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行青年
银行青年【原名信贷】,51万银行人生活学习的平台。专注报道银行、信贷、政信融资、不良资产、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是银行一线员工必读刊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江苏疾控最新提示 ·  18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江苏疾控最新提示 ·  18 小时前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只因家人往水里加了点…… ·  3 天前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只因家人往水里加了点…… ·  3 天前  
929南通交通广播  ·  女子追剧险失明?只因一个习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行青年

银行如何留住银行客户

银行青年  · 公众号  ·  · 2020-11-12 21:40

正文


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因此银行应当怎样留住客户,让客户心甘情愿留下来呢?

一、注重服务细节

当银行服务发展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细节成为吸引客户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不能在大的方向让客户感受到差异,那么细节就会成为抓住客户的关键因素。

首先,在网点环境上, 为客户提供一个精细化的软环境,在布置上最好温馨一点,摆放一些鲜花盆景作为点缀,让客户看见就觉得心情愉悦,网点内提供免费的WiFi,设置一些可供人们休息的地方,并配备一些免费的报纸茶果点心,提供便民用的老花镜,雨伞架,给予客户方便。

其次,在服务上要注重细节, 更要有主动服务的意愿,工作人员如果在网点内看到客户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客户对网点的一些智能设备的操作上有困难,应当及时上前,指导他们操作,还要学会察言观色,注意观察网点不同的客户,从他们的肢体语言以及面部信息上洞察客户的需求,并有针对性的对客户进行服务。


如果客户在办理业务的时候遗忘了什么物品在营业厅或者柜台上,应当对其进行妥善保管,并及时与客户取得联系,不断增强自身的技能,提高自身服务效率,做好一次次分流减少柜面压力,为客户节省时间。

最后,就是服务态度上面。 银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单纯的只靠模式化公式化的微笑服务是不够的,更多的其实应该是让他们感受到温情。

很多客户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客户心里都是比较脆弱的, 他们有些行动比较迟缓,对银行的各种单据的填写也比较困惑, 有的时候你小小的一个不耐烦的眼神和动作都可能会伤害到他们, 因此,作为银行的服务人员,你一定要给与他们充分地尊重与关怀,在他们进门时热情同他们打招呼,耐心指导他们填写单据,对他们进行贴心问候,适时给他们递上一杯温水,与他们聊聊天,在他们办理业务结束的时候微笑送别,让客户从头到尾都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二、提供价值

最具盛名的营销大师弥尔顿曾经说过;“想要赢得有利可图的客户,唯一的办法就是为客户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价值。” 银行想要真正留住客户,就必须为客户提供价值。 客户转走存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可能是熟人委托,有可能是看中了他行更高的收益,甚至还有可能只是看自己身边的人都选择了别行的某款理财产品,自己也跟个风等等。

前者是为了情分,后两种是利益所求,但俗话说得好“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无论客户是因为什么原因想走,你都不要急于跟客户辩驳,更不要与客户起冲突,明确自己的目的,然后努力去说服客户。

如果是大银行,你就同客户将讲收益,如果是小银行,你就跟客户讲安全,打感情牌,帮助客户自助识别风险,如果客户单纯跟个风送一点小礼品安抚客户,或者在网点权限范围之内做出适当的让步,让客户觉得自己受惠了,如果客户是碍于熟人,你就为客户分析利弊。

人对金钱方面总是会有高出一般人敏感度,客户尤其是大客户都是非常注重自己的金融信息安全的,而这个可以作为你说服客户留下来的突破口, 因为有的时候客户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你需要友善的对客户进行提醒,不要轻易将自己的金融财产信息泄露给自己的熟人朋友,否则将来出了问题,可能都不好意思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客户这个时候肯定会有所动摇,你可以趁机趁热打铁,顺便向安利一波我们银行对金融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以及私密性,客户最终一定会选择留下来。

三、发挥身边人或者同事的影响作用

有一句话叫做“我们听过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因为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影响的不是给我们说道理的人,而是我们身边的人, 研究表明,群体中只要有5%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然后放手让群体效应充分发挥作用,就会有90%的机会促使整个群体做出正确的行为, 组织可以培训给你无数个技能,却无法培训一个人面对世界呼吸吐纳的基本界面,人是群体类动物,身边人能带给一个人的影响力是无法忽视的。


举个例子,小明是一名银行职员,有一天银行开门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奶奶准备进来存款,后来老奶奶发现自己走错银行了准备离开,小明看见外面正下着雨,就走上前把自己的伞借给了奶奶,还一直将老奶奶搀着送到门口,虽然老奶奶并不是该银行的客户,但是小明对他的态度一直非常好,结果老奶奶一感动,最后决定将自己的一千万存款都存在这个银行了。


你乍一听到这个故事是不是顶多就是几句感叹,但是并不会在你心里泛起什么波动,但是后来你发现,这个故事里的小明就是你行的某一位同事,而且你们还经常见面,这种在你心里掀起的波澜绝对要比所谓的“故事里的人”要强烈的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