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的诗性,阴郁的哲学
文|叶匡政
赫塔•米勒作品集。
很喜欢赫塔•米勒作品集,这套书能出版,非常不易。其中,长篇小说《心兽》《呼吸秋千》、散文集《境中恶魔》《国王鞠躬,国王杀人》我都读过数遍。赫塔•米勒的书,确实常读常新。
赫塔•米勒获诺贝尔文学奖前,我并不知道她。有两年我对诺奖略为失望,因为它似乎忘记了另一种处境下生存的人群,忘了自己的世界性,直到赫塔•米勒获奖,我才释然。
赫塔•米勒是从罗马利亚流亡的德国作家。
赫塔•米勒是从罗马利亚流亡的德国作家,因在罗马利亚时因不愿充当秘密警察的线人,被工厂解雇,并受到骚扰,她的作品曾禁止在罗马尼亚出版,1987年她逃到西德。她的境遇,和与很多极权国家流亡的作家相似。
米勒离开时,罗马尼亚还是齐奥塞斯库时代,所以她脑子里,仍然充满了秘密警察监控所带来的恐惧。齐奥塞斯库在两年后被处死,但并没有处死米勒心中的恐惧。
她时间的钟摆停在了那个时代,她的内心和笔下的文字也一直在清算那个时代。她获奖后对媒体说“对某些人来说,独裁已是过去。但在她的脑海中,清晨醒来时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存活到晚上的滋味还是那么记忆犹新。”
诺贝尔文学奖对她的主要评语是:“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记得当年网上,对颁奖辞的关键词“dispossessed”如何翻译,还有过一番争论,因为她牵涉到对米勒作品所刻画人群的描绘。各大媒体翻译不同,有译成“失业人群”的,也有译成“一无所有者”“被放逐者”“流离失所者”“无依无靠者”“无所寄托者”的。
我英文不好,但查了词典,感觉如果要译成一个词的话,“被剥夺者”更合适。这里的被剥夺者,被剥夺的不仅是财产,更重要的是被剥夺了作为人的基本权利。
人们多用“诗性”来解释她的语言风格。
人们多用“诗性”来解释她的语言风格,我看是远远不够。如作者所说,她的语言是在严酷的审查制度下,被逼迫出的一种语言策略。所以在文字中她有大量的留白、隐喻或暗示,只有遭受过同样境遇的人,才能体会到那些陌生化表达中的深意。
它是恐惧的诗性,也是阴郁的哲学,它只可能诞生在那些被极权深深伤害过的人群中,也只有在他们中间,才能找到真正的共鸣。只有被强制者扭曲的思考,才能造就这样的文本。从这个角度说,是审查制度造就了这宏大而另类的诗性,这绝望而沉重的哲学。米勒是值得我景仰和信赖的作家。
米勒获奖那年,我曾对媒体说过,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是在以这种方式,向生活另一个世界的人们致意,向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的作家致敬。
凯尔泰斯,匈牙利作家。
这个世纪,还有一位让我喜爱的诺奖作家,叫凯尔泰斯,匈牙利作家,2002年诺奖获得者。他的书也常常放在我的案头,但我很少听到中国作家说起他。
在凯尔泰斯生活的地方,谎言一直是真理,让他吃惊的是,后来连谎言也变得不再真实了。他就像一个特殊时代孤独的证人,他为大屠杀作证,他为强权对人的剥夺作证。在他的国度,只有奴隶才能感受到自由。
他用母语写作,他通过一次次的自我否定,让人们辨认在每个人心中存在的凶手。
凯尔泰斯一直把奥斯维辛看作是人类的财富,认为只有通过对这一历史事实的清算与思考,人类才可能重生,才能认知良知和正义的力量,才能实现与历史的真正和解。他用母语写作,他通过一次次的自我否定,让人们辨认在每个人心中存在的凶手。
在我的感觉中,凯尔泰斯就像是米勒的哥哥,而米勒是凯尔泰斯的妹妹。实际上,他们更是我们亲密的兄妹。中国作家或许只有通过他们,才能真正明白写作的力量。
-END-
六根者谁?
李辉 叶匡政 绿茶 韩浩月 潘采夫 武云溥
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
微信号:liugenre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六根
微信打赏↓