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人,肯定都会有很多的问题想跟尤瓦尔讨论,虚构故事的能力真有那么强大吗?未来科技真的会瓦解人类讲故事的能力?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在新作《今日简史》中,
尤瓦尔聚焦当下,试图探讨人类近期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今天最大的挑战和选择是什么?我们该注意什么?我们要如何继续生存下去?
科技正在颠覆人类推崇的自由主义,自由和平等将被彻底推翻。
通过优化算法,科技可以控制人心,让人类再无自由可言。AI抢走人类的工作,让社会产生庞大的无用阶级,而小部分精英通过生物革命改造自身进化成为智神,人类的不平等升级为两个物种之间的不平等。
靠着讴歌自由,自由主义在20世纪打败了法西斯,领先共产主义,成为了人人追逐的当红炸子鸡。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个措手不及,让人们对自由的理想幻灭。之后,川普上台、英国脱欧则标志着这波理想的幻灭已经打到了自由主义的老家。
自由主义是一套关于普通人的故事,但是
科技正在颠覆自由主义,试图把未来变成生化人、网络算法的世界,
计算机运算让金融体系变得复杂,而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会改变人的身体和思想。
人类正在失去自己的故事,而新的故事远没有到来。
就业是科技挑战的起点。
人有两项优势,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
过去的机器人都是呆呆笨笨的,只能代替人的身体能力。但是现在的机器人学习能力很强,AI在认知能力上迟早是要超越人类的。同时,算法创造的新职业是大多数人都无法胜任的。
科技革命可能会让数十亿人失业,从而创造一个庞大的无用阶级。
自由主义推崇自由意志,认为人可以听从内心,从而做出理性的决定。但是,
听从内心正在变得越来越危险。
因为
人的自由意志,
已经被证明是数十亿神经元快速交谈,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
它的本质是一种算法。
面对川普和希拉里,几十亿神经元一合计,发现俩都不咋样,可能就会做出自暴自弃的选择。
既然自由意志是一种算法,那么AI就没什么理由学不会。当AI一层一层拨开人类的心之后,
它会接过人类对世界的选择权——
在政治上,AI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在经济上,AI永远是对的,在个人上,AI比你还了解你自己。
人类从神祇手中接过的自主选择权将会被上交到AI的手里。这样做的危险在于,
AI虽然智能但并无意识,它只会盲目服从。
如果AI的主人想要操纵人心,他只需要下个命令即可(就像现在的算法推荐消息,完全可以绑架你的时间)。
20世纪,人类是听着平等的故事长大的。但实际上,
贫富差距从没小过,
全球最富有的100人的财富总和,超过最穷的40亿人。
当生物革命开始以后,钱就可以买到生命本身了。富人可以通过基因改造,变的更有创意、有天赋,也更聪明,真正做到全方位超越穷人。当突破了某个临界点,人类将会分成两个物种:
智神和人,人类的不平等将彻底变为两个物种在地球上的竞争。
如何避免财富和权力都集中在一小部分手里?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规范数据的所有权。
21世纪,最贵的不是人才,而是数据。
目前对数据的争夺马拉松已经开跑,暂时领先的是谷歌,脸书,百度和腾讯等科技巨头。这些企业通过免费的模式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获取了我们大量的资料。
实际上,我们根本不是它们的顾客,而是它们的产品。
等到时机成熟,它们就可以用我们的资料来对付我们了。
让大公司掌控数据是危险的,那么,我们
应该把数据使用权委托给国家吗?
