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际媒体舆论正集中关注以色列会如何报复伊朗,尤其是他是否会报复攻击伊朗的核设施和能源设施
,如果以色列真这么做的话,毫无疑问,中东局势必然会扩大,届时纵然伊朗想克制,在内外压力下,德黑兰恐怕也将赶鸭子上架,直接走到台前和以色列爆发大规模冲突。
当下的中东局势可能会促使伊朗的核活动发生转变,促使后者真正寻求核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还担心一个问题:当下的紧张局势是否会促使伊朗的核政策发生转折,即当下的地区冲突会加速伊朗的核武器研发。
(一)伊朗发展核计划的目标一直在变
伊核问题曾是国际热点问题,2015年国际社会曾和伊朗达成一份“伊核协议”,但没过几年,特朗普撕毁了这一协议。伊朗的核计划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对于伊朗核计划的目标,各方说法不尽相同,或许有朋友会认为,既然发展核计划,最终目标必然是要寻求核武器。但从伊朗过去的表现看,他发展核计划的真正目标并不固定,准确地说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起初伊朗发展核计划可能确实想寻求核武器,之所以这样说到底还是为了安全。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和美国由盟友直接变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伊朗的国家安全也遭到严重的威胁。1980年,在美国和海湾国家的支持下,伊拉克进攻伊朗,开启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尽管伊朗最终挺了下来,但美国在伊朗搞“政权更迭”的念头始终未停。此外,伊朗虽然在残酷的两伊战争中挺了下来,但此后数十年,伊朗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一直在不断发生剧变,1991年萨达姆直接被美国打残,2001年美军出兵阿富汗,伊朗的东边多了美国大兵;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伊朗虽然迎来了在伊拉克扩张势力的机会,但毕竟有美国大兵存在,这对伊朗可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说得更清楚一点:伊朗的左右两边遍布美军,如果后者相对伊朗动手的话,则完全可以迅速陆路出兵。从意愿来看,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可是连搞两场政权更迭,在当时的伊朗看来,如果说美国要对自己直接动手,他必然相信。而且小布什曾经列了几个“邪恶国家”名单,就西亚地区而言,塔利班倒了,萨达姆也倒了,剩下的只有伊朗,当时大家恐怕都清楚,待伊拉克和阿富汗局势稳定后,美国对德黑兰出手的概率必然非常高。
因此在当时的背景下,伊朗发展核计划恐怕就是为了研制核武器“保命”,毕竟有核武器在手,美国想动自己恐怕也要掂量掂量。
小布什时代,伊朗发展核计划的主要目标可能是为了安全,毕竟外部敌人一直在窥伺伊朗
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折腾了几年发现自己陷入了战争泥潭,此时面对伊朗的核计划已是有心无力,否则按照小布什的性格,这么好的借口,他必然不会放过伊朗。到了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由于两场战争的消耗和战略重点的转移,美国试图用谈的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这让伊朗发现:原来自己手中的核研发竟然还是一张“王牌”,2015年“伊核协议”的本质其实就是伊朗用“限核”的方式换取美国和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的部分制裁,让伊朗的经济发展能够有一定的空间。2015年过后,伊朗的能源正常出口,西方的外资大规模进入伊朗,伊朗的经济发展有了快速提升,社会就业问题也得到大幅解决,这恐怕是几十年来伊朗首次尝到重返国际社会的好处。
后来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两国互放狠话,伊朗多次表示要重启核计划,提高铀浓缩,但从2018年至今,伊朗在核问题上并未做更多的“局势刺激”,伊朗新当选的总统甚至还多次放话希望能够再次达成“核协议”,解除对伊朗制裁,让德黑兰重返国际社会。所以从伊朗后续的目标看,发展核计划的主要目标是能以此为筹码和美国就制裁问题讨价还价。不过拜登可能比特朗普更让伊朗失望,因为他并不关心中东局势,也不关心伊朗如何,他的关注点只在“大国竞争”和乌克兰局势,如果不是去年的巴以冲突,估计拜登的眼睛还是放到欧洲。拜登的这种态度根本无法让伊朗用核计划同美国谈判,心中恐怕颇有一种失望。
(二)伊朗的核计划可能要有转折点
不过现在由于中东局势,美国正担心一点:目前的危机可能会成为伊朗的核转折点。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当谈到伊朗发展核武器的能力和愿望时,西方普遍会认为,德黑兰珍视其所谓的门槛地位——即它拥有快速制造此类武器的能力,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做。从理论上讲,这种状态能够为伊朗提供拥有核威慑而没有反作用力的杠杆。基于对伊朗优先考虑这种杠杆作用的信念,智库学者们在分析伊朗与以色列、美国不断扩大的冲突中的战略考量时,往往关注它如何使用弹道导弹等传统武器进行报复。
