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明日报为例演示数据的使用与分析。
数据读取
结果展示:
整体统计分析
输出结果:
基于上述描述性统计,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这些数据,并探讨它们背后可能的社会和媒体发展现象。
1. 时间跨度与变迁
这个数据集覆盖了
1985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8日,几乎四十年的时间跨度。在这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中国乃至媒体行业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技术的角度,打字机到电脑,胶片到数字,纸媒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变迁,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生产、分发和消费方式。从社会的角度,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化,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新闻报道的方向和焦点。因此,研究这个数据集,不仅可以观察到媒体技术的演进,还可以深刻理解社会变迁对媒体内容产生的影响。
2. 新闻文本总数量与发展趋势
13085篇新闻文本并不代表该期间光明日报的全部发文量,但它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样本。对这一数量的长期趋势分析可能会揭示出光明日报及整体媒体行业对于特定事件的报道量变化,或是反映了报道范围和深度随着时间的演变。
3. 新闻文本长度的统计信息
•
平均长度
:约
157,672字,这一平均长度相对较长,反映了光明日报倾向于发布深度报道和综述,而非简短新闻。
•
标准差
:约
218,891字,标准差较大,意味着新闻长度的分布非常广泛,既有非常短的新闻,也有长篇报道,体现了内容的多样性。
•
最短和最长新闻文本
:最短
47字,最长约8,009,763字,这显示了极端情况下新闻报道的长度差异,尤其是最长的报道,可能是一系列报道的汇编或特殊的深度报道。
•
分位数
:根据四分位数
(25%, 50%, 75%)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新闻文本长度在76,449至158,405字节之间,显示出一定的集中趋势,但同时也有极端值,如最小值(min)47字节和最大值(max)8,009,763字节,表明部分新闻或许仅为简讯,而某些新闻则可能是详细的专题报道或系列文章
4. 社会变化的反映
新闻的长度和数量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媒体技术的发展,还可能反映了社会对信息深度和质量需求的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深度报道和精准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可能是导致平均新闻长度增加和新闻内容日益多元的原因之一。
5. 结论
综上所述,这份关于光明日报新闻数据集的描述性统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光明日报乃至中国媒体历史进行考察的窗口,也使我们能够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技术进步、社会变迁和信息需求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深入分析这类数据,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媒体发展与社会变化相互作用的宝贵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