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们的时间,昨天挥别特朗普,今天迎来乔拜登,但事情可能没我们想得那么乐观。
其实我们早就知道,对华强硬已经是美国两党的共识,下一个四年,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同时保持自己的发展节奏。
- 1 -
拜登新内阁
拜登的新内阁有几个特点:
1、首先是政治正确
这个内阁确实是整个美国历史上最多元的内阁,男女相当,种族相当,有白人有黑人有拉丁裔有华裔甚至还有原住民,而且提名的交通运输部长是公开的同性恋。
看履历的话貌似他们不是最优选,
我不知道说这个新内阁“形式大于内容”是不是合适,不过
可能拜登觉得这是弥合美国分裂的一个象征吧。
2、其次是建制派精英
他们基本都是建制派精英,他们代表了华尔街和跨国公司的利益,强调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同时极力避免冷战和脱钩。
3、对华态度值得玩味
比起特朗普上来就挥拳头,建制派们对中国的态度就很复杂:
一方面,中国现在是全球化特别重要的一环,没有中国全球化玩不转,起码十年以内玩不转,十年后可能也玩得不如现在这么好,因此建制派不会搞冷战和脱钩。
另一方面,我们说了对华强硬是美国两党的共识,而建制派们和特朗普不同的是,他们会拉上盟友一起,围堵中国,而不是自己单枪匹马去单挑中国。
说起对华关系,我们来看一下两天前拜登就职前国会对4名新内阁成员举行的一场听证会,
里面关于中国的内容很多,也比较强硬
。
- 2 -
对付中国?
新内阁就职前,关键内阁成员将会在参议院各个委员会举行任职认可听证,这将是被提名官员正式进入新政府的最后一道门槛,有点像我们的组织部谈话。
这次拜登新内阁有4名成员参与听证,分别是:
国务卿人选
安东尼·布林肯、
国家情报总监人选
艾薇儿·海恩斯、
国防部长人选
劳埃德·奥斯汀以及
财政部长人选
珍妮特·耶伦。
听证会上,中国是个绕不过去的议题,
特别是这次失去参议院的共和党人肯定要“疯狂”逼新内阁成员表态,所以他们是不是会有点“用力过猛”
,我们可以看的时候自己思考。
来看下他们在听证会上对中国说了什么?
国务卿人选
布林肯
这位国务卿与拜登有20多年的交情,而且还是奥巴马时期的副国务卿,可能他的意见对拜登执政影响甚大。
他说:
中国对美国的挑战“毫无疑问”是所有国家中最大的。
我认为特朗普总统对中国采取更强硬态度是正确的,尽管我非常不同意他在很多领域采取的方式。
但是在符合我们共同利益的情况下,既会有竞争,也会有合作。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老辣,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其实布林肯的对华主张我们都知道:
他不赞成中美脱钩,认为两国存在合作空间,最好可以联合其他盟友,以一种“强势姿态”和中国合作。
美国财政部长提名人 耶伦
她说:
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我们准备使出“全套工具”来打击中国的“非法行为”。
中国利用“窃取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让”、“非法补贴”等方式削弱美国公司的竞争力。
美国应该寻求投资基础设施和研发来加强自身经济,并与盟友合作,而不是单方面行动。
没想到耶奶也来凑热闹,她其实是个偏鸽派的,生意嘛,和气才能生财。
在中美贸易方面,耶伦其实不认同特朗普政府过去对中国实行的关税战,认为增加关税反而增加了美国消费者和制造业的成本。
国家情报总监人选 海恩斯
她说:
中国在一列问题上对我们的安全、繁荣和价值观构成了挑战,我确实支持(对华)采取强硬立场。
我们对中国的策略不得不做出调整,以面对今日中国特别自信和咄咄逼人的现实。
国防部长人选 奥斯汀
他说:
印太地区必然是国防部的重点,而中国是美国主要的威胁。
虽然美国对中国仍保持优势,但两国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我们的目标将是确保我们今后能扩大这一差距”。
美国必须对中国构成“可信的威慑力”。
这位新国防部长其实擅长的是中东问题,中美远没有到热冲突的地步,说不定会和印度一起搞点事情,至于台海问题,还是要保持克制为好。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