来说,一言以蔽之:“二号”是杨元庆给的、离职也是杨元庆砍的、回归还是杨元庆请的!
杨元庆的办公桌上曾长期摆放着一张照片: 联想集团一行人十几年前去美国参观英特尔等公司,几人心情澎湃发誓要让联想在十年内成为国际品牌,而照片其中有一个就是刘军,他就站在杨元庆的旁边。
24年的奋斗和付出,刘军和联想有着复杂的故事,也和杨元庆有着难以言尽的情义。2013年1月,杨元庆宣布联想拆分成Lenovo业务集团和Think业务集团,前者包含联想电脑和原移动业务,由刘军负责,奠定了刘军联想的二号人物地位。刘军“二号首长”的名义,是老大杨元庆给的。
但是,刘军离职那一刀,也是杨元庆砍的!2015年,联想的移动业务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再不痛下重手,联想移动会很快沿着一味追求出货量的泥沼沉沦,直至被华为等跨界系、OPPO/VIVO等渠道系、小米等互联网系彻底击溃。人病得严重就得马上开刀,而不是拦着医生只顾着一味输液。开刀就是换帅,换帅如换刀。
作为联想的主人翁,彼时,杨元庆被迫壮士断腕。联想移动经过几次震荡和大调整之后,在高级副总裁乔健的执掌下正逐渐步入正轨。事实证明,他做出了痛苦而正确的抉择。这一刀砍下去,刘军当然痛,但杨元庆也痛。但是为了整个联想的利益,兄弟情义必须抛在脑后。
“我帮了卫哲一个忙,我送他一个伤疤。等到他70岁的时候会感谢这个伤疤,这是我送他的最大的礼!”这句话,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对卫哲说的。后者因为要对欺诈客户事件负责而被立即下课。这个意思,你不会懂,因为你不在这个层面和段位上。而马云和卫哲,杨元庆和刘军懂。
现在,联想最核心的大本营PC业务刚刚被惠普超越。2017年第一季度,惠普PC出货量1310万台,联想出货量为1230万台,虽然惠普只超过联想了仅仅80万台。但是这毕竟是联想五年来第一次丢掉“PC世界第一”的王座,震动行业内外。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北美市场受挫和中国本土市场的低迷。而熟悉国际业务和深谙中国PC市场的,刘军舍我其谁?而且连惠普都在猛挖联想的人,为啥放着熟门熟路又赋闲在家的猛将刘军不用?
据我所知,刘军离职后和杨元庆一直保持着联系。今年4月(注意这个时间点就是联想刚被惠普超越之时),杨元庆密会刘军,希望他回归联想重整中国业务,刘军大有“终于等来了”之感,欣然同意。
刘军在接受采访时怒斥外界谣传,“说我回归是柳总的意愿,甚至传为此还有一次专门的峨眉山夜谈。这些都是无聊的谣传!我只去过一次峨眉山,还是跟元庆一起。”
但是,当事人这些话、这些事实、联想成熟规范的管理体系,阴谋论者看不见,或者假装看不见!只是津津乐道于所谓宫斗谣言。这个阴谋论不但侮辱了刘军、也侮辱了杨元庆、甚至还侮辱了柳传志。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啊!
【联想系高管创业失败多:因为高估了自己和互联网、低估了联想文化和杨元庆】
第三个阴谋论:“联想文化已经落后了、杨元庆能力不足,所以联想高管应该出去创业,肯定混得好!”。看起来头头是道,因此也相当有市场。尤其是忽悠了少数不明真相的联想内部的年轻人。
然而事实却是,联想系高管创业的失败几率极高!尤其是去做大热的互联网。不信?互联网圈已经有段子扳着指头数了一下:“魏骏加盟小米,未见出彩;冯幸加盟乐视,乐视手机陷入低谷;就连孙宏斌投资,贾跃亭也彻底背运……联想叛将,没有给自己带来成功,也没有给别人带来成功!”