虽然这样可以抑制大企业,但同样有可能引起数字独裁,老大哥将重现江湖。
数据到底归谁所有?这可能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政治问题。
人们对自由主义的信心减弱之后,川普上台,英国脱欧,各方都想在自己的国墙上围上篱笆,至少能保住自己国家范围内的暂时安全。但是,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我们有着全球化的文明,也有着全球化的问题,
民族主义、宗教和文化主义并不能解决问题。
几百万年来,人们发展出小团体的生活方式,靠着这种亲密的社群支持,人类获得幸福感。
但是过去两个世纪,这种亲密的社群逐步瓦解。
虽然地球连结越来越紧密,但每个人却更像一座孤岛。许多社会和政治纷扰归根结底都是起源于此。
而科技公司推广的线上社群,让人跟自己的身体、感官和真实环境越来越疏离,
让人类失去了跟自己身体的联系。
面对社群的崩溃,算法没有答案,政治家也欠缺相关的视角。
有人把叙利亚内战、“伊斯兰国”崛起、英国脱欧看作是
不同文明冲突的后果。
这种观点认为,不同文明三观不合,强融的后果就是冲突。
这种观点虽然广泛传播,但它会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因为宗教激进派挑战的是全球文明,并非只针对西方。
目前的文明全球性特征非常明显,
成功的国家所采取的基本都是同一套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大家都用差不多的国旗和贝多芬没灵感时写出来的歌曲当国歌,都热衷美元。
所以,人类的冲突更像是兄弟阋墙,而人类要面对的挑战也是全球性的。
国家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问题。
因为小团体总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才有了国家,有了个人对几百万人的忠诚。
虽然温和的爱国主义是美好的存在,但是,
爱国这件事比爱情盲目的多,
像日本当年那样,国家至高无上,拿走了每个人的忠诚,也害了千千万万人的性命。最后,还是靠着两颗原子弹,才熄灭了这股盲目的爱国热情。
面对全球性问题:
核武器威胁、生态崩溃和科技颠覆,
民族主义
不光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成了一个拦路虎。谁都讨厌核威胁,但是威胁别人就不一样了。生态问题是会动摇人类文明的根基,但石油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有国家会拒绝。至于突破伦理限制发展科技,一旦有些国家取得重要的成果,别的国家自然会跟上。毕竟,谁都不愿意落后挨打。
我们有全球的生态,全球的经济,全球的科学,也就需要全球的政治。
在解决问题方面,宗教早就输给了科学,
但是,宗教的身份认同还在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的力量需要群众的合作,而群众的合作又需要身份的认同。宗教用各种仪式和典礼来确定我们和他们,也可以判定谁可以被团结,谁可以被轰炸。日本就是利用宗教改造国家的典型代表。通过对神道教的改造,日本开启了最快速度的现代化之路,也让日本比其他国家更快地研制出了导弹。
现代有很多国家都在学习日本的模式——
先进的科技搭配宗教的身份认同。
稍微动点脑子对宗教进行合理解释,就可以搭配任何先进的制度了。所以,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宗教的威力仍然存在。
这让宗教变成了问题,而非解决问题的办法。
面对全球问题,宗教依然会想着帮派之别。
虽然全球化弥补了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但这也让不同文化的人有机会在同一场合碰面,加剧摩擦。
欧洲原本想要建立一个多元化文化体系,
但是当移民越来越多的时候,欧洲内部出现了不同反应,引发了对欧洲身份认同及未来的激烈讨论。
而其中,最值得瞩目的一个问题,
就是从种族主义到文化主义的歧视。
对种族的歧视已经过时,但是
对文化的歧视却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因为文化之间确实存在显著差异。特朗普形容某些国家为“屎洞国家”就是因为文化的差异。
这些人犯的错误在于,文化的差异并不代表就有高下之别。
欧盟作为一个建立多元化文化的试验区,它的成败还有待观察。全世界都在等着复制粘贴欧洲的成功,
但如果失败了,
就表明单靠自由主义是无法团结全人类的。
虽然整个世界都有擦枪走火的风险,但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困扰当今世界的恐怖主义和战争都不算是巨大的威胁,
只要人类能保持谦逊,不要以神的名义来规范道德,并拥抱世俗主义,
那我们大概还能抢救一下。
恐怖主义其实是心理学大师,
因为它总能通过很少的牺牲换来很大的关注。恐怖分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深知自己没有力量发动更有效的军事行动,所以,
他们试图动摇现代国家的合法性
——保证公共领域不受暴力的影响,来惹怒那些国家。
不巧的是,好多国家往往会过度反应,采取军事行动。实际上,
只要暗地里打击掉它的资金网络
就可以让它元气大伤。既然
恐怖主义俘虏的是我们的想象力,
那我们只要保持镇定,不要过度相信媒体的煽风点火,也就不成问题了。
现代世界之所以越来越和平,
并不是因为人类的愚蠢在减少,而
是因为人们找不到打胜仗的方法了。
1914年的人们热衷于发动战争,是因为他们知道战争能促进经济繁荣,提升政治权力。但是在今天,经济的本质发生了改变,最重要的经济资产变成了科技和知识机构,这些都是无法通过战争来掠夺的。
战争无利可图,和平则带来发展。
但是,我们依然要提防人类的愚蠢,毕竟这东西真心没什么底线。要想医治愚蠢,人类至少得谦逊一点。
谦逊的意思是,人类要意识到地球不是绕着自己转的,
不要时时把自己放在C位,尤其是在文化问题上。
许多文化都自诩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历史的关键,道德的制高点。这当然是错的。事实上,没有哪个文化真的对历史有那么大贡献。在人类开始殖民世界、建造城市、发明文字和金钱的时候,宗教和国家还在玩泥巴呢!至于道德嘛,人类真的挺没资格谈这个的。
神是什么?宇宙间的奥秘还是掌管世人的秩序制定者?
