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院运营咨询新知
探究医健运营,洞察真实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医院运营咨询新知

医院中层管理能力提升探索

医院运营咨询新知  · 公众号  ·  · 2024-11-20 11: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言

本期进行医院中层管理能力的提升的探讨。



参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位一体中层干部考核体系构建实践,姜洁等;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复合型年轻干部培养模式研究,汪慧等;

九宫格思维模式在医院中层干部队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李晶等;

三级综合医院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王敌等;

医院临床医技中层管理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梁清君等;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专业型中层管理干部培养路径研究,丁夏夏;

医院中层干部能力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李春霞等;

新时代加强地市级公立医院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对策研究,郭琳;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公立医院中层干部管理探索与实践,韩霜雪等。



△ 复旦中山医院



中层管理人才,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又要根据突发事件及时作出正确决策,既要承担医疗工作还要有一定的科研学术能力, 因此被认为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

如何对中层管理人才评价及激励是当前各大医院比较头疼的内容。



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欠缺

目前,国内大部分公立医院对人的管理,更多处在基础人事管理阶段,即以人事日常行政事务型工作为主,缺少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没有真正将中层干部这一级核心人力资本看作医院的基石并将人力资源规划与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



2.中层干部职位说明书欠缺

公立医院中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医技科室、非创收基础支持科室等各自形成独立运转的考核单元, 特异性大,使中层干部职位说明书的编制面临诸多困难,绝大部分公立医院没有制定中层干部职位说明书。

职位说明书明确了中层干部的任职条件。任职条件是选拔工作的基础,是绩效考核的基本依据。在对干部进行考核时,可依据职位说明书所确定的工作职责和绩效标准,结合具体工作目标和年度、季度所需要达成的指标对中层干部进行考核。同时,明确的任职条件为干部教育和培训提供了依据。 根据职位说明书的具体要求,医院可以针对性地对干部进行岗位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培训,以满足岗位需求。



3.干部成长退出机制不够灵活

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这一特殊性,致使其长期沿用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只有行政职务晋升这一晋升渠道,大部分采用的是委任制,还未完善其他晋升方式,影响了优秀人才的成长。 干部退出机制不健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一直是公立医院干部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的现象 ,未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退出机制,对于退下来的干部安排不明确,导致医院中层干部队伍缺乏活力。



4.科学化留人机制欠缺

通过双因素理论可以得知,不同岗位、级别的干部,其保健、激励因素不尽相同。核心人才不同于一般员工,他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追求的是可以发展自己事业的平台,以及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改善保健因素、强化激励因素,才能有的放矢,留住核心人才。



5.对现有中层干部的能力培养还不到位

在干部培养中,部分医院投入了较多精力 在理想信念塑造、理论知识学习深化上, 对于提升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略显不足 ,进而导致当前中层干部队伍在管理能力上参差不齐,体现在科室管理能力、学科引领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等方面。



6.中层干部队伍偏向“老龄化”

公立医院属 于人才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专业化高素质人才较多,但编制人员仅占医院总人数的1/3,大部分年轻技术骨干是没有编制的聘用人员。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其岗位职 数有限,只能提拔在编人员,导致一些优秀的年轻人才没有晋升平台,极大影响了年轻人才的积极性, 医院中层干部队伍中中老年干部比重过高,日趋“老龄化”。











△ 复旦肿瘤医院



胜任力框架



目前研究医院中层胜任力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除了如何量化落地的思路之外, 仍然需要关注如何提升各项能力。



专业素养

行政 :服务意识、 政策解读与应用 、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现代管理知识、领导艺术 、经验积累;

临床 :临床专业技能、 现代管理知识 、经验积累、 领导艺术、推动学科发展能力 、科研能力


管理能力

凝聚团队能力、 激励 、信息素养、 统筹协调能力 、沟通能力、 注重科室人员能力培养 、善于分权与授权、决策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时间管理


政治品德

敢于担当、公道正派、廉洁从政/医、 大局意识 、敬业奉献、以身作则


个人特质

领导意愿、责任感、 合作意识、认知他人 、工作务实、 工作主动性、工作激情、学习能 力、创新能力 、自信


逻辑思维

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工作的适应性、 战略与前瞻意识 、计划制定与执行



△ 苏大理想



配套策略




提升中层干部管理能力的策略较多,不同规模及管理文化的医院选择策略不同,且各项策略存在较大的成本差异以及人才的稀缺性导致部分策略较难推进。


1.选拔


干部选任上,始终坚持大力选拔年轻干部。 从医院中心工作需求出发,立足医院各发展阶段,以选出“好干部”、建好“蓄水池”、培育“生力军”为目标 ,研究修订《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规定》,同步出台《内设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的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干部选任相关举措,统筹做好管理干部队伍和科主任队伍建设。


2.评价


根据医院发展现状、干部管理实际等因素,梳理干部基本信息,建立符合医院发展实际的包含 绩效、能力、潜力三维的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选取近3年考核成绩,临床医技干部采取科室绩效考核排名,行政后勤干部采取年度考核排名;能力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数据确定。将中层干部绩效和能力维度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

潜力是通过能力和绩效来预测的。在具体实施中,潜力评价除综合考虑其绩效和能力两个因素外,还应考量其未来贡献度(未来在岗工作年限、身体状况等)、是否有一票否决事项(近3年涉及医德医风、国家安全与意识形态、接诉即办、院感防控、安全责任等)。

依据绩效和能力维度把全体中层干部初步划分至9个区域。 参照潜力水平分级对结果进行矫正和优化。

最后,确定中层干部在九宫格所处的位置。


3.培养


在干部培养上,始终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干部。全面深化制度建设,制定医院《党政干部交流工作的规定》,出台《关于中青年干部挂职(培养)锻炼工作的实施细则》, 提出将干部交流、挂职与干部多院区轮岗、外派实践锻炼相结合作为干部培养的主要方式。


4.培训


在干部培训教育上,始终坚持知行合一提质增效。 牢牢把握主线,将“自主学”和“集中学”相结合,双向发力提升学习效果。 利用周末在院内定期举办中层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强化政治学习、聚焦热点话题、着力能力提升。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和课程使中层干部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练就过硬本领,也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


5.考核


1.平时考核是公立医院中层干部考核的重要基础

平时考核体现经常性、具体化和常态化,如华西医院在实践过程中,在党办、院办、组织部、医务部、科技部等职能部门设置日常观察点,从正负性两个维度指标收集干部日常表现,全面了解中层干部在工作中履职尽责情况、个人业绩情况、学习情况、履行“一岗双责”情况和奖惩情况等,强化日常考核和近距离考核。

2.年度考核是公立医院中层干部考核的重要抓手

一些探索在前的公立医院使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临床医技科室中层干部年度考核,不少公立医院采用360度测评构建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年度考核。

3.专项考核是公立医院中层干部考核的重要补充

公立医院承担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和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较多,如何全程跟踪、全景纪实、全面了解干部们的表现是专项考核重点关注的内容。

4.任期考核是公立医院中层干部考核的重要闭环

任期考核反映干部在一个届期内任职的全方位表现,综合评价干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是干部换届调整综合研判的重要参考,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与管理、激励与约束的有效手段。


△ 苏州市立医院



本期完结

目前医院中层管理的研究系统性内容较少,难度较大,较难提炼成功要素。

不过抓住主要成功要素好过啥也不干。


欢迎 加入运营群、绩效群、财务群、医管群

国内头部医院、三级医院、咨询顾问千余人共同交流学习成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