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业专利观察
聚焦和分享全球各领域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理念、经验与策略,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战术应对。有原创,有转载,有海外经验,有中国实践。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独角兽500强……,统统都到碗里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体育  ·  梅西特朗普捧场 美国春晚的流量密码 ·  3 天前  
体坛周报  ·  热议 | ... ·  22 小时前  
体坛周报  ·  热议 | ...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业专利观察

高通盈利模式,遭遇严峻挑战

企业专利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3-05 23:59

正文

作者:黄莺


2024年3月5日,今日之星非vivo莫属。

华为和中兴通讯在同一天,宣布与vivo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从两家公司发布的官方口径来看,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在于 两份声明都提到这是一份相互尊重对方知识产权的协议,也就意味着这是中国企业之间对于各自拥有的专利价值的认可,这与华为和中兴通讯是以许可人身份,以及vivo是以被许可人身份无关,因为三家企业的标准必要专利都是位于全球前列的,关键点在于vivo拥有的专利同样被华为和中兴通讯认可,这一点更重要。

这背后也就意味着,虽然vivo还是许可费的净支付方,但是相比之下,抵消之后vivo需要缴纳的专利费会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确实做到的双赢。

不同之处 有两点: 一是 华为的声明中明确提到了是涵盖了5G的许可,但是中兴通讯的声明中较为笼统,并未就具体许可领域进行说明,但是随着5G手机已经很普遍,可以猜测此次许可应该是包括5G在内的; 二是 华为的声明中,着重提到了“ 这份许可协议体现了行业正在 共同投资基础研究 ,并致力于将 基础研究技术标准化 以共享创新成果 ”,显示出华为承认vivo在创新和基础研究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就是承认vivo专利的价值基础,中兴通讯的声明只是提到了“彼此在通信领域标准贡献的互相认可”,比华为对于vivo技术重要性的描述程度含蓄了一些。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同于以往交叉许可声明由交易双方同时发布,此次vivo表现的一如既往的低调,既没找到官方声明,在华为和中兴通讯的声明中,亦没有vivo知识产权负责人的表态。所以,这符合vivo一直以来的务实的作风,其实在专利许可上,vivo虽然经常被业内形容为潜伏在OPPO之后的企业,但是在许可交易上,vivo团队的专业性在业内还是值得称道的。

相比于华为和vivo达成的协议在预料之中,今天中兴通讯能发布与vivo达成交叉许可,其实是出乎很多人预料的。

中兴通讯的专利货币化之路与华为相比,并不顺畅,虽然中兴通讯和华为一样,也先后与苹果(2020年10月)和三星(2021年7月)达成了许可,但是与华为已经和OPPO、小米等国内手机企业早早签约不同,中兴通讯在国内的许可进展推动显然遇到了不少阻碍,因此不得不寻求诉讼途径,起诉OPPO和vivo等。

2022年11月,我们有报道《 中兴通讯向vivo开征专利费 》,不久后 中兴通讯起诉了OPPO ,到2023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出了一项无效决定,在vivo的挑战下, 中兴通讯的一件专利被宣告部分无效

目前来看,中兴通讯与vivo能率先破冰,很可能除了专利之外,双方在其它方面也有深入的合作。例如,vivo的5G团队在2016年开始就对 毫米波核心关键技术预研,期间与中兴通讯有过技术上的合作,或许也是能促成双方率先签约的外部因素。

仔细观察,这次交易达成时点,正处于中兴通讯的一个出售的专利在美国法院经历转折的时间点。今年1月初,美国德州东区法院在审理一起中兴通讯出售给NPE公司G+起诉三星的案件中, 陪审团判罚了一个一个非常高的金额6750万美元,以及到2038年的损害赔偿 。这就间接证明了中兴通讯的专利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仅凭借三件专利就可以获得如此高的赔偿额,让很多专利权人又嗅到了在欧洲市场对专利权人施加更多限制后,美国似乎又重回对专利权人友好的姿态。但是本周Gilstrap法官又推翻了陪审团的这一高额判决,需要重新计算损害赔偿的合理版税。但是无论怎样,中兴通讯的原专利价值是经过了法庭的验证的。这一点可以为中兴通讯日后的许可工作带来一定的说服力。

可以看出,无论是华为和中兴通讯相互承认vivo的专利价值,还是美国法院承中兴通讯的原专利价值。一个总体趋势就是,中国在5G或4G上的一些技术贡献,正在越来越被市场的自发行为所接受和认可,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局面。

随着中国专利价值被相互认可,以及被更多的国外公司所认可,就像今天华为同时发布的与亚马逊达成许可一样,中国专利在世界专利的地位和价值的提升,也就意味着传统的西方专利价值链的主导者的利益势必会受到影响。

其中,诺基亚在与OPPO、vivo的两年多纠纷中,已经最终不得不承认了中国专利的价值,那么真正在手机产业链,或是全球专利许可价值链上,获取最大利益的高通公司,其以专利许可作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商业模型,必然会受到这些相对低廉的许可协议的影响。

在国际同行的可比协议压力下,下一步,高通在与中国手机企业的许可谈判中,是否会放下“高傲”的身段,降低其许可费,就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根据高通的财报,2022年高通以专利和技术许可为主的部门营收 63.58亿美元,占整体营收的14.38%,可以说都是利润。另据瑞银评估,2022年,仅苹果一家为高通支付的专利许可费就有19亿美元,按照体量,三星也可能与大体相似,会略少一些。那么高通剩下的20多亿美元的许可费收入,可以认为基本上都是中国企业缴纳的。

所以,不光是苹果苦高通久矣,甚至收购了Intel的基带业务试图摆脱对高通的依赖,中国厂商更是滴着血在向高通缴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