当然所谓“叛将”云云帽子扣的有点大,但是列举的不能不说是事实。与此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史无前例的创业狂潮中,有哪个独角兽创业公司是联想系创办的呢?一个也没有!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有三点。
首先,联想系高管的强项在于执行力。众所周知,柳传志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在联想时自然有杨元庆来定战略,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自己执行到位带好队伍就行了。然而创业的不确定性极高,要成功首先就得有很强的战略远见和调整能力。
其次,联想做的实业和互联网虚拟经济的玩法差别很大。刘军坦言,过去两年的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真互联网和伪互联网的天壤之别。他曾严厉斥责过打着他旗号创业的老部下:“不要玩概念,不要借创新做浮躁的事,扎扎实实做好产品、服务、体验,这才是联想人应有的本色”。互联网创业氛围非常浮躁,联想人的文化基因又是“求实进取”,玩起来格格不入。
第三,路径依赖导致离职高管、员工还在用联想的资源创业,这是伪创业。离开联想的前高管和员工,客观上是凭借联想这个大平台的光环赋能的。如果离开之后白手起家,那绝对值得点赞。但如果离开之后做事赚钱还要靠联想的宽容、联想的资源、联想的渠道,这叫啥创业啊?这叫“用联想的资源就业”。如果再打着互联网、众筹、新中产的旗号,借联想的资源做浮躁的事,那就对不起曾经是联想人的经历,更对不起联想的培养吧?如果一边空谈互联网新经济,一边借联想的渠道和资源行众筹圈钱之事,这充其量就是依靠联想体系的吃旧杀熟。如果产品不扎实,服务靠模仿,文化靠抄袭,只纯粹靠联想的体系发展自己,那就是对联想的伤害对公众的误导。
杨元庆刘军童夫尧都是国际级的科技领军人物,出于自己的身份、职业纪律和风度,对于借助联想体系的依赖型创业并不愿意直接表态,但内心深处的反感不言而喻。
再来说杨元庆。过去两年,个别媒体小圈子“批杨元庆”一度甚嚣尘上,甚至成为某种莫名其妙的“政治正确”。为什么对联想的拍砖吐槽的火力几乎全都对准杨元庆?联想已经成功了30年,是非功罪,难道可以因为一个产业的自然衰退去责怪一个最劳苦功高的杨元庆吗?那些出走之后冷嘲热讽老东家的前联想高管果真那么无辜?这个锅不能杨元庆一个人背吧?该走的人终归要走。无关对错,只是问一句:只是走掉的人和坚守的人,谁更值得家里人尊重?
在本业PC上,杨元庆率领联想在PC这个基石上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做到了极致。这一点无人可比,从发展本业这个角度,如果说杨元庆不是合格的CEO,那全世界不知道谁才是了。再说移动业务,转型何其艰难?无异于企业的第二次生命。联想历经30年产业更迭,依然不断发展壮大。从做电脑、收购IBM的PC业务,到做大手机、移动互联网、收购摩托罗拉、收购IBM服务器业务,连续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转型。不但没有衰老,似乎还一直在“生长”。要知道,多少欧美IT巨头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这里面,不是杨元庆的掌舵之功和联想的文化支撑是什么?何况,从大历史的格局上看,移动这场战斗并未结束呢!
“打虎亲兄弟,我跟元庆20年结下的联想之情,是很多人难以理解,也很难被挑拨的。元庆的国际视野宽广胸怀,很多人看不透。看到现在联想业务的某些小波动,很多人甚至包括媒体都对元庆有很多误解,认为元庆是守业之帅,不会创新。但实际上,元庆对联想的深刻贡献被忽视了。他做的很多低调而重要的事,成就了昨天的联想,我在外面亲眼目睹了很多浮躁的小事,才更加理解,未来的联想同样要靠元庆务实,不浮躁,国际视野和大局观。”当事人刘军的肺腑之言,令人动容。
“出走联想去互联网创业”这股风刮的很猛,但大多数的结局却不大妙。在的时候百般挑剔,走了才知道联想文化的厚重。站着说话觉得杨元庆如何如何,自己创业才知道跟人家差的太远。
一句话,不少出走联想创业的人,高估了自己和互联网、低估了联想文化和杨元庆。
【结束语】
刘军在外两年小打小闹,并不顺利。刘军回归是杨元庆的主张,联想子弟兵血浓于水没有隔阂。出走联想创业看起来很美,却失败者居多。这就是“刘军回归联想”的事实与真相。
我一直认为: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决策信息不透明、文化上的帝王权谋术发达,这两者双重作用导致了一个无奈的结果——吃瓜群众酷爱阴谋论。所谓“不明真相”,有时候是“不肯相信真相”,人性的弱点在于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那些造谣、传谣、信谣的人,如今肯醒醒了么?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扫码关注。
预告:Apollo大生态圈
点
"原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