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良师亦是这样。再牛的机构也抵不过适合孩子的老师,回龙观社区网
《良师易有》
栏目正式上线,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同时和老师深度沟通,全面客观的分析老师的专业和授课特色,帮助回龙观广大家长寻找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老师。
对于孩子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了,无论孩子学习哪种专业技能,选对一个适合自己的好老师,都是及其重要的,如果老师不好,就是浪费孩子的时间,浪费家长的时间!
今天给大家
介绍的是
声乐表演领域的老师—— 曹美莹 。
曹美莹,花腔女高音,2010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声乐表演系,进修于中国音乐学院,着重艺术歌剧表演,之后一直从事艺术指导。
中国音乐学院全国社会考级委员会评委,国际华人艺术节声乐大赛评委。
活跃在欧洲歌剧舞台上的著名华裔女高音之一,她泉水般动听的嗓音和得体优雅的扮相让无数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意大利媒体更是评价她为
“东方的夜莺”
。
2011年获全国“金钟奖”声乐大赛湖北赛区第二名。
2014年受邀参加cctv圆梦春晚栏目担任嘉宾指导老师;次年指导了热播电视剧《二婶》的片头曲“沉默不说”。
2015年9月获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所教授的学生纷纷在国际国内各项声乐比赛中崭露头角,并获得优秀的成绩。
童声期:
歌唱要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真声加技术技巧。
变声期:
歌唱专业技术要从自然转到专业的领域,大量运用假声,混声来取代真声,把混声与真声相结合。(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没有专业的转变从而导致告别声乐这条路)
成人专业期:
专业的发声,用气,技巧以及歌曲的背景相结合。好的歌唱基础,人文的了解才能造就好的歌者。
1、专业方面: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要做技术的准备,也就是说将自己当成乐器来训练自己的身体,这是体育课,不牵扯情感和文化的内涵。
2、文化修养方面:
作为一个乐器的演奏者,又要对自己进行把控,如何把控?就必须有文化的调动,从这两方面来训练才是得当的。
曹老师愉快的的教学理念,把专业转化到孩子们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因材施教,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掘每个学生的擅长方向,根据他的能力积极发挥他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更加出色的自己。
声乐这不是简单的声音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演唱讲究气息,气从哪儿来?
从情感来。
情感从哪儿来?
从文化来。
有了文化就有了底。有了依托的情感,气息就是充沛的,这个气息迸发出来的声音,也就是有张力。
从自己学生口中得知,他们身边有很多小朋友已到变声期,由于没有专业的变换演唱方法,导致声带疲劳,演唱自然难以控制,导致高音破音,气息不稳等问题,
孩子也会在变声期的失利中产生自卑。
其实,变声期阶段,孩子发音器官的血液供给增加,声带闭合较差,容易疲劳,特别是唱高音时非常容易破。所以一定
要在孩子变声前半年就开始学习专业发声方法开始过度,
当变声期间到来时,就已经轻松掌握并且融合变声后的声音,完全不会有变声期间的各种心结,从而放弃了音乐的兴趣!
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喙、爪子、羽毛都已经老化,这时它必须飞到悬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让新的喙长出来,把指甲拔掉,让新的爪子长出来,把羽毛拔掉,让新的羽毛长出来,五个月以后才可以重新飞翔。这样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变声期也是这个道理,声音转换代表着童声已经结束,就需要重新掌握新的歌唱技能,掌握好了之后,就像是老鹰一样变得更棒的翱翔于音乐的世界。
获取曹老师课程添加小编吧~
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安装“邻友圈”APP参与更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