但现在专家们已无法忽视伊朗获得核武器的可能性,因为他尝试获取核武器的动机正在增加。
已经有证据表明,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对以色列的袭击引发的地区不稳定正在推动伊朗发展核武器。今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指出,伊朗领导人“关于核武器的松散言论”有所增加,他补充称:德黑兰的一位“非常高级的官员”告诉他,伊朗现在拥有制造核武器所需的“一切”。格罗西的话并非虚张声势。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在今年7月的报告中称,“今年伊朗关于核武器的公开声明显著增加”,伊朗已经采取了行动,使其能够更好地生产核装置。今年8月,国际原子能机构表达了他们无法再可靠地为伊朗核计划的“和平性质”提供保证。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这篇文章写道:虽然伊朗领导人仍然对引发与以色列或美国的毁灭性冲突一直保持谨慎态度。但他们越是看到常规武器无法阻止以色列攻击他们的代理人或在伊朗领土上进行暗杀,核武器的快速发展就越有吸引力。事实上,德黑兰正在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出于外部还是国内原因,拥有核武器对其生存至关重要。伊朗领导层现在不仅受到外国对手的威胁。还在面临着内部的危险:本国公民的严重不满。
现在中东局势的动荡已经波及到了伊朗,德黑兰寻求核武器的动机正在增加
多年来,民众的不满一直是德黑兰日益严重的问题。但一扇讨好伊朗民众的机会之窗已经打开。随着中东局势日益动荡,伊朗公众舆论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反对后,正转向支持发展核武器。根据美国军方的估计,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意味着伊朗可以在6到12个月内通过组装核弹头来跨越核门槛。
伊朗的核计划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前,当时正值巴列维国王统治时期。此后几十年,伊朗一直回避实际制造核武器。这段历史既是伊朗自身战略算计的产物,也是西方战争警告的效果。2003年10月,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布了一项教令或裁决,拥有核武器是非法的,或被伊斯兰教禁止。在随后的二十年里,哈梅内伊多次提到这项禁令,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谈判的伊朗特使也是如此。然而,这一法令并未明确禁止伊朗发展制造此类武器的能力或制造核弹头。这是一种很微妙的立场。
然而伊朗核战略背后的基本算计在去年10月7日之后开始迅速改变。伊朗多年来在巴勒斯坦地区、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和也门资助和训练的代理组织已经受到以色列及其盟友的持续轰炸。如果以色列继续扩大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攻击,德黑兰将失去一个非常关键的代理人,也让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实力遭遇沉重打击。
此外,以色列在伊朗国内搞暗杀也让德黑兰感到了严重不安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无声无息地被除掉,这让伊朗的领导层产生了普遍担忧。后来真主党纳斯鲁拉被以色列“斩首”,随后传出伊朗最高领袖被转移到安全地方的消息。
以色列的行动刺激了伊朗,不要说伊朗的保守强硬派要求必须惩罚以色列,甚至就连温和的伊朗新总统也表示必须要对以色列的行为作出严厉回应。
在此背景下,伊朗可能会更加追求自己的安全和威慑性,此时核武器将非常具有吸引力,这是向对手发出的非常明确的信号。
除了外部原因外,内部因素对伊朗发展核武器要非常有利。由于遭受西方的制裁,伊朗国内的经济环境实在太差了,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率现在超过35%。持续的住房短缺正在推动房价每年上涨10%以上,经济困境往往带来的是社会危机。过去伊朗社会关注的是经济问题,但现在日益严重的地区动荡已经使伊朗人对核武器的看法发生了显著转变。今年春天,有关伊朗社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0%的伊朗受访者同意“伊朗应该拥有核武器”。民意调查还发现,在以色列4月1日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后,表示强烈同意该声明的受访者比例从40%上升到48%。
过去伊朗和以色列都是在进行“影子战争”,现在他们已经走到了台前
在此背景下,伊朗自然更乐意顺应国内民意,这就意味着伊朗随时会就核武器发展做出新决策。10月8日,与伊朗政府关系密切的主要媒体《德黑兰时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关于伊朗年轻人“日益增长的核武器呼声”的报道,这就是一个大信号。
十多年来,以伊斯兰革命卫队为首的强硬派一直表示,如果伊朗进行原子武器试验,伊朗人会更安全、更自豪。现在这些强硬派军官不断升迁,他们要求伊朗发展核武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频繁,现在以色列对伊朗及其代理人的攻击行动已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