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报名直播
孙飘扬复出三年,医药江湖见证了恒瑞的深度蜕变。
恒瑞给出的2024上半年成绩单显示,营收同比增长21.78%至13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8.67%至34.32亿元,恒瑞打破了自己的纪录,并宣告重回高增长状态。
而其背后最大的支撑是创新药成果的加速兑现,创新药收入达到66.12亿元,占营收比重48.61%,若加上来自德国默克1.6亿欧元的BD首付款,恒瑞创新药收入已经跨过了50%的分水岭。
这份半年报,昭示着恒瑞已经迎来了一个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起点。
而近期,恒瑞的创新迎来了密集收获期,在创新转型的后半段,恒瑞正在将更多支点兑现。
在正式披露半年报之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恒瑞的创新药板块在研发和商业端,均迎来了诸多好消息,创新转型正在不断提速。
在商业化方面,8月27日,恒瑞靶向IL-17A单抗
夫那奇珠单抗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这不仅是恒瑞第17款创新药,也是其在自免领域的首款创新产品。
IL-17A是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热门靶点,诺华的FIC药物司库奇尤单抗已经成长为年销5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其在国内的商业化同样非常成功,2020年至2022年,销售额已经从5亿元爬坡至35亿元。
而随着恒瑞的入场,为国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的同时,夫那奇珠单抗也有望在恒瑞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加持下,瓜分司库奇尤单抗的市场份额,为恒瑞提供可观的创新药收入。
夫那奇珠单抗的上市,为恒瑞的创新药板块打下了又一关键支点。同时,
恒瑞的
HER2
ADC新药SHR-A1811以及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片也迈出了商业化方面的关键一步。
9月2日,CDE官网显示恒瑞的SHR-A1811拟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十天以后,9月13日,恒瑞宣布SHR-A1811的上市申请获得NMPA受理,并且纳入优先审评。
在国内,目前已有三款HER2
ADC上市,科伦博泰的A166正在上市审批中。而SHR-A1811对标的是最强的HER2
ADC
DS-8201,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并且恒瑞在乳腺癌领域的布局深厚,手握如HER1/HER2/HER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吡咯替尼,同样是在恒瑞的商业化能力加持下,两者有望组成黄金搭档,在HER2阳性乳腺癌乃至实体瘤市场大展拳脚。
9月5日,CDE官网显示恒瑞递交了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片的新适应症-斑秃。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H2,恒瑞密集递交了艾玛昔替尼片三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这三个适应症有望在2025H1获批上市,届时恒瑞有望在自免创新药领域迎来更多收获。
商业化方面正在兑现更多创新研发投入的同时,
恒瑞在研发端也是取得了许多关键进展。
如9月13日,恒瑞在国内启动了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RS-7535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3期研究,研发进度国内领先,此前该药物的海外权利已经以NewCo模式授权给了Hercules。恒瑞快速将HRS-7535推进至临床三期,有望通过口服的差异化优势,在国内分得GLP-1类药物的一杯羹。
在恒瑞重点押注的ADC板块,除上文提到的HER2
ADC新药SHR-A1811申报上市外,恒瑞在近期举办的ESMO和WCLC大会上,密集公布了TROP2
ADC新药SHR-1921治疗卵巢癌和小细胞肺癌适应症,CLDN18.2
ADC新药SHR-A1904治疗胃或胃食管交界处癌适应症,以及Nectin-4
ADC新药SHR-A2102治疗实体瘤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数据。
恒瑞的早期ADC新药在世界级大会上密集亮相,以及首款ADC递交上市并纳入优先审评,足以说明经过十余年的投入与努力,恒瑞的ADC版图已经逐渐进入佳境。
以上,均是恒瑞作为国内创新管线最丰富、整体研发效率最高的药企,所展现的“王者风范”。
创新转型不断步入收获期的同时,恒瑞也不忘寻找新的方向。正如
恒瑞医药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博士
在
【2024柏思荟年会上】
所言,
“公司的发展策略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一个过程”
。
在中国创新药大出海的背景下,恒瑞成绩平平的BD合作与体量不断增大的创新药板块以及整个行业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甚至在二级市场为人“诟病”。
恒瑞自然也是明白BD可以让自己的研发产生价值的道理。但先前的恒瑞,更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国际上闯出一条路。
而在诸多不确定性影响的当下,恒瑞在BD方面也是迅速做出了战略上的调整。
2023年年初,恒瑞拉拢了基石药业的江宁军博士,这也被视作恒瑞BD转型的关键一步。
这一年,恒瑞给出了完成五起license-out的答案。其中,2023年10月,恒瑞医药宣布与德国默克达成合作,涉及资产包括PARP1抑制剂HRS-1167和CLDN18.2
ADC药物SHR-A1904,这是恒瑞首次与MNC达成合作。
恒瑞与德国默克的这次交易,更具象征性的意义是恒瑞的国际化BD水平向前迈了一大步。
在BD转型取得硕果的同时,
恒瑞仍在寻求BD策略的进化
。在2023年授权给One
bio的TSLP单抗被赚差价后,恒瑞在今年5月也复制了One
bio的这一模式,将GLP-1的产品组合以NewCo的模式授权给了Hercules。
这意味着恒瑞在BD策略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以及
恒瑞想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去参与国内创新药的国际化
,并在其中获得海外创新药玩法的直接经验。
目前,BD已经成为了恒瑞的新增长曲线,并且通过与海外药企、美元基金的合作,有望快速释放出海药物的临床和商业化价值,打造出重磅药物。
恒瑞的BD转型与目前所获得的结果来看,正是验证了
张连山博士所说的,“以前我东西不是卖不掉,而是我没有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