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博指数
清博是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服务商。目前已有6大SaaS平台,用户数51万+,覆盖新媒体运维、产业研究分析、行业趋势洞察、融媒体运营等多项服务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物志  ·  瑞幸涨价,「背刺」返乡打工人 ·  昨天  
MINISO名创优品  ·  【上新通知】迪士尼米奇“趣享生活”系列上市 ·  2 天前  
中核集团  ·  新春走基层 | 媒体镜头下的中核坚守者 ·  2 天前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博指数

舆言干货|突发事故中官方信息及行为,可能诱发次生舆情

清博指数  · 公众号  ·  · 2024-04-08 18:24

正文

在突发事故发生时, 官方信息的发布行为和内容对于控制舆情非常关键 。不当的信息发布不仅无法有效解决公众的信息需求,还可能引发所谓的次生舆情,即因信息处理不当而产生的新一轮舆论危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 官方信息发布在突发事故中可能引发次生舆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01

官方信息缺位

事件进展等关键信息需求未满足


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事故 中,首先发布消息的仅关注了救援结果,发布了营救人数而未提及伤亡情况,导致公众对官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疑问。随后,官方发布的信息前后不一致,进一步加深了公众的不信任感。这一例证显示,官方在信息发布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公众对信息的敏感性和需求,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对伤亡情况的关心。为避免类似问题,官方在发布信息时应确保信息的 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度 ,及时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避免留下信息真空,从而减少次生舆情的产生。




02

官方回应滞后

被质疑工作不力及缺乏人文关怀


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事故中,官方对家长关切的回应滞后,甚至出现了阻拦家长见到孩子的情况,引发了公众对官方人文关怀缺失的质疑。官方的不适当行为被媒体和自媒体放大,导致舆情进一步恶化。这一部分反映出,在危机管理中,官方 不仅要及时发布信息,还需展现出对受害者及家属的关怀与尊重 ,以增强公众对官方的信任和支持。



03

非官方信息源传播易引发猜测

公信力下降


当官方信息发布缺失时,非官方信息源如“一位居民”、“知情人士”、“一位商家”的言论容易被放大,这些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容易引发公众的猜测和不安,从而降低官方公信力。以齐齐哈尔事故为例,非官方信息源的广泛传播显示了在官方信息缺位的情况下,舆论如何被非官方信息所主导,导致公众对官方信息的信任度下降。官方应认识到在信息传播中主动把握话语权的重要性,通过 权威渠道及时、准确发布信息 ,以避免非官方信息源对公众认知的影响。



04

官方信息发布涉及基本错误

导致次生舆情


在信息回应过程中,即便是小的错误也可能被放大,成为公众攻击的焦点。如在官方回应中出现的基本错误,如数据不一致、语法错误等,都可能引起公众对官方专业性和态度的质疑。官方在发布信息时应 加强审核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 ,以免因小失大,损害公众信任。


05

成也金句,败也金句

符号式传播杀伤力最大


在舆情管理中,一些官方发布的“金句”可能因其符号化特征被广泛传播,影响巨大。 正面的金句可以增强公众对官方的支持和信任 ,如某文旅局的积极表态“谁砸了甘孜旅游的锅,我砸他饭碗!”,增强了舆论对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信心;而 负面的金句,则可能引发公众的强烈反响 ,如近期河北初中生遇害事件中,校长对未成年嫌疑犯的不当定位,称“马某成绩比较好,能做出如此恶性的事情,完全出乎意料”。官方在信息发布时应 谨慎使用关联人物语言 ,避免因言辞不慎引发不必要的舆论危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