对哲学家来说,是前者。对有信仰的普罗大众来说,是披着后者外衣的前者——通过某本典籍,无解的宇宙奥秘就可以变成秩序的制定者。
对某些社会秩序而言,对神的信仰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激发慈爱和同情。不过,
即便没有神,我们也可以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
因为道德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的。
道德的重点不是听从宗教的诫命,而是要减少人的痛苦——
人只要活在群体当中,想要自己幸福,就必须维护良好的关系,因为伤害别人总会伤到自己。
神虽然带来了好的一面,但
也让一些人通过神的名义来为自己的政治利益、经济野心或个人仇恨找借口。
所以,与其遵照神的诫命,不如从道德上来要求自己。
世俗主义敢于面对不完美的世界,给出改变现实的勇气。
世俗主义强调真理、同情、平等、自由和责任的道德准则,
目的就是尽量减少这个世界的痛苦。
重视真相胜过相信,世俗主义由此推动了现代科学,让人类更好地理解人类自身。但世俗主义也有为难的时候,面对两个坏的选项,它也只能两者取其轻。
世俗主义强调包容,它不是教人们不要相信神,不要参加宗教仪式,
而是教大家区分真相与信仰,
培养人的同情心,并欣赏所有人的智慧和经验,敢于探索未知,为自己的行为和整个世界负起责任。
(点击图片直通《今日简史》购买页面)
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我们必须破除一些对世界的误解,才能更好的了解真相。
你比你想象的更无知。虽然自由主义推崇“理性的个人”,
但真实的世界里,既没有理性,也没有个人。
大多数人的决策是基于情绪反应和思维捷径,而非理性分析;至于个人,人类从来都不擅长进行个体的思考,而总是以群体为单位进行思考。这虽然是
智人胜出的法宝,但也让人很难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因为人很擅长把别人的知识也看成自己的。
人类的正义感演化了几百年,但是却没有办法适应现代世界。因为想要追求正义,除了价值观之外,
还必须能够明确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问题是,现在是个因果关系高度分化且复杂的世界,你有可能表面上没有伤害人,但是透过重重关系,
你却成了给刽子手递刀的那个人。
比如,你买了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那家公司却没有环保措施,直接给河里排污水,那么你是不是也算间接地成了污染环境的凶手?
人们为了解决道德问题,经常把世界简单化,缩小问题的规模,把叙利亚内战想象成好人和坏人的打架,通过寻找个人故事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或者干脆编出阴谋论,再者把问题交给宗教和意识形态。
但这些,
都无法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真相,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真相时代。
实际上,人类一直都活在一个后真相的世界,甚至可以说
智人就是一种后真相的物种,
靠着虚假的故事建立联系,故事讲的越好,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几千年来,人类靠着奇迹、天使、恶魔和女巫这样的“假新闻”征服了地球。而今天,优秀的企业同样深谙其道。可乐公司通过年轻健康的代言人塑造形象,但它的本质却是快乐肥宅水。
在这种情况下,要怎样避免被洗脑?如何分清现实与虚构?尤瓦尔提供了两个黄金守则。
第一,如果你想要可靠的信息,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如果你得到的信息是免费的,那么你才是整个商业行为里的产品。
第二,相信科学。
科学虽然也会犯错,但它是目前最靠谱的。
科幻作品最大的问题是想象力不够,总认为人工智能和人类会开战。
这完全是对智能和意识的混淆。以人类对意识的浅薄了解,还不足以给人工智能赋予这个优势。
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是,
小部分精英会借着算法的力量来跟普通人发生冲突,或者直接操控人心。
在《黑客帝国》和《楚门的世界》中,两位主人公都在努力逃离母体,他们自信心智胜过物质,只要能逃出母体,就可以来到真正的现实世界,摆脱被操控,找到真正的自我。当他们逃出原来的世界,就会发现另一个一模一样的世界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