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微网
集微网,半导体、手机行业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使用帮助请发送help。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商务  ·  2月1日至2月7日陕西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 ·  17 小时前  
陕西商务  ·  2月1日至2月7日陕西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 ·  17 小时前  
每日豆瓣  ·  小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直球又纯净 ·  3 天前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写个故事咋这么费劲?我真的 “栓 Q” 了 ·  2 天前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写个故事咋这么费劲?我真的 “栓 Q” 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微网

【裁员】日产将在日本裁员数百人 并停产商用车AD;地平线与知行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比亚迪印度尼西亚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美元

集微网  · 公众号  ·  · 2025-01-23 07:14

正文

1.比亚迪印度尼西亚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美元剑指东南亚电动车市场;
2.日产将在日本裁员数百人 并停产商用车AD;
3.工信部:我国向全球供应了七成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和六成动力电池;
4.量产智驾、协同共进,地平线与知行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1.比亚迪印度尼西亚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美元剑指东南亚电动车市场;
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002594-CN)(01211-HK)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苏邦的工厂建设,工厂总投资额达10亿美元,年产能为15万辆电动车。比亚迪印度尼西亚子公司负责人Eagle Zhao表示,工厂建设进展顺利,将按计划于年底竣工。该工厂的长期目标是服务出口市场。
印度尼西亚政府正积极推动电动车产业发展,目标到2030年实现60万辆电动车的国内生产目标。为此,印度尼西亚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包括对比亚迪汽车进口提供暂时性免税优惠。
比亚迪于2024年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并迅速成为领先的电动车制造商。根据印度尼西亚汽车协会数据,比亚迪2024年在印度尼西亚销售了近15,500辆汽车,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36%)的市场份额。
目前,比亚迪已在印度尼西亚市场推出了四款车型,即Seal轿车、Atto 3 SUV、Dolphin掀背车及M6七人座MPV,其中,M6是最畅销的车型。
Zhao表示,新工厂建成后将很快开始生产汽车,比亚迪还计划在2025年推出更多新车型,并引入高端品牌腾势,以期实现销售快速增长。
比亚迪当前力推全球销售,2024年,比亚迪全球销量突破4百万辆,超出预期目标。比亚迪正在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挑战日本和韩国汽车制造商主导的市场。
2024年,比亚迪在泰国启用了首家电动车工厂,这家工厂投资4.9亿美元,年产能为15万辆,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新加坡,比亚迪在2024年上半年也领先于特斯拉。
2.日产将在日本裁员数百人 并停产商用车AD;
据报道,日产汽车于20日在日本国内开始进行重组,其子公司“日产车体”负责生产商用车的湘南工厂将缩减生产规模,预计将裁减数百名员工。
去年11月,日产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包括3000名生产等直接部门员工和6000名行政等间接部门员工,该报道是日产首次明确国内的具体措施。
90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133580人的7%,日产日本员工占比最大,约45%,北美占30%,亚洲占13%,欧洲占7%。日产计划在2026财年之前完成这一调整。
据悉,由于受到丰田汽车的竞争车型压制,日产计划在今年11月前停止在湘南工厂生产商用货车“AD”。报道称,日产在本月初已将这一方针通知了交易伙伴。该工厂的生产能力为每年15万辆,目前生产“AD”和“NV200”两种车型。关于“NV200”,日产也在考虑缩减生产。
对于日产在日本国内裁员的消息,该公司于2025年1月21日发表评论称,“关于人员削减,尚未做出任何决定”。
3.工信部:我国向全球供应了七成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和六成动力电池;
1月21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会上表示,过去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从万辆级跨越到千万辆级,产品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比重超六成,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具体到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可概括为“一个突破、三项提升”:
“一个突破”是指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在汽车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达到40.9%,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三项提升”是指产品性能、产业体系、使用便利性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方面,车辆平均续航里程接近500公里,智能辅助驾驶、人机交互技术的快速进步让开车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主动悬架、智慧灯光系统等配置从高档车向大众用车普及,新能源汽车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车“首选”。产业体系方面,建成了涵盖基础材料、零部件、整车、制造装备等全链条、完备高效的产业体系,向全球供应了70%的电池材料、60%的动力电池。使用便利性方面,以充电服务为例,我国已建成充电桩1281.8万个、换电站4443座,形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网络,15分钟充电80%的快充技术实现量产应用。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国内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壁垒高企等新形势新挑战。下一步,工信部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针对性采取措施,努力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张云明说。
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深入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快突破新体系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深化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三是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优化“双积分”管理政策,探索开展汽车碳排放、汽车动力蓄电池碳足迹管理,推动核算标准和结果的国际互认。
四是着力优化产业生态。研究开展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4.量产智驾、协同共进,地平线与知行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1月21日,地平线与知行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智能化技术与产品领域深度合作,为车企客户提供更优质、创新的智驾产品和服务,携手开拓国内外智能驾驶市场,为智驾行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前排(从左至右):知行科技总裁蒋京芳,地平线副总裁、智能汽车事业部副总裁 邢勋

后排(从左至右):知行科技创始人兼CEO宋阳,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

目前,知行科技与地平线正基于最新一代征程®6系列稳步推进量产合作。知行科技已成功在地平线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上实现先进算法模型部署;知行科技与地平线及大陆集团的合资公司智驾大陆达成合作,将基于征程6系列合作打造轻量化城区智驾产品。2025年下半年,基于征程6系列的知行科技高阶智驾域控制器将在中国头部汽车集团的两款主力车型上实现量产,并推向海内外市场。
征程6系列是地平线面向全阶智能驾驶量产需求打造的全新一代系列计算方案,将助力车企及合作伙伴加速智驾规模化量产与全场景应用。目前,征程6系列已斩获超20家车企及品牌的平台化量产合作,自2025年起将助力超100款中高阶智驾车型上市,并将在2025年内突破百万规模的出货。
回顾过去,知行科技与地平线早已基于征程3展开了深度合作。目前,基于征程3的知行科技智能前视一体机、域控制器已在星途星纪元ETES,iCAR V23等多款车型上实现量产。
星途星纪元ET
iCAR V23
凭借双方的优秀技术实力,上述智驾方案在性能和合规表现上同样出色,相关搭载车型在第一批C-NCAP2024中获ADAS第一,AEB VRU第二的好成绩,并率先满足欧盟GSR法规认证标准、高分通过E-NCAP。基于双方的成熟工程化落地能力,双方共同推动多款变种车型同步开发,实现中高阶行泊功能快速量产的多项突破。
随着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知行科技与地平线的合作将从技术产品、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提升智驾解决方案的产品性能体验和市场竞争力,合力拓展国内外市场。随着知行科技与地平线的合作进展不断加强,双方也有望在端到端、大模型等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展开更为深度的合作,助力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知行科技创始人兼CEO宋阳表示:“以征程6为代表的地平线系列处理硬件及相关算法、专用软件,为智驾行业发展提供了底层基建并充分赋能。知行科技与地平线的合作将从前沿技术着眼,工程量产着手,将先进技术落地为高安全性能,良好驾乘体验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我们期待与地平线知行合一,共建产业生态,推动智驾产业向远而驰。”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表示:“知行科技是行业领先的量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相信在丰富的量产合作经验赋能下,双方基于征程6系列的合作将高效落地,赋能车企为用户带来美好的智驾体验。面向智能驾驶产业重要的变革机遇期,我们期待与知行科技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拓宽产业边界,推动智驾产业向高而行。”


热点聚焦:

1. 曝富士康停止向印度派遣大陆员工!
2. 开年传闻:马斯克收购Intel 小米收购蔚来!
3. 传英特尔将被收购!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