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时候,我们不是讲了恒生科技指数吗。
平心而论,这并不涉及到什么吹不吹的问题,不论是A股的那些核心公司,还是腾讯、美团这些公司,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市场环境在出现变化。
比如港股,在史无前例的连跌4年之后,想卖的人,不得不卖的人,基本上卖得差不多了。
当前港股通的占比越来越大,港股市场内加入回购的公司数量与金额也越来越大。
港股自身是受限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没有错,但下行能下行到多少,还是取决于公司自身的质地。
一旦股票市场与‘融资市’这个目标还是脱离,走向‘投资市’,那最终能够被资金看上的是什么公司?是炒概念的吗?还是真正有东西的公司?这真的值得我们去思考。
所以,我个人觉得:
当前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是市场背后在默默发生的改变,而不是每天去参与到各路题材无限轮动之中。
节后反弹的那段时间,基本上人人都在回血,在赚钱。
而最近这快一个月的行情,又把不少人打回了原形。
哎,之前犯过的错得总结,才有可能避免下次犯错。
否则,每一次的反弹都容易是账户的阶段性高点。
●
Part 2.
今早,有关于券商融券暂停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不过,市场对此并没有什么大的反应。到了收盘之后,消息又称券商被暂停的融券又重新恢复了。(融券券源相较于之前有所减少)说到底,融券短期暂停是不会对市场趋势产生逆转性的作用,即锦上添花可以,不能雪中送炭。
昨夜,美国CPI的数据再次超预期,CPI超预期意味着美国的通胀可能还在超预期,美联储的降息预期被压低。
美股对此有一定的反应,但黄金、白银反应并不强烈。
之前我们提到,市场对于黄金的定价可能在发生逆转:
黄金从承接美元流动性的资产转变为对全球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工具。
那么这时候会有一个问题:
如果流动性因素在黄金上涨之中并非主要逻辑,那么铜等非贵金属呢?
驱动铜价上涨除了供需之外,只有流动性。
近几年铜的供需情况并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即没有出现供给非常紧张的情况),若后者预期会减缓,铜上涨的逻辑是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点,我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觉得它是值得好好去思考的点。
如果真受到影响,那么商品的布局范围是有可能会被锁紧到贵金属的。
最后关于市场的行情:
本周开始我们就说了,历来4月的行情都不会好做。
4月中旬下可能会是调仓的机会,所以默默看过去吧。
8000多亿的成交量,10分钟轮动一个题材,有啥意思呢。
今天,我没操作。
继续持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