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江苏省教育厅公告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江苏省教育厅公告 ·  2 天前  
度房苏州  ·  马上,苏州家装补贴即将重启!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国发起战略矿产争夺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广电智库

【案例】心里有光脚下有路:《追光电影院》描摹新时代视障群体的奋斗与梦想

国家广电智库  · 公众号  ·  · 2024-10-15 18:40

正文

导  读

今天是国际盲人节。中国有1800多万视障残疾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多年来高度关注视障残疾人群体,策划、创作、播出了多档反映该群体、服务该群体的优秀节目。贵州卫视的无障碍观影公益纪实节目《追光电影院》即是其中的有益尝试。



近日,由贵州卫视推出的无障碍观影公益纪实节目《追光电影院》圆满收官。该节目邀请视障人士代表作为嘉宾参与无障碍电影的选题、策划、测评、修订等环节,同时呈现他们自立自强的人生经历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细腻温情的叙事风格讲述真实的个体故事,生动展现我国残疾人权利保障体系建设的丰富成果和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与成就。节目自播出以来广受关注,蝉联全国纪实类节目融合影响力榜单前三,进入腾讯视频社会类纪录片榜单第二,融合传播量突破1.5亿次,多个节目关联话题持续上榜抖音热搜。


一、做时代的追光者:

主流媒体使命担当与公益传播的双向赋能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追光电影院》切实践行主流媒体公共服务的能力和义务,积极响应《“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鼓励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视听媒体和融媒体中心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的要求,将电视表达与公益实践有机融合。它不仅是一档电视节目,更是一场推动全国1800多万视障残疾人平等共享文化成果的助盲公益行动。

节目携手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制作与传播公益项目团队,结合视障主人公的亲身经历与观影反馈,为视障朋友打造专属电影。亚洲第一位登顶珠峰的盲人张洪以自己攀登前的刻苦训练与攀登时的真实感受,为电影《攀登者》无障碍版进行测评,为视障群体更生动地呈现中国登山队的艰苦卓绝与坚韧不拔。同时,《追光电影院》还走进北京、成都、贵阳等地组织线下放映活动,为数百名视障观众切实营造融入社会的渠道与社交空间,推动无障碍电影实现常态化,让无障碍理念深入人心。



二、纪实叙述、多维呈现:

描摹新时代视障群体的奋斗与梦想


《追光电影院》一方面深入挖掘视障群体中的突出代表和典型故事,另一方面也辐射视障人士群像,多维度、多层面呈现他们敢于追求梦想、生活多姿多彩的新形象,改善社会大众对于视障人士的成见,塑造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公益故事。

从中国残奥史上首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到荣获阿里代码领域最高荣誉“多隆奖”的视障程序员蔡勇斌,从天赋卓越、心态乐观的钢琴盲童袁彬轩到知名盲人民谣歌手周云蓬、因公失明后坚守岗位的盲人警察张秀昊、全国第一位盲人政协委员杨佳女士......这些视障嘉宾非凡的经历与成就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最生动、鲜明的记录,同时让观众大开眼界,看到盲人的生活同样精彩、盲人的人生也可以拥有无限可能。




三、紧追热点、共情表达:

让公益传播“接地气”“有人气”


《追光电影院》在选题上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当下热点,使节目内容更具新鲜感和生命力:“我和我的祖国”篇章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讲述视障群体尽管身在黑暗中依然与祖国紧密相连的感人故事;“热血奥运篇”顺应巴黎夏季奥运会与残奥会的年度热点,走进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日常与夺冠之路;“科技助盲篇”关注视障群体在科技赋能下便捷潮酷的“后现代生活”,也呼应了今年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的主题——“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旅行篇”则抓住“人生是旷野”“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等网络金句背后的时代情绪,让观众通过张洪与周云蓬热爱挑战、热爱旅行的自由精神看到诗与远方,获得片刻的惬意与安慰。

此外,《追光电影院》在视听语言和叙事方式上并不刻意煽情,而是用平等的创作视角纪实性呈现视障群体最真实寻常的生活状态:盲人情侣晓晓、学通用一杯杯“手心咖啡”治愈他人,盲童轩轩面对屏幕笑着讲出“真正的光不是用眼睛去看的,心里有光,你这个人就是有光的”......这些平凡而温情的人物与故事折射出视障群体的乐观、积极与自信,也唤起观众的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共鸣,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四、